李密和王伯當的被殺讓盛彥師躋身大唐開國功臣之列,但王薄和李義滿的死亡卻要了盛彥師的命。說起來,盛彥師被李淵處死確實有些冤枉,但也不是特別冤枉。

盛彥師是宋州人,在隋末做澄城長,李淵在太原起兵後,盛彥師就帶着自己的一千餘名賓客跑來響應李淵。後跟隨李淵攻進長安城。618年,盛彥師和史萬寶鎮守宜陽以對抗王世充,當時瓦崗已經土崩瓦解,大部分瓦崗將領被王世充俘虜,而李密則帶着王伯當投了李淵。李淵雖然歡迎李密的來降,卻不敢重用他反而處處提防着李密,畢竟李密曾經是瓦崗寨的首領,曾領導着隋末最剽悍的一支義軍。而李密也不甘久居人下,兩人彼此猜忌,面上卻還是老哥老弟的叫着。不久,李淵讓李密帶着本部去黎陽安撫舊部。

在李密走到半路上的時候,李淵傳令讓李密回京,忍無可忍的李密決定反唐。說幹就幹,李密帶着王伯當等人趁機偷襲了附近的桃林縣,掠奪了一些物資準備前往襄陽,但是李密對外放出話去說要去洛陽。李淵知道李密反唐後,自然是下令讓各州府的官員趕緊捉拿李密。鎮守宜陽的史萬寶對捉拿李密很沒有信心,所以想着消極對待,但是其副手盛彥師卻從中看到了機會,於是主動請纓,說:"請以數千之衆邀之,必梟其首。"史萬寶很好奇,就問盛彥師有什麼對策,但是盛彥師卻想獨吞這份功勞,並沒有告訴史萬寶。史萬寶沒再繼續問,只是給了盛彥師幾千人馬,只等好消息傳來。

盛彥師認定李密一定會去襄陽,而不是所謂的洛陽,於是帶着人馬在熊耳山南邊的溪谷邊設下埋伏,果然,不久,李密帶着自己的隊伍經過熊耳山,然後被埋伏在此處的盛彥師被殺死了,王伯當也被殺。盛彥師因功被封爲武衛將軍,爵位是葛國公。其後參與滅王世充之戰,成爲宋州總管。

竇建德被殺後,其餘部以劉黑闥爲首領叛亂,而已經降唐的徐圓朗也起兵響應劉黑闥而叛唐,李淵任命盛彥師爲安撫大使,平定徐圓朗叛亂,卻被徐圓朗俘虜,盛彥師寧死不降,倒也被徐圓朗敬重,雖然一直被徐圓朗扣押着但並沒有被虐待。後來盛彥師找到機會逃了回來,繼續做他的宋州總管。

622年三月,齊州總管王薄跟隨盛彥師攻打須昌,向潭州徵收糧食,但潭州刺史李義滿和王薄有舊怨,不肯給糧食。須昌打下來之後,盛彥師就把李義滿關進了齊州的監獄。李淵知道後,就讓使者去齊州下達釋放李義滿的旨意。但是很不幸的,在使者還沒有到達齊州的時候,李義滿就在獄中去世了。沒過幾天,王薄在經過潭州的時候,李義滿的侄子又殺死了王薄,當事人一下子死了兩個,然後李淵下令處死盛彥師。

那麼,盛彥師在這件事中有責任嗎?四姑娘認爲責任並不大,至少還沒到應該被處斬的地步。但是李淵就是讓盛彥師死了。只能認爲是李淵早就想殺盛彥師了。或許從盛彥師在徐圓朗那裏做了一段時間俘虜才逃回來之時起,李淵就想處斬盛彥師了。這個確實不好說,不過盛彥師的性格確實有些陰狠毒辣。當初盛彥師一戰成名後回到家鄉,把曾經沒有禮遇盛家的前宋州刺史給殺了,又把曾有過矛盾的十幾家人全部殺了。可以說是相當的殘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