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死後,其長子朱常洛繼位,成爲大明王朝第十四位皇帝。也就是說在他身後再有兩任,明朝就要滅亡了。明朝的滅亡與這個倒數第3任有多大關係呢?咱們需要來看一下他在位期間的表現。

作爲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個人的脾氣秉性會深深影響一個王朝的發展走向。他的父親萬曆作爲大明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足足有48年之久,但其中有28年是不上朝的。雖然在內閣的主持下,王朝得以正常運轉,但必定缺失的皇權會帶來許多弊政。最關鍵的是萬曆皇帝崇尚道教,潛心修煉。朱常洛小時候根本得不到所謂的父愛。又由於萬曆皇帝晚年在立儲問題上不夠乾脆利落,引發了朝臣之間發生圍繞皇位繼承問題發生嚴重的黨爭。

朱常洛便是這漩渦的中心,1620年他正式繼位,改年號泰昌。泰昌這個年號並不出名,起碼相較於他前面的嘉靖、萬曆和後面的天啓、崇禎來說,簡直沒有什麼存在感,原因很簡單,就是朱常洛在位時間太短暫了,只有一個月時間,嚴格的說還差兩天。但在這短短的一個月裏,卻能看出泰昌皇帝是有意把王朝重新拖回正軌的。他以最迅速的手段撥亂反正、任用賢臣,革除了許多弊政,但剛想大刀闊斧的改革就去世了。據推測其去世的主要原因,還是長期以來的沉湎於酒色和縱慾過度。

大明王朝僅剩的兩任皇帝,一個是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也就是天啓皇帝;一個是朱常洛的第五子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校先即位,天啓年間最大的課題應該是圍繞着魏忠賢,原先的黨爭看起來漩渦是在大臣之間,現在這幫互相爭鬥的大臣集體成爲了閹黨的迫害對象。在魏忠賢及其製造各種冤獄的情況下,激起了民間的各種民變,內部的混亂又讓遼東更有機可乘。再加上朱由校本人用人的眼光不咋地,平時輕易不出手,都是魏忠賢說了算,好不容易出一次手,卻罷免了熊廷弼。這使得遼東局勢日益嚴重,剛過了兩個月,朱由校又不得不重新啓用熊廷弼。但這時候皇帝的自我更正已無濟於事,因爲閹黨出手熊廷弼被殺。

後來也不知朱由校是不是受他爺爺萬曆皇帝的影響,在一次不小心落水之後生了一場病,用現代眼光來看的話,落水後被撈起來生病,應該是身體上的受涼和心理上的驚嚇,但天啓皇帝堅持要求服用“仙丹”,結果喫完就死年僅二十三歲。

終於到最後一任皇帝朱由檢了,說他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是在不包括南明的前提下的,也就是說,他是統一王朝大明的最後一任皇帝。天啓死後,崇禎皇帝首先就着眼於剷除閹黨,然後一改從萬曆以來的怠政局面,表現的非常勤勉。魏忠賢製造的許多冤案被他平反,而且崇禎皇帝個人生活方面也是特別的節儉。可以這麼說,他把書本上作爲一個賢君該做到的,都“像模像樣”的做到了。

之所以說“像模像樣”,是因爲這只是表面功夫,從帝王的格局和御人的手腕來看,這些最根本性的東西崇禎皇帝還是沒有做好。關於這一點,你只需要從他如此勤儉,朝廷內依然黨爭不斷、朝廷外依然各種起義就能看得出來。內憂外患生生把這個三十四歲的崇禎皇帝給逼得煤山自縊,大明王朝自此覆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