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統歷史學家眼中,在講究民族氣節的封建王朝裏,不能從一而終不能忠君愛國的均視爲叛徒,而馮道這位宰相在五代十國時期歷經四朝十帝,就被世人視爲“大節已虧”的無恥小人兼油滑官僚典型,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更斥其“奸臣之尤”。究竟馮道是個是什麼樣的人?

馮道,字可道,號長樂老,瀛洲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人,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這歷經的皇朝帝王是歷史上任何一位爲官者所達不到的。但正是如此,被後世史學家們所不齒。

馮道侍奉的皇帝走馬燈似的輪換,而馮道都能穩居高位,這不能不說是馮道本身非凡的政治卓見和公共關係處理能力。在五代十代這個混亂的年代,能在充滿殘殺戾氣,充滿爾虞我詐的五代朝堂上,一直堅挺下來。因此在歷史上一說到馮道,就說他是“不倒翁”。

最初效力於幽州節度使劉守光,後投奔晉王李存勖後唐莊宗,官任翰林學士,唐莊宗兵變中遇害後後唐明宗李嗣源繼位,授其爲端明殿學士、兵部侍郎,後任宰相。後唐愍帝時潞王李從珂起兵反叛,爲後唐末帝,馮道被召拜爲司空。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滅唐稱帝,建立後晉,是爲後晉高祖。馮道再次被拜爲宰相。高祖病逝後,石重貴爲帝,是爲後晉出帝。馮道加授爲太尉,進封燕國公。後經契丹歸附後漢高祖,被授爲太師,漢高祖病逝,太子劉承佑繼位,是爲後漢隱帝。晚年入後周,被拜爲太師、中書令,歷周太祖和後周世宗。周世宗顯德元年4月,馮道病逝,終年七十三歲,周世宗聽聞,廢朝三日,冊贈尚書令,追封瀛王,賜諡文懿。

馮道這一生,雖歷經四朝十帝,但他能夠忍辱負重,盡心去爲百姓做善事,有益的事乃是接濟天下蒼生的行爲。不好色、不貪財、有才幹、不結黨營私、不樹敵、有容人之量、知道進退、忠於老百姓,這也是他能在亂世中屹立不倒的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