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雙循環下要升維國際化戰略,同時獲得較大主動權

張賽男 

上市公司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排頭兵”和“發動機”。面對日趨複雜、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怎麼才能找準自己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

11月2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承辦的“新格局、新市場、新挑戰——2020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在廣州舉辦。在當天下午舉行的“‘雙循環’格局下上市企業的機遇與挑戰”主題論壇上,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結合伊利的經驗,對上述問題作出回答。

張軼鵬認爲,面對着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破局的“基本模塊”無非兩個關鍵詞:基本盤和升維面。基本盤是根本,是無論何時都不能丟失的東西;而升維面,是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企業全面升維的抓手。之所以說“面”,而不是“點”,是因爲在“新發展格局”下,升維是系統性的、體系性的。

張軼鵬表示,伊利的基本盤是無數選擇伊利、信賴伊利的消費者。堅持“以消費者爲中心”,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營養的迫切需求,是伊利需要牢牢守住的基本盤。

“在最近的一次內部會議中,潘剛董事長提出要‘做消費者的真愛粉絲’,拿出‘粉絲追星’的精神和狀態,深入且持續地挖掘目標消費人羣的潛在需求。這種視角的轉換,要求我們做到比消費者還懂他們,甚至是超越消費者的想象將他們的需求變爲現實。要做到這一點,做粉絲的熱情和視角的轉換隻是基礎,紮實的科技創新纔是實現路徑。”張軼鵬說。

爲了實現上述路徑,伊利以“建立全球領先的數字化食品生態系統”爲企業目標,致力於數字化轉型,在行業內進行了許多改革嘗試。在新發展格局下,伊利還積極嘗試通過先進的智能技術推動產業發展,爲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體驗。

張軼鵬表示,伊利的“升維面”有兩點:其一是積極發揮行業龍頭的引領作用,深挖雙循環潛力,引領行業轉型升級;其二是堅持開放共贏理念,穩步推進“外循環”,不斷推動“全球健康生態圈”建設。

在挖掘潛力方面,伊利進一步增強源頭創新與關鍵技術的創新能力,實現從乳製品企業到健康食品集團的升維,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更好地應對新消費發展趨勢。比如伊利創新性提出乳礦概念,讓源自牛奶的礦物質走進大衆的視野,開創並引領了飲料行業的全新品類。

但作爲行業龍頭,僅僅關注自身企業的“升維”是遠遠不夠的,伊利還積極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提質增效和“健康”升級。

多年來,伊利通過探索實施技術聯結、金融聯結、產業聯結、風險聯結的“四個聯結”機制,大力支持上游產業鏈發展,不僅有效解決奶農面臨的各類問題,還對其他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幫助,實現合作共贏,帶動了奶農、供應商、經銷商的全產業鏈良性發展。

今年以來,伊利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產業帶動”方面進一步發力,在內蒙古、河南、寧夏、河北、山東等地區打造全產業鏈乳業集羣,密集啓動一批重大投資項目,充分發揮產業帶動作用。

在推進“外循環方面,國際化一直以來都是伊利發展的重要戰略。爲了給消費者提供營養健康的產品,伊利在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乳業發達地區,構建起了涵蓋全球資源體系、全球創新體系、全球市場體系的三大體系,並不斷深化全球合作。在實現產業融合同時,伊利還通過整合全球的人才、智力、標準等資源,打造“全球智慧鏈”,推動智慧融合。

產業和智慧的“雙融合”,讓伊利在業績取得穩健增長的同時,在全球乳業版圖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日益重要。今年,伊利成功躋身全球乳業五強,這是迄今爲止中國乳業乃至亞洲乳業取得的最高排名。此外,伊利在2030年實現“全球乳業第一、健康食品五強”這一中長期戰略的基礎上,確立了未來五年的中期目標:“全球乳業前三”。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對於心懷‘三強’乃至‘第一’夢想的伊利而言,按部就班、亦步亦趨的發展肯定是不夠的,我們要進一步實現國際化戰略的升維,在更高層次、更大深度上積極參與‘國際循環’,同時獲得較大主動權,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進而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張軼鵬說。

對此,伊利近年來持續加大全球市場的開拓。在2019年,伊利集團就與利樂、嘉吉和芬美意等全球13家戰略合作伙伴簽約,共同打造行業內首個“可持續發展供應鏈全球網絡”。此外,在印尼,伊利正在建設新工廠,計劃通過“收購+自建”的模式,打造東南亞雙中心。

張軼鵬表示,未來,作爲健康食品行業的龍頭企業,伊利將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擁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挑戰與機遇,從中國出發,走向世界,穩步推動“全球健康生態圈”建設,爲全球消費者提供具備“最優品質”的營養健康產品和服務,推動全球乳業步入“中國時刻”,助力國家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