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葛根廟鎮將發展壯大嘎查集體經濟作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創新聯村集體經濟“抱團”發展新模式,結合實際、因村施策,全力增強集體經濟實力,助力鄉村振興取得新發展。

初冬時節,在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友誼嘎查新建牛廠內,百餘頭肉牛慵懶地曬着太陽、喫着草料,工人正忙着攪拌飼料,爲肉牛儲備冬糧。據廠區負責人介紹,這裏是葛根廟鎮聯村集體經濟西門塔爾肉牛養殖基地建設二期項目。

該項目投產達效後,年肉牛出欄可達800頭,出欄後將銷售至東三省、雲貴川及江蘇、新疆等地。按照年租金爲投資額的8%收益,鎮各嘎查集體經濟年增收可達40餘萬元。

“在葛根廟鎮我公司主要以養殖德國西門塔爾牛爲主,年前預計存欄400至500頭,各項設施徹底完善後,存欄規模將達到800至1000頭,預計年產效益可達3000萬左右。”內蒙古嘉茂牧業有限公司養殖顧問邰利介紹說。

在建設西門塔爾肉牛養殖基地項目的同時,葛根廟鎮還根據各嘎查產業特色建起水稻加工廠、粘玉米加工廠、扶貧奶牛養殖基地等,探索形成了聯村集體經濟“抱團”發展新模式,使全鎮10個嘎查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10萬元以上,最高達到22萬元,34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782人從中受益。

“養牛廠的建立,對我們老百姓幫助很大,不僅帶領我們種青儲提高收入,還派技術員入戶指導飼養技術,在他們的幫助下我的牛一天比一天肥壯。”葛根廟鎮友誼嘎查村民包樹青高興地說。

在全鎮聯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的潮湧中,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聯村集體經濟水稻加工廠首立濤頭。2020年9月正式加工投產以來,共收購水稻5000噸,年底預計加工、銷售大米2000噸。隨着稻米加工廠的投產,當地將形成水稻“種植、收購、倉儲、加工、銷售”爲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抱團發展,聯動共贏。在探索發展聯村集體經濟過程中,葛根廟鎮“捆綁”資源資金,做優做強優勢產業,着力破解發展思路少、產業實施難、發展不均衡等問題,有效拓寬嘎查集體經濟增收途徑,推動了“兩米”、“兩牛”產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開闢了一條“種養結合、就地消納、農牧一體、循環發展”的綠色循環生態發展之路,也爲鄉村振興注入了全新動能。

烏蘭浩特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葛根廟鎮黨委書記李英坤錶示,今年,通過發展“兩米兩牛”,以四個聯村集體經濟爲產業載體,各嘎查集體經濟有了新突破。下一步,葛根廟鎮繼續加大力度,帶動農戶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 : 劉文靜

記 者 :孫瑩 高宏亮 金平

信息製作 : 李智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