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扶搖|作者 樸素的樹|編輯

《聽見她說》|圖源

最近,趙薇監製的獨白劇《聽見她說》,火了。

第二期講述的,是原生家庭的故事。

楊紫飾演的小雨,有一個充滿控制慾的媽媽。

26年來,都在逼着小雨走上“正確”的人生軌跡。

電話轟炸,逼走男友,找朋友“監視”她,無處不在,無事不管,無地可逃。

這種控制慾,窒息又真實,似乎我們大多數人,都和小雨多多少少有過類似的體驗。

媽媽偷看日記,偷翻抽屜,發現祕密之後大發雷霆,讓你難堪;

決定你的專業,學校,工作,強求你當教師醫生或公務員;

在婚嫁大事上,更是恨不得親自替你戀愛和要彩禮......

可如果從父母的角度看,又會覺得這些指責是無稽之談。

“我們都是爲你好呀,你一個小孩子懂得什麼?”

這種出於保護的愛,最終造成了兩代人之間難以釋懷的恨。

長大後的孩子,對父母有了無邊無際的仇恨,而父母卻渾然不覺,還在等待孩子的感恩。

那些以愛爲名的控制慾,讓家庭失去了安全感。

父母的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我從小到大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爲了離開你。”

楊紫飾演的小雨,26歲了。

之所以選擇在26歲這天說出這些話,是因爲媽媽當年也是26歲生下的她。

她用了整個青春去逃離媽媽的控制,可惜,失敗了。

小雨媽媽,從懷她的那天起,就帶着恨。

因爲爸爸出軌了。

媽媽抱着小雨去爸爸公司大鬧,要他身敗名裂,被人唾棄。

把爸爸名聲搞臭之後,媽媽還煮了八寶粥,在裏面放了藥,硬給小雨灌下去,想抱着一起死。

還好鄰居發現得早,及時把她們救了過來。

從此之後,媽媽就和爸爸斷絕了聯繫,一心一意“照顧”小雨。

爲了確保小雨按她想的那樣成長,甚至做了很多傷害她的事情。

讀書的時候,媽媽“買通”她最好的閨蜜,讓閨蜜報告她的一舉一動;

每天偷看她的日記,想知道她有什麼祕密,她只好每天都只寫寫天氣;

哪怕離家讀大學,工作,媽媽都要一小時打一個電話來問她在做什麼。

這誰受得了啊。

面對這種監視一般的母愛,小雨變得越來越患得患失。

媽媽說男人沒好東西,她就打算一輩子不戀愛,媽媽不讓她交朋友,她就真的沒有任何一個好朋友。

其實,小雨是戀愛過的。

只是,應了媽媽的預言,一下子又被甩了。

直到很多年後重新相遇,小雨質問他時,他才說出真相:

“是你媽媽找我,說我配不上她女兒!”

媽媽一直強調,媽媽一生只有你,這世上也只有我一個人纔會愛你。

爲此,不惜挑撥離間她和男朋友的感情,只爲了小雨不要和她一樣嘗愛情的苦。

可沒想到正是她竭盡全力的“保護”,害小雨害得最慘。

控制慾的背後,是安全感的極度缺乏

小雨和媽媽的關係,是千萬中國家庭的縮影。

知乎上曾經有個很火的問題:爲什麼中國很多孩子都不會考慮家長的感受?

當我們還在辛苦擺脫父母帶來的創傷時,父母想的卻是,爲什麼我們不懂感謝?

去年的熱播劇《小歡喜》裏,揭曉了這個答案。

宋倩也是個單親媽媽,一個人帶着英子過日子。

她對英子的控制慾很強,裝監控,喂保健品,硬改大學志願。

那是因爲,她很需要英子的成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在帝都有4套學區房的她,本來是個很成功的人。

她給自己的目標,就是有個聽話的老公,一個成績優秀的女兒,讓身邊的人和事,都按照軌跡發展。

一旦有一環失控了,她就會極度焦慮。

老公出軌,給她帶來了嚴重的失控感,沒了老公,就只能從英子身上下手。

她不止一次地和英子說,媽媽最最最最愛的就是你呀,沒了你,媽媽可怎麼活呀。

可英子就是不聽話。

她想英子考清華,可英子卻一心想去南大學航天。

她極力阻止英子和爸爸會面,結果發現英子卻偷偷跑到爸爸家,還把她的燕窩送給了小三。

英子越是反叛,宋倩就越是沒安全感,她當場情緒爆發,甩了英子一巴掌。

英子委屈大哭:爲什麼你永遠都在逼我做不喜歡的事情?

可宋倩也特別委屈。

我把你當成了另一個自己,不工作不賺錢,起早貪黑爲你做飯,督促你進步,你卻揹着我和小三做了好朋友。

父母也有父母的難處,他們竭盡所能想對我們好,甚至爲了我們,讓渡了一部分自己人生本該有的享受。

如果不是他們的嚴厲管教,也許我們不一定有今天的成就。

但是這種全心全意的愛,卻帶着潛規則一樣的附加條件:

只要我對你好,無論你想不想要,你都得感謝我。

這無異於送給一個想喫蘋果的人一大車梨子,像雕塑家精心刻畫雕像,也像養寵物時的溺愛——就是沒把孩子當一個獨立的人來看。

微博上,有人分享過自己最近的經歷。

爸爸吐槽他在大城市工作收入太低,房租太高,不知道他天天辛苦是爲了啥。

所以建議他早點回老家發展,工作壓力不大,平時找老同學老朋友玩兒也方便,更重要是住自家不用交房租。

可是他卻很無語。

爲什麼寧願在大城市累死累活也不回家?

就是因爲想要逃離這種自我感動式的付出,和無時無刻的批評與否定。

外部索求不得的安全感,由自己來給

楊紫飾演的小雨,長大後才明白媽媽的難處。

可是在擰巴的原生家庭中成長的她,看似被愛,卻最缺愛。

因爲,媽媽從來沒有真正理解她,尊重她,她的聲音是無足輕重的,更無從確認自己生活的價值。

在缺乏真正情感連接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也會很沒安全感。

無論父母的控制慾強還是弱,他們的內心從來沒被真正看見過,承認過。

在戀愛上,最常見的,就是不安全的依戀模式。

時刻擔心伴侶會離開自己,又或者不敢相信自己真正被愛,不知道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人際關係上,影響則更大。

不敢說出自己的訴求,哪怕被導師過分要求,被領導安排不合理的需求,也不敢說“不”。

特別懂事,無論遇到什麼都打碎了牙齒往嘴裏咽。

阿德勒所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人的行爲模式深受早期經歷的影響,但其實,這話還有後半截。

“一個人的經歷,不能決定其一生的命運。 ”

而我們仍把自己困在了當初的黑暗裏,像個孩子一樣哭訴,索取,唯獨忘了自己是個成年人。

出生成長的家庭,是一個人人生的底色,但這只是個開始,它不會跟隨你一生。

有些人,選擇用愛來治癒自己。

《婚前21天》裏,傅首爾談到往事。

小時候家裏很窮,父母離婚後,她被寄養在外婆家,經常被打罵。

這種經歷,讓她從小就對婚姻沒了期望。

直到遇見了老劉,那個她嘴裏的“鹹魚不上進”的老公。

但老劉並不介意傅首爾比她強,她去工作的時候,老劉留在家裏照顧孩子,承包所有瑣事;

每次情緒不好的時候,老劉都會默默陪着她,結婚12年仍然對她溫柔備至,打破了她曾經的恐懼。

在差勁的環境里長大的人,很容易沒有安全感,也無法確認自己足夠重要。

而如果伴侶能夠做到這一點,做到包容,理解,支持,就能很大程度上滿足她的內心渴望——我是安全的,重要的。

也有些人,選擇用錢來治癒。

不是每個人都有幸遇到老劉一樣的好男人,也可能,確實不敢相信愛情和婚姻。

這種情況,投身事業,努力賺錢,也是個好方法。

《安家》裏的房似錦,狠辣,幹練,爲了完成業績,誰都敢得罪。

她小時候,一點都不受爸媽待見,因爲家裏女兒太多了,他們根本不想要。

哪怕讀書成績挺好,家裏也不想讓她好好上學,而是早點去打工。

她並沒有從父母那裏感受到一丁點的情感支持,但是卻沒有放棄過自己。

哪怕住凶宅,喫最便宜的飯菜,也要鉚足一股勁工作,拼死出人頭地。

有了錢之後,就算面對吸血鬼家庭,她也有了多一份底氣。

30歲之後,不要再看原生家庭

一個人的終極安全感,來源於對自己人生的掌控。

只有當自己有錢,有能力的時候,纔能有底氣和原生家庭分離。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認爲,和原生家庭完成分離並不容易。

首先,你需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如果你還需要爸媽首付買房,需要住在家裏,那是沒辦法的。

這種情況,需要自己自洽,明白到自己尚需要父母幫助,就算他們抱怨你,也得好好忍着。

哪有又從爸媽那兒拿錢又反過來罵爸媽的道理。

其次,經濟獨立後,你還需要非常大的心理能力。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個勇氣找父母對質,因爲他們會否認,會憤怒,會找很多理由來壓你。

面對這種攻擊,很多人都會啞口無言,無法辯解。

就像小雨,直到26歲生日的那天,纔有勇氣把心窩裏的話掏出來。

最後,你還需要療愈自我,放棄情感上的依賴和幻想。

就是有一些父母無法處理自己的情感,更無力抽出精力去關心孩子。

他們也許不是主觀想傷害你,但你確實受到了傷害。

但需要明白到,他們曾經做不到,現在也不一定會幡然醒悟。

與其希望他們醒悟認錯,不如過好自己的人生。

如果意外和不確定是人生的常態,那我希望我們都有能力與不安全感共存。

接納,安撫,照顧那個傷痕累累的“內在自己”。

世界和我愛着你。

-The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