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財經

原標題:央視財經熱評丨政策直面“數字鴻溝”兩側的老人和快遞騎手

數字技術加速塑造新的經濟場景,覆蓋着社會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數字作爲新技術最大的特徵是年輕,主導當前新經濟場景的主要是年輕人,我國60歲以上網民只佔網民總數的6.7%。媒體曾經報道一位94歲的老人,被家人抱起來靠近自動櫃員機攝像頭做人臉識別,以激活老人的社保卡。當前一個突出的現象是,廣大老人不會掃碼,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因此造成利益的隔閡、社會關係的隔閡、與家人親友的感情隔閡。

“數字鴻溝”不僅是老人的問題,年輕人也面臨數字技術的尖銳挑戰。在今年9月份,一篇引發社會輿論熱點的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讓社會關注到新經濟平臺下衆多年輕的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相關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障缺失。這些無勞動合同、收入不穩定的年輕人,大多被排斥在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等保障之外,難以得到社會政策的保障與呵護。數字經濟新業態的發展,需要建立適應各類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障制度。

站在“數字鴻溝”兩側的外賣騎手和老人面臨着不同的梗阻,要跨越鴻溝,需要政策的保障,需要政策爲他們的社會生存與發展拓展路徑提供保護。否則,經濟社會就會出現“圍城”現象——城裏的出不來,城外的進不去,經濟發展就不會順暢,就會與新發展格局、與高質量發展脫節。國際勞工組織等機構最新發布的《亞太社會展望》報告表示,如果不算中國,亞太地區社會保障體系的覆蓋率不到三分之一,但如果將中國的數據納入,這一覆蓋率接近50%。數據反映了中國在社會政策領域的成績。

真正“智能化”的數字經濟,是有強大包容性的經濟。數字經濟的新場景,既創造年輕人多彩快樂的體驗,也要同步優化與老齡社會相匹配的社會生活場景。國務院最近制定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了政府和社會將共同完成的20項重點任務。國務院的這個實施方案,貫穿着即將實施的“十四五”規劃所要求的立足國情、聚力發展,着力辦好自己的事,以及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同性,着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

在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的社會環境下,因“數字鴻溝”造成的“數字陷阱”和“數字壟斷”等,這些消極現象給數字經濟社會帶來種種對立和矛盾,需要政府有前瞻性的政策思維和政策的制定與實施。走在全球前列的中國數字經濟,可以爲全球破除“數字鴻溝”提供更多的經驗和借鑑。

· 央視財經評論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