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郝昱瑋 史敦月 劉禮凱 胡耀勻)“幸福來得太突然了,能當選全國勞動模範,真是想都不敢想。”回到老家,淮濱縣綠色恆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明勤還沉浸在11月24日上午,“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的興奮中。

今年58歲的張明勤是淮濱縣本土人,2012年度被評爲“全國種糧大戶”,2019年度被授予“河南省勞動模範”,“河南省脫貧攻堅奮進獎”等榮譽稱號。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紮根在農村,對農村、農民有着難以割捨的感情,紮根農村實踐農業現代化,帶動農民抱團發展大規模種糧,讓夢想放飛在希望的田野上,張明勤用自己創造的財富幫助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

從黑龍江岸到淮河畔 堅持農民本色

淮河岸邊出生的張明勤,家裏人多地少,家境貧苦,迫於生計於1991年離開家鄉外出謀生,遠赴黑龍江務工。在黑龍江,爲了一家的喫飯問題,他先是做起了建築工人。

在做建築工的時候,他看到東北那肥沃的黑土地,心裏直癢癢,很想下去鋤幾下。特別是看到當地的農民,直接將水稻種子撒在地裏,不經過插秧等步驟,導致水稻產量偏低的情形時,他心疼的都覺得浪費了這肥沃的黑土地。

“這麼好的土地,如果按照俺們淮河流域那種耕種方式,肯定收成會翻翻的。”張明勤是這樣想的,也在默默地去實現這個想法。

偶然一個機會,有點積蓄的張明勤承包了一個農民撂荒的十幾畝地。在遙遠的東北,張明勤再次站在良田裏,握着農具時,他的眼睛有點溼潤。從他記事開始,父母便是依靠幾分農田,辛勤耕種維持生計,“民以食爲天”這個亙古不變的真理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腦海裏。“我又可以種地了,我一定要種出個成績出來。”張明勤默默給自己打氣。

張明勤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之後他承包了160畝、300畝……3年時間他共承包土地1145畝,全部種植水稻。在黑龍江,一干就是20年。

“90年代的東北農民不會插秧,他們直接是將水稻種子撒在地裏,但是這樣產量太低,我就在那裏教他們如何育秧、插秧等。由於我種的水稻產量高、品質好、能賣上價,又給當地羣衆帶去了技術與收益,他們對我也很不錯,種田事業也越做越大。”提起當年的情景,張明勤難掩喜悅之情。

雖然在東北,張明勤已經小有成就,勞作空閒時間,坐在地頭抽菸休息的他,滿腦子卻都是淮河岸邊,一片繁忙的耕作景象。“孩子也大了,外面再好也不是家,我們還是得回淮河邊,那裏纔是我們的根啊。”張明勤多次這樣勸說妻子回老家。

就這樣,張明勤懷揣回報家鄉的赤子情懷,2010年放棄黑龍江的事業,回到家鄉。在家鄉淮河岸邊,張明勤還是一個農民,不過他的種糧事業要重新開始。

二次創業 追夢在希望的田野上

有了想法和計劃,關鍵在於行動。2010年,張明勤返鄉後就開始流轉土地。“當時我流轉了470畝,種了一茬小麥,收成非常好。老百姓看我種的好,第二年又把地給要回去了。”張明勤說道。

面對這樣的情況,張明勤向有關部門反映自己的遭遇,也向他們保證一定會好好種地,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奔小康。

隨後,張明勤通過淮濱縣固城鄉幹部介紹到該鄉大吳崗村,流轉土地頭一年種植玉米,由於這裏不適合種植玉米,當年基本上絕收。當時家裏人看着收成不好,也是時常抱怨,“不好好的在黑龍江種地,非要跑回來,現在連老本都快摺進去了。”妻子經常這樣發牢騷。

村裏人也有些想看他的笑話,張明勤不管別人的看法,一次次試驗,終於發現他流轉的土地最適合種水稻(固城鄉在淮河以北,常規種植小麥、花生、紅薯等旱地農作物)。

現在,在淮濱縣提起“有機大米”,就不能不提起張明勤,其實這也是他10年來不斷摸索創新、跌倒又爬起來的結果。

“我記得2014年種水稻,稻子一直不結穗,那一年整個田都是這樣,省市專家都來了,也沒有查出結果。導致當年收成不好,最後還是通過保險和政府幫忙解決了問題。”張明勤講述那年的遭遇。

出現這樣的情況後,張明勤不斷學習和查找問題。“曾經的老式種植方式已經不能有效適應現在這個社會了,有效的利用農業機器,將種植和科學有效結合,提高種植效率和作物產量纔是王道。”張明勤說。

爲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張明勤先後籌資60萬元購進了收割機、旋耕機、插秧機、噴灌機等農用機械7臺,進行田間機械化管理。爲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張明勤在農業部門的大力幫助和精心指導下,將收穫後剩下的秸稈就地粉碎還田。

最初,張明勤還是以種植傳統農作物爲主,發現很難提高土地的附加值。“農業要快速發展必須走現代化生態循環的路子。”張明勤及時認識到了這一點。2016年在湖北考察三次後,張明勤拿出300畝土地,開始發展稻漁生態循環農業,實施“稻漁共養”模式,探索的稻蝦共作、稻鰍共作、稻蟹共作。目前,已流轉土地1376畝。

“所謂‘稻漁共養’,就是水稻種植與水產養殖有機結合的種養新模式,可以達到‘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效果。”張明勤告訴記者。

稻田裏的魚喫的是蟲子和微生物,不再需要人工投放飼料,大大降低了農藥的使用頻率,魚和稻的品質都得到了提升,經濟效益也提高了。

稻鰍種養模式能有效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減少農業污染。種出的水稻生態、環保,養出的泥鰍綠色、有機。

俗話說“好酒也怕巷子深”,合作社的有機水稻加工成有機大米後,只有把產品推向市場,讓消費者認可,並賣上一個好價錢,才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我們合作社種植的水稻,品質非常好,煮出的飯香、好喫,每斤大米要賣到8元錢呢。”張明勤說。

“國機集團定了20萬斤的大米訂單,這幾天就要。”張明勤基地裏的工人說,“我們幾個人分班倒,一刻不停歇的去生產。”

一花獨放不是春 大家都富纔算富

一花獨秀不是春,一個人富不算富,重在鄉親們一起富。看到老百姓還是傳統種植方式後,張明勤覺得應該用自己所學,帶動那些和他一樣貧困的農民兄弟,一起脫貧致富。

基於這樣的感情,張明勤也是這樣腳踏實地去做的。他首先創辦了淮濱縣綠色恆豐種植專業合作社,在流轉土地、購買種苗、培訓技術、支付工酬、購置設備等方面,帶動全縣稻漁共養,農民脫貧。

春末夏初是淮河沿岸農民們最忙碌的時候,不但要夏收還要秋種。收麥子、插秧等沉重而繁忙的農活一忙就是一整天,“我每天早上5點多鐘就要起牀,喫完早飯來到田裏不到7點鐘就開始幹活,因爲大清早還算涼快的。”被太陽曬得黝黑的張明勤笑着說。

之所以,張明勤自己現在還親自勞作,用他的話說,自己是農民,怎麼能夠不去田裏幹活呢,其實只有自己深入田間地頭實踐了,才知道怎麼樣才能夠種出更好的糧食,還存在哪些問題。

“‘怎麼樣種能種出綠色,怎麼樣種能種出有機’,讓生產的稻穀綠色環保無公害,品質上乘,老百姓放心喫、安心喫。這是我種這幾十年地所一直保持的初衷。”張明勤說道。

通過幾年的實踐,張明勤實現了當初的想法,榮譽也接踵而至。他發揮勞模風範,積極投身精準扶貧大熱潮中。“稻種和魚苗,全由張明勤提供,和他籤的有訂單,高於市場價回收。重點是他還爲我全程保駕護航,每到水稻重要生產環節,他總會不斷地叮囑我要幹啥、要幹啥……”淮濱縣三空橋鄉賈坡村村民賈仕峯,這幾年在張明勤的幫助下,發展30畝稻漁產業,年收入10萬元,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種田能人。

截至目前,張明勤負責的綠色恆豐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52戶172人,非貧困戶270戶1040人。

不僅如此,依託張明勤的綠色恆豐種植專業合作社,淮濱縣建立起了貢倉香米優質水稻“黨建聯盟+產業聯盟”,現已覆蓋該縣固城、新裏、三空橋等14個鄉鎮,種植面積高達30萬畝,鏈接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117個,鏈接黨員332名,帶動貧困戶10193戶,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

“我現在作爲一個全國勞動模範,我要發揮我的作用,把有機水稻在淮濱帶頭做好,讓大家多掙點錢,這是我一個農民最簡單的想法。”張明勤驕傲的說道。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需要“一懂雙愛”的爲農情懷。“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就是這樣一批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不平凡業績的人們。

(映象網信陽新聞熱線:0376-6880376,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