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健康,人才能健康,隨着腸道微生態的失衡,體內的胰腺、肝臟、心臟、大腦等都會出現問題,各種疾病接踵而來。我們該如何保護好它呢?

腸道的結構分爲4層,從裏到外分爲黏膜層、黏膜下層、固有基層和漿膜層。腸道的內容物除了食物、代謝廢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微生物。

人體腸道內大概有1.5公斤微生物,以細菌爲主,分爲益生菌、致病菌、條件致病菌三種類型,通過保持三者數量的平衡,可以維持腸道環境的穩定。

然而腸道微生態有三怕,很多重大疾病的發生,都與腸道微生態的失衡直接相關。

1、“人丁不旺”

不同的菌羣對營養的需求各有偏好,飲食單一會讓菌羣數量增長趨於雷同,長期只喫少數幾種食物,微生物的多樣性就會不斷減少。

2、飲食不衛生

正常情況下腸道內條件致病菌應該處於被壓制的狀態,不會引發疾病。然而不衛生的飲食會導致大量外來病菌進入腸道,破壞微生態平衡,極易誘發疾病。

3、“大掃除”

我們每天之所以有排便的需求,都是來源於腸道菌羣的營養消化和代謝,所以腸道內不可能做到空無一物。

如果過度追求“排毒”、“排宿便”、“清腸”,而因此長期服用瀉藥,就可能對腸道菌羣造成毀滅性打擊。

便祕往往是腸道微生態失衡的信號,輕微失衡容易有腹脹、腹痛、腹瀉等不適,嚴重失衡則可能引起發燒、感染、膿腫甚至敗血症。

養好腸道的益生菌,就要爲它們提供充足的營養,也就是益生元,廣義的益生元就是膳食纖維,比如菊粉、魔芋等,或者適當選擇含有格氏乳桿菌的酸奶。但酸奶不宜空腹喝,可以在餐後或餐中食用。

今日小結

今日互動話題

保護腸道健康有很多好方法,你還知道哪些?可以留言分享你的心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