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留言,说自己5岁的儿子,最近突然变得很爱“吹牛”。

“明明没见过的东西,他会假装自己非常了解,还描绘得有鼻子有眼的。”

“明明自己的家没有那么大,他只能说成高科技豪宅。”

“爱和自己的小伙伴炫耀自己的玩具有多厉害,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功能,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

……

“我有点慌,小小年纪怎么这么虚荣,还学会了撒谎?

孩子爱吹牛就是撒谎吗?”

其实不然。

儿童发展心理学表明:学龄前的孩子进行自我夸耀不仅是一种正常现象,还是拥有健康心态的表现。

这说明孩子的思维和心智都在成长。

这时,如果家长读不懂孩子的“牛皮”,处理方式不当,那才会害了孩子。

“吹牛”的孩子在想什么?

吹牛是孩子拥有丰富想象力的表现

著名文学作品《吹牛大王历险记》,讲述了主人公闵豪森的“吹牛”故事。

他是一个神秘骑士,喜欢到世界各地去旅游,并热衷于将旅途中的传奇故事与大家分享。

他的想法天马行空,故事奇幻美妙,比如:

自己坐过野狼拉的雪橇;

鹿头上会长出樱桃树;

骑着炮弹飞向过敌营;

爬到月亮上找过银斧;

被鲸鱼吃进过肚子……

虽然他讲的故事难以置信,但人们都痴迷不已。

即便大家都称他为“吹牛大王”,但他勇敢、善良、风趣幽默,并且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人们都不讨厌他。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有一些“吹牛”行为。

比如,会和小伙伴炫耀自己的爸妈有超能力,最爱的玩具能和自己对话等。

学龄前的孩子,语言和思维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孩子的小脑袋瓜里装满了五花八门的想法。这个时候,语言表达能力也达到了一定水平,孩子把自己奇妙的想法说出来。

于是便造就了孩子“吹牛”的行为。

就像文章开头那位妈妈讲的,“孩子爱和自己的小伙伴炫耀自己的玩具很厉害,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功能,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就是典型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黄金时机。

家长要正视孩子“吹牛”这件事,才能把握住教育机会。

吹牛是孩子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期许

对于吹牛,有些父母会觉得是虚荣心强、爱“说大话”。

其实不然。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用“吹牛”的方式,自我夸耀,是维护自尊的一种方式。

尤其处于“自尊感”发展阶段的孩子,更需要大量的积极反馈来获得“积极的自我”。

如果这时候家长硬是给孩子贴上“爱吹牛”的标签,这不仅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还可能会让孩子越来越不自信,甚至滋长自卑心理。

孩子吹牛,我们不要急于责备,而要弄清背后的真相。

孩子“吹牛”背后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吹牛不一定是撒谎,这个行为的背后可能藏着孩子的小秘密。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一般有三个原因。

“吹牛”可能是自卑导致的极度渴望

在国际大奖小说《一百条裙子》中,主人公是旺达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她每天都穿着同一条破旧的裙子去上学,所有的人都嘲笑她。

有一天,旺达对同学们说,她的家里有一百条各式各样的裙子,但根本没有人相信。

同学问她:“你有几件洋装啊?”

旺达说:“我有一整柜的衣服,都整整齐齐地放在衣橱里头。”

同学又问:“那你为什么不穿呢?”

旺达说:“那是我的自由啊,我不想穿它们,我就只想穿同一件衣服。”

于是,同学们就继续嘲笑她,甚至捉弄他。

后来,旺达因为受不了这些嘲笑而转学了,她给大家留下了她那一百条“裙子”。

原来,她把裙子都画了出来,每一条都画得十分美丽和杰出。她真的有100条裙子,各种颜色、各种款式、各种布料的……

通常,孩子上学后,就自然而然生活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这个环境无形之中给予了他们和同伴进行比较的机会。

孩子吹牛很可能是由于自卑导致对某些事物的极度渴望。

旺达是坏孩子吗?并不是。

她只是不想比别人差,或者不想被别人看不起,于是通过“吹牛”来弥补自己的心理缺失。

缺乏父母关注,以吹牛来满足尊重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孩子年纪小,被认可的机会相对较少,证明自己的机会也少。

如果再加上父母对自己关注度低,那他就需要很强的存在感,需要别人的肯定,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往往通过“吹牛”来获取他人关注,或是用很夸张的行为来让别人认同自己。

心理学上说:在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

孩子也不例外。

当孩子“吹牛”时,父母的处理方式尤为重要。

如果父母说谎,孩子定会有样学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身上折射着父母的影子。

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和模仿父母,或者身边的人。

如果家长在生活中总是撒谎、吹牛或者是说大话,那么孩子也会成为一个喜欢在小伙伴面前吹牛、说大话的人。

所以,父母以身作则非常重要。平时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说到做到,不哄骗孩子或对孩子说谎。

父母这样做,孩子吹牛变好事

孩子吹牛是正常现象,家长可以辩证看待这个问题。

找寻孩子吹牛的真正动机

孩子小时候认知不全,很多时候会分不清想象和现实,说出来的话会让成人觉得在吹牛。

事实上,很有可能孩子只是把美好的期待表达出来 ,造成了成人的误会。

父母平常与孩子相处时,要多给予关注,去寻找孩子吹牛的真正动机。

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方式。

给予百分百接纳

父母要辩证看待孩子吹牛这件事,不要认为“吹牛”就一定是坏事,对孩子进行恶意打击。

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在保护孩子自信心的同时,用点小方法。

比如,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如果有人这么说,你会不舒服吗?”

还可以带孩子多长见识,孩子见多识广,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知,说大话的频率就自然降低了。

找个合适的解决方法

孩子吹牛并不是一件小问题,我们一定要严肃地看待这件事情,要以最正确、最优质的方法帮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文章来自:凯叔讲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