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採風時拍攝的畫面

村裏的嫂子給我爸媽打電話,說我們老家的房子,之前下雨的時候老是漏雨,他們給修補好了。讓我爸媽不要擔心,就在武漢住着吧。接完電話,我爸媽非要回去,說是想回農村過冬了。冬天在老家冷了,可以睡在土炕上,特別的暖和,不像我們在武漢生活,冬天冷了只能開空調,他們不喜歡。

我的老家在農村,我也從小就在農村裏長大。雖然後來讀大學在城裏,畢業後也留在了城裏工作,但是每年還是要回老家村子裏兩三次,看望一下父母和親戚。這兩年,我家裏有了孩子後,父母就來到了城裏,和我們一起生活,主要也是幫我們帶孩子。不過,雖然他們在城裏生活,但我明顯地能夠感覺到,他們是特別的想念農村的生活,特別的想回老家。不忙的時候,就經常給老家的親戚朋友和左鄰右舍,打電話,視頻聊天。

我農村老家牆上掛的桿秤

回到農村老家,我爸媽就開始收拾房間了。我抬頭意外看到了在房間的牆上,掛着一個桿秤,便取了下來。對我爸媽說,把這個東西扔了吧,掛在那裏,萬一哪天掉下來,別砸着人了。

不等我把話說完,我媽一把就把這個桿秤給奪走了,嘴裏唸叨着:丟了?你個敗家子,這可是你奶奶留下來的,我們老一輩人就靠這個東西稱重。我說,我給你們買個電子秤吧,比這個方便多了。可無論我說什麼,我媽就是不同意,拿着桿秤放到了櫃子裏。還不停地囑咐我,這東西不能扔,這可是寶貝。

我們都知道,桿秤是利用槓桿原理,來稱質量的簡易衡器,由木製的帶有秤星的秤桿、金屬秤錘(有的地方也叫秤砣)、提紐(也就是提繩)等組成。桿秤是我國最古老,也是現今人們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只不過,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一些事物也將退出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電子秤的普及,桿秤也將退出歷史的舞臺。雖然有些地方,還有人使用桿秤,但卻已經是少之又少了。

攝影師在農村採風的時候發現,有些年輕人在售賣東西的時候,家裏雖然還有桿秤,但他們覺得操作起來太麻煩,而放棄使用,寧願花錢買電子秤。

在一個農村大集上,攝影師看到一個老爺爺,在售賣自己家裏種植的西紅柿,在他旁邊的地攤上,和西紅柿放在一起的,是一把桿秤。和老爺爺聊天才知道,他已經79歲了,院子裏種了一些西紅柿和黃瓜,他自己又喫不完,便拿出來擺地攤售賣一下,賺點錢補貼家用。

當攝影師和他聊起桿秤的時候,老爺爺說,這個桿秤他小的時候就在用,已經用了幾十年了,前兩年他準備給兒子用,兒子不要,他也沒有捨得扔,就自己留着用。“這東西跟不上時代了,雖然年輕人覺得這東西像個廢品,但我們這個年紀的老人看來,這就是個寶貝,以後真的沒有了,多可惜呀!”老爺爺對我說。

我問過來買菜的一個美女,會使用桿秤嗎?美女搖搖頭,說不會用,還問老爺爺,這個杆子上掛個鐵疙瘩是幹啥用的?當得知這個是秤砣的時候,她拿起手機拍了幾張照片,說要發朋友圈,看她的朋友認不認識這是什麼。

讀者朋友們,你們身邊有哪些以前是很喜歡的“寶貝”,如今已經不再使用了的物品呢?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