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地方歷練近4年 當年的神七副總指有了新身份

來源:北京青年報

撰文| 蔡邇一

在天津工作兩年後,陰和俊重回中科院。

據中科院官網消息,11月25日,中國科學院黨組召開2020年第14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陰和俊以“中科院黨組副書記”的身份亮相。

陰和俊曾是“神舟七號任務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曾長期在中國科學院工作,主要從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戰略性科技先導專項、國防科技創新等工作。此番履新屬於迴歸。

中科院、科技部、北京、天津

陰和俊,男,漢族,1963年1月生,今年57歲,山西古交人。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系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

1979年9月,16歲的陰和俊在太原工學院學習,畢業後在太原工學院、太原工業大學工作。

1986年9月,他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1992年又到中國科學院電子學所攻讀博士研究生,1995年畢業後,陰和俊選擇留在中國科學院電子學所工作,歷任第三研究室副主任、所長助理兼第三研究室副主任、常務副所長、所長。 

從1995年至2015年11月,陰和俊在中科院工作了20年,擔任過中國科學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局長,在2008年1月晉升爲中科院副院長。

值得一提的是,陰和俊長期從事電磁場理論與微波技術、微波器件與技術、微波遙感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或組織過多項國家重大、重點科研任務,曾多次獲得部級科技獎勵。

2015年11月,陰和俊履新科技部副部長。

2017年3月,陰和俊首次赴地方工作,任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1年多後(2018年10月)履新天津市委副書記。

天津的兩位“專家型”官員離任

值得一提的是,科班出身的官員交流到地方工作的情況也並非陰和俊一人。

比如現任遼寧省副省長的盧柯是中科院院士、材料科學專家;再比如海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彭金輝是工程院院士、有色金屬冶金專家。

另外,今年從科技部副部長崗位上空降到廣東任副省長的王曦,也是位專家型官員。王曦是中科院院士,長期致力於載能離子束與固體相互作用物理現象研究。

除了陰和俊外,今年天津還有一位“專家型”官員離任。

今年1月,時任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張玉卓出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同樣爲十九屆中候補的張玉卓曾先後在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和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從事研究工作,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能源領域的研究與產業化工作,在新型煤化工等領域取得多項創新成果。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介紹,張玉卓曾主持建成全球首套年產108萬噸油品的煤直接液化裝置並實現安全穩定長週期運行,使我國成爲唯一掌握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技術的國家。

從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戰略性科技先導專項等工作

說回陰和俊。

政知君注意到,陰和俊履新中科院副院長不到1年,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陰和俊是“神舟七號任務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

當年9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七任務總指揮部的七名成員曾悉數亮相。

多說幾句。

上述多位成員在之後的十多年中又在多個重要崗位供職。今年職務發生變動的除了陰和俊還有陳求發。今年10月,時任遼寧省委書記的陳求發卸任,履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3年12月2日凌晨,嫦娥三號發射成功。

“中國科學院是我國探月工程的倡導者、推動者,也是重要的參研部門之一。”當時陰和俊曾以“探月工程副總指揮”的身份接受《中國科學報》的採訪。

政知君注意到,2017年4月,陰和俊履新北京市委常委時,時任北京市市長蔡奇曾這樣介紹陰和俊:

陰和俊熟悉科研和科技管理工作,思路比較開闊,改革創新意識強。較長時間在中國科學院工作,主要從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戰略性科技先導專項、國防科技創新等方面工作,科研和科技管理經驗比較豐富。

陰和俊積極組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任務,積極推動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重點工程,按計劃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取得一系列有重要影響的科研成果,多次填補我國科技和軍工裝備領域空白。

到天津工作後,陰和俊多次提到科技創新。

2019年3月,陰和俊曾出席天津2019年全市科技工作會議。他要求,“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動搖”。

“歷史經驗表明,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把握主動。”2019年12月,天津市委政法委舉辦2019年第四期政法大講堂,陰和俊還曾受邀作“創新驅動發展、科技保障安全”主題報告。

備受關注的中科院

如今,在地方歷練幾年後,陰和俊重回中科院。

中國科學院成立於1949年,是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政知君注意到,中國科學院匯聚和造就出一大批爲新中國科技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其中代表人物有“兩彈一星元勳”于敏、王大珩、王希季、王淦昌、鄧稼先、錢三強、錢學森等。

在今年國內外大背景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備受最高決策層關注。

“從李四光、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輩科學家,到陳景潤、黃大年、南仁東等一大批新中國成立後成長起來的傑出科學家,都是愛國科學家的典範。”

今年9月,習近平曾出席科學家座談會,他提到,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而科技創新,就離不開中科院這樣的智囊機構。

“我們把‘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佈局。”在9月16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這樣表示。

就在昨天,白春禮在出席《財經》年會時說,針對當前的“卡脖子”問題,通過採取“揭榜掛帥”等方式,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制約。

“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等前沿重點領域,着眼長遠系統謀劃重大項目佈局,爲解決事關長遠發展的‘心腹之患’問題提供戰略性技術儲備。”

多說一句。

在11月25日中國科學院黨組召開的2020年第14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上,除了陰和俊以新身份亮相外,侯建國也以“中科院黨組書記”身份出席。

也就是說,此前擔任中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正部長級)的侯建國已接替白春禮擔任中科院黨組書記。

資料 | 新華社   人民網   中國科學院等

責任編輯:鄭亞鵬 SN2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