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漢爲啥不叫蜀漢而叫季漢呢?

劉備季漢一說是近些年才流行開的,是隨着互聯網流行而逐漸爲人民所熟知的。

此前,稱呼劉備的漢大多是蜀漢或者直接稱呼漢,很少用季漢這個名詞。

但是漢無法和東漢西漢區別,所以一般以蜀漢稱呼劉備的漢。

因爲劉備佔據蜀地,這是以地名稱呼政權名。

隨着易中天講三國引發三國熱。

網絡上蜀漢的擁躉很多,他們覺得稱呼劉備的漢爲蜀漢,有污衊的嫌疑,然後有人挖出季漢代替蜀漢。

季漢的提法很早了,最早出自的三國時蜀漢朝臣楊戲的《季漢輔臣贊》。

白袍同學原來以爲季漢是劉季的漢朝,其實不是。

季,是末世的意思。

三國時曹魏有講述漢末事情的流行歌曲《漢之季》

漢之季,直譯過來的意思是最後的漢朝,這個漢朝是劉秀的漢朝,不是劉季的漢朝。

當然也可以是劉季的漢朝。

楊戲死於蜀後主景耀四年,在蜀國寫季漢,沒有污衊漢的意思。

蜀漢其實是以地名區分開各個漢的一個方法。

古代叫漢的政權太多了,前漢後漢。南漢北漢,玄漢成漢。

劉備的漢因爲地處蜀地,所以被冠以蜀漢。

但是他建立的國家其實只有一個字:漢。

央視版《三國演義》熱播時,對劉備的漢的稱呼爲蜀,開局大旗上都是一個蜀字,其實這也算個史實性的錯誤,正經劉備政權大旗上如果寫字,絕對寫的是一漢字,劉備骨子裏就認爲自認爲自己承襲的是漢朝正朔。

講述包公故事的話本小說很多,最有名的當屬《龍圖公案》,評書藝人石玉昆在這部書的基礎上,創作了傳奇故事《三俠五義》。

現在市面上流行的三俠五義的故事有兩套,一曰《三俠五義》,一曰《七俠五義》。

故事大同小異,但是爲啥這故事有兩個名字呢?

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是什麼關係呢?這倆故事的關係是這樣的:

張三原本是張家的孩子,過繼給李家,李家給這孩子剃了個頭,改名李四。

大約如此。

七俠五義對三俠五義最大的改變,把第一回 設陰謀臨產換太子 奮俠義替死救皇娘,改成了據正史翻《龍圖公案》 借包公領俠義全書。

做出這種改編的是清末國學大師俞樾,俞樾靠中過進士,當過學政後來因故被貶,潛心學術四十多年,門下出過章太炎,吳昌碩等學生。

三俠五義正是由於俞樾的賞識喜歡,而變得與衆不同。

俞樾對三俠五義的改編不大,主要是把第一回做了補充說明。

他補根據宋史補充了包公的身世,以及龍圖公案的由來。

俞樾考據了《三俠五義》開篇狸貓換太子,這事兒歷史上沒有,還原了歷史上真實的宋仁宗身世之謎。

俞樾還驗證了了八王趙德芳原型,應該是宋太宗兒子趙元儼。

有人說這種考據其實很無聊,小說看的是故事,歷史上是沒有狸貓換太子,但是歷史上也沒有三俠或者七俠啊。

俞曲園改三俠爲七俠,原書中故事人物都沒變,他只是把原來書中的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雙俠丁兆蘭丁兆惠這三俠改成了四俠,加上小俠艾虎,黑妖狐智華,小諸葛沈仲元湊成了七俠。

俞樾說:

說實話這七俠有點勉強,小諸葛沈仲元我至今想不起他的故事來,黑妖狐智華,最出彩第一段大約就是偷取九龍珍珠冠栽贓馬朝賢了。

不知道這段故事和楊香武偷盜九龍杯誰先誰後,但是覺得這兩段雷同點很多。

但是都挺精彩,有點古代版的偷天陷阱的意思。

小俠艾虎算是這些人中比較出彩的一個,出手馬朝賢這段故事也堪稱經典。

除了這段高光時刻,艾虎的故事後來變得很平庸,沒啥看點了。

後來他還是位列小五義之一,他都外號一直是小俠,終生沒有能去掉那個小字。

小五義本是大五義的延續,爲了讓艾虎進小五義,硬生生把蔣平給太監了嗎。

後來增加的這三人算不算俠,真的不太好說。

相比於原本三俠四個人的故事,後三俠的故事線明顯有點單薄。

這三人更像這個故事中的工具人。

但是俞樾這次改變還是有意義的,意義非凡。

三俠五義原是民間話本小說,是石玉昆演出時候的腳本。

經過俞曲園的刪改,進入士林圈子,隱隱有了登堂入室的趨勢。

這部小說後來被學術圈的注意和討論,也是因爲俞曲園名氣夠大,地位夠高。

這情況有點像金庸,金庸的武俠小說一開始是作爲毒草存在的,在大陸和臺灣的命運一樣,一個字:封。

後來解禁是因爲大陸很多學者喜歡金庸小說,甚至爲金庸小說開研討會,發展出了金學,金庸小說方纔能夠登堂入室。

《三俠五義》或者《七俠五義》因爲俞樾的喜歡,地位超然。

文:薛白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