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51年,在經歷了漫長的春秋時代之後,隨着韓趙魏對晉的瓜分,中原版圖正式進入了混亂的戰國時代。春秋之時,因爲有天下共主“周”的壓制以及後來的五霸出現,諸侯們多多少少還能安分一點,還照顧着面子與情分。但是到了戰國時期,今天講和,明天開仗的事情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偏於西北的秦迅速崛起,後來成爲了統一六國的強大存在,那麼,秦是怎麼樣崛起的呢?

三家分晉的時候,秦只是一個小小的諸侯國,其他幾個諸侯國除了宋、魯、蔡等比秦稍微小點之外,楚、齊、燕、韓、趙、魏都比秦大,實力也大得多,而秦通過了幾個大的步驟最終完成了屌絲逆襲的傳奇故事。

第一步:依靠長期與外族的戰鬥經驗,阻止被中原各國吞併。秦被周安排在西北方位,一是因爲中原地區確實沒有了地方,秦這個新進諸侯只能放在西周以前的位置,同時還可以抵禦曾經打得周倉皇而逃的犬戎部族。就這樣,秦在艱苦的化境下成長,時刻地方、抵禦外族的入侵,練就了敢打敢拼的精氣神,成爲了打架高手,各種招數都接得住,魏國不斷蠶食秦的土地,但是就是不能將秦消滅。

第二步:發展自身。秦能打仗,善打仗,大仗小仗不斷,甚至是內部的戰鬥也是經常發生。但是打仗就意味着國力的消耗,沒錢沒糧沒人是沒法打仗的。秦在秦獻公意識到的這個問題之後,由秦孝公遍尋高手指導秦國,直至遇到了魏國的人才衛鞅,秦纔開始規劃自己的強身計劃,禁止內鬥、發展農業、鼓勵耕戰、吸引人才等策略得以實施,秦除了敢打敢拼的精氣神之外,慢慢有了更多的肌肉,強壯了起來。

第三步:秦滅巴蜀。巴蜀對於中原各國來說,位置偏、文明程度一般,所以在秦滅巴蜀的時候,中原各國都忙得不亦樂乎,壓根兒就沒注意到巴蜀,認爲那就是一蠻荒之地,秦佔了也就佔了。這個時候得虧了司馬錯,強力排除了張儀的主張,將巴蜀納入秦的版圖,而李冰的神奇治理就爲秦帶來了更加強力的爭霸背景——糧食!有了巴蜀糧倉,秦在後期的大仗小仗中佔盡優勢,長平之戰,如果不是巴蜀糧食管夠,誰贏誰輸還真不一定!

第四步:滅義渠。義渠一直在秦的背後,每次秦要東出的時候,義渠都會在背後搗鬼,導致秦東出的失敗。秦在吞併楚的巫黔之後,實力大增,版圖已經達到整個華夏版圖的一半左右,秦的東出決心也得到加強,所以,滅義渠理所當然。

第五步:長平之戰。秦別成爲虎狼之國,在長平之戰前後,秦無往不利,基本上逢戰必勝。而要說還能與秦國扳扳手腕的諸侯國,那就只剩下趙國了。趙在胡服騎射之後,實力大增,同時這個時期的齊在經歷燕伐齊之後已經沒落,楚國也走了下坡路,韓魏已經對秦沒有了威脅,這個時候實力最接近的兩個大國之間遲早都會來一場的硬碰硬的大仗。隨着秦的勝出,其餘諸侯各國中再也沒有了秦的對手,共主“周”已經被秦吞併了一部分,完全沒有了話事權,秦開始了一騎絕塵。

第六步:滅韓國。一騎絕塵的秦國開始了真正的統一步伐,從韓國開始,滅國戰就此上演,公元前230年,韓國很不幸的成爲了第一個被秦滅掉的諸侯國,從此,大諸侯國數量急劇減少而不再新增。

公元前229年,趙滅;公元前225年,魏滅;公元前225年,楚滅;公元前222年,燕滅;公元前221年,齊滅。10年時間,秦統一六國,最終成就了屌絲逆襲的傳奇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