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6年正月,有一天,宋仁宗接受百官朝拜時突然暈倒,被扶入後宮緊急搶救。宰相文彥博對其他幾個執政說:“天子生死未卜,我們幾個人晚上要留宿宮中值班,以防發生不測。”沒想到,當夜真出事了。

當天晚上,值班的有文彥博和兩個參知政事(副宰相)劉沆、王堯臣。《智囊》記載,半夜之時,突然有人叩打宮門,說有要事求見執政。文彥博派人一問,原來是開封知府王素。【知開封府王素嘗夜叩宮門,求見執政白事。】

文彥博說:“按朝廷律制,宮禁落鎖後,沒有皇上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打開宮門。現今天子病重,宮門更不能隨便開啓,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就這樣,把王素打發走了。

第二天,王素向文彥博等人說:“昨夜有京師禁卒報告卑職,都虞侯意圖謀反,所以卑職緊急入宮,向諸位大人彙報。”

謀反?這還了得!劉沆一聽就急了,立刻說:“趕緊把都虞侯抓起來。”文彥博揮揮手,說:“此時,皇上有病在身,如果不辨真僞,輕信他人,不由分說就抓人治罪,一旦人人自危,極易局面失控,那時,可就不好收場了。”

於是,文彥博馬上把殿前指揮使許懷德叫來,問都虞候這個人怎麼樣。許懷德說:“此人老實可靠,不可能謀反。”文彥博又問:“你敢擔保嗎?”許懷德拍着胸脯說:“敢!”

《智囊》記載道,【彥博曰:“此卒有怨,誣之耳,當亟誅以靖衆。】聽完,文彥博說:“這一定是禁卒與都虞侯有仇,故意誣告而已。如此禍亂軍心,實屬罪不容赦,應立即把他梟首示衆,以安定衆心。”

大家都表示贊同!

於是,文彥博提筆書寫行刑命令,寫完後規規矩矩署上大名,剛要交給許懷德去執行。突然,有人碰了一下他的膝蓋,文彥博抬眼一瞧,是王堯臣!王堯臣衝文彥博使個眼色,並衝劉沆努努嘴。

文彥博立刻明白,王堯臣這是善意提醒自己,防着點劉沆,別忘了讓他一塊具名。否則,這小子不見得將來出什麼幺蛾子。

劉沆有那麼陰險嗎?還真有一點!宋史這樣說,【沆長於吏事,性豪率,少儀矩。然任數,善刺探權近過失,陰持之以軒輊取事,論者以此少之。】

啥意思呢?劉沆能做事,生性豪放直率,不太講究禮儀規矩。但是這人愛玩弄權術,善於刺探皇帝近臣的過失,並暗中挾持他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因爲這一點而被人看輕。

想到此,文彥博臉上堆笑,對劉沆說:“劉老哥,這事是大家一塊商量的,你們也沒什麼意見,那就一起籤個名吧。”說完,把筆遞給劉沆。

果然,劉沆雙手一攤,推辭道:“文大人是首輔,此事又是您一手經辦,我一沒出智,二沒出力,怎麼能與大人搶功呢,還是別署名了吧。”

文彥博嘻嘻作笑,說:“劉兄,你我同爲執政,又情同兄弟,何故分得那麼清呢!有點功勞就喫獨食,這可不是我文彥博的風格。”說着,連抓帶扯,讓劉沆在文件上籤了名。

過了一段時間,宋仁宗病好了。用上海話講,劉沆開始搗糨糊。《智囊》這樣記載的,【及帝疾愈,沆譖彥博曰:“陛下違豫時,彥博斬告反者。”】劉沆偷偷打小報告:“陛下病重之時,有人造反,文彥博不跟任何人商量,就私自斬了告發者。”言外之意,文彥博有同謀之嫌。

這一招夠毒的。

果然,宋仁宗大怒,召文彥博責問。文彥博說:“都快冤死我了,當時我們三個人一起商量的,不信你看看,這上面還有劉沆的簽名。”【彥博以沆判呈帝,帝意乃解。】

大家一看,劉沆做人太不地道了,於是,紛紛上書攻擊他。大宋朝最不缺的就是財富和宰相,宋仁宗無奈之下,只好將劉沆罷相,發配到陳州去了。

夜讀《智囊》時,看到這個故事,不禁拍案叫絕。文彥博歷仕仁、英、神、哲宗四朝,任將相五十年,最後以九十二歲善終,沒有過人的智慧,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北宋詩人王禹偁說:“誰道無心便容與,亦同翻覆小人心。”就是說,不是你無慾無求就可逍遙自在,反覆無常的小人依然會算計你。

二,城府和遠慮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來俊臣說過:“喜怒無蹤,慎思及遠,人所難圖也。”只要你城府足夠深,喜怒不行於色;謀慮足夠遠,走一步看三步,別人想害你都難啊,

三,職場沒有友誼,只有利益。文彥博所遇,現代職場比比皆是。不要相信任何人的口頭承諾,關機時刻必須留下文字證據。否則,你會爲自己輕信於人付出慘痛代價。

《智囊》是什麼?這是“明代奇才“馮夢龍所著的一部智慧故事總集,人稱“小資治通鑑”。全書收錄了歷史上1238個(加上點評,有3000個)謀略智慧故事,堪稱謀略寶庫。

曾國藩甚喜此書,對弟弟說:“智囊者,處事立身之錦囊也。”杜月笙也愛不釋手,偶然得之,立刻如獲至寶,感慨道:“讀懂此書,纔算讀透社會。”

所以,我建議大家讀讀《智囊》。說實話,我們總是抱怨沒有機會,實際是缺乏智慧。

看不懂文言文咋辦?我看的這套有翻譯,疑難之處還有註釋,誰都能看懂。而且有作者的分析點評,堪稱高人指路。

這套《智囊》共6冊,僅79元,點擊下方就可擁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