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1977年出生,曲陽縣人,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樹昌,現爲曲陽縣漢韻雕塑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全國城市雕塑創作設計資格證書持證雕塑家、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北美術學院雕塑院祕書長、河北省工美行業藝術大師,保定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曲陽縣縣級石雕非遺傳承人。

曲陽石雕是歷經兩千多年的歷史傳承技藝,在著名的“雕刻之鄉” 10萬從事雕塑行業大軍中湧現了很多能工巧匠,他們用勤勞智慧的雙手賦予了石頭於生命,而聲名遠播,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勇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尊師重道

王勇出生在曲陽縣孝墓鄉南莊村,自幼對傳統造型藝術十分癡迷,孩童時期的王勇和同齡人一樣非常愛看連環畫,他經常照着連環畫裏面的人物偷偷模仿着畫,他和村裏的小夥伴不同別的小夥伴放學後去外邊玩耍而他利用空暇時間借來美術書籍刻苦學習,也許是天分也許是命運使然,王勇尤其對書上的佛像、動物像和人物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爲他以後從事雕塑行業奠定了基礎。

月下獨酌

王勇說,小時候他就萌發了長大以後步入藝術的殿堂的想法,初中畢業後他曾到自己家親戚家雕刻廠學習雕刻,但在工廠從事的雕刻工作和喜歡繪畫的理想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於是他懷揣着少年的夢想,1994 年考入曲陽縣雕刻學校學習繪畫和雕塑,1997年在雕刻學校畢業後,王勇被推薦到雕塑家田躍民工作室,在北京工作期間讓他受益匪淺,在北京著名雕塑家田躍民工作室期間,他一邊打工一邊學習系統學習泥塑培訓,在田老師的指導下,王勇的雕塑技藝大有長進,後來王勇又慕名到著名雕塑家邱軍工作室學習和工作,邱軍先生對創作十分嚴謹,王勇說,他和幾個同事集體創作了大型浮雕《八百年曆史人物雕像》,創作過程中幾易其稿多次修改反反覆覆,邱軍先生對每個細節不厭其煩的指導,其嚴謹的創作態度給王勇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邱軍先生耐心細緻的指導下最終贏得客戶的稱讚和好評。王勇感慨到:“學雕塑如做人,嚴謹認真,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青天明月

後來他有幸認識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樹昌。在王老師的廠子裏,一邊做雕塑一邊跟隨王樹昌老師學習傳統石雕技藝,王勇虛心好學的精神深得王老師賞識,在王老師的精心教誨下,王勇的雕塑技藝進步很快,王老師對王勇的進步看在眼裏喜在心裏,最後破格收其第一個入室弟子。

自此王勇跟着王老師學習和掌握傳統雕刻技藝的精髓,在此基礎上融合現代雕塑藝術理論,充分借鑑國內外名家大師的創作經驗,勇於突破創新,並提出“尚意”雕塑理念,創作出一批當代雕塑精品,成爲王老師的得意門生。

其恩師王樹昌評價道“王勇在雕刻學校學習是學校的佼佼者,後又學習現代雕塑,他勤學苦練,尊師重道,基本功紮實,勇於創新”。

王勇認爲,學雕塑要有一種修行的態度。不忘初心,方能靜下心來,讓思想沉澱,才能讓自己在時間和空間中分析事物的本質,才能雕真理,塑人生,悟世間百態。

中西合璧

走進王勇的工作室,王勇正在創作新作品,他的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巧妙融入了當代雕塑的造型語言,使雕塑作品脫離了俗氣。從而使作品大膽細緻,題材豐沛,大氣磅礴,奔放而不失節制,每件作品均有創新和亮點。

王勇說,他從事雕塑二十多年,從最初的石膏像臨摹到寫生,再到創作作品,在創作中深刻認識到必須守住中國傳統石雕文化精髓和根脈才能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時代感。

王勇稱,前些年他做西方雕塑較多,主要根據圖片臨摹,一直是考慮解決形的問題,做的好多人物也不知道姓甚名誰,只是一種外形的塑造,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因此時常有種失落感。他想:爲什麼不能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優秀雕塑作品呢?經過深思熟慮和痛苦掙扎,在廣泛求教名師、同行,最終他選擇了中西結合的路子,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爲主,吸取借鑑西方雕塑技藝的精華,融會貫通,與中國傳統造型藝術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具文化性、藝術性和創新性以及時代氣息。

母儀天下

王勇的作品《月下獨酌》作品將雕塑內容與外呈形式,進行意味融合,形成氣韻生動,肆意大氣的風格。採用優質漢白玉精心製作,充分體現傳統雕刻的技藝手法,通過線面結合的方式,圓潤統一,細部雕鑿細膩,動態優美,富含雕塑張力。

《青天明月》作品則採用墨玉,用雕刻的手法體現出包拯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成爲清廉的象徵。較好地體現了他廉潔公正,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鐵面無私的精神。

《母儀天下》則採用優質漢白玉手工雕刻,利用漢白玉自然高貴的特性,表現一代女皇獨特的氣質,作品表面用雕刻刀雕琢出隨型紋理,自下而上,由繁至簡的藝術處理,使作品達到完美統一。

桃園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家喻戶曉,作品由傳統題材入手,融合創新理念手法乾淨利索,彰顯出劉,關,張不同的人物性格,表達出三國風雲人物一段美麗佳話——義薄雲天。

俏丫頭

《俏丫頭》採用優質漢白玉手工精心雕鑿而成,作品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手法以傳統技藝和現代機理效果相結合,體現了少女的恬靜溫磬祥和之美。

王勇認爲,中國當代雕塑必須做到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理解,正本清源,要有我們華夏民族的清澈脈絡,而不是進行模仿照搬別人的東西,更不應該是迎合市場,要尊重自己的內心感受,同時也不迷失在單純自我表現和技巧的賣弄中。

“‘尚意’是我們的文化傳統,也是我的藝術主張,吸取傳統民族文化精神,抒發主觀情趣。隨心出精彩,刀刀現神韻。”王勇如是說。

敢於創新

王勇稱,雕塑要帶着專業的眼光看世界,去觀察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感其內在的含義或意味,用心去領悟,其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大師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當有了創作的原始衝動,靈感隨之而來。一件作品也就水到渠成,渾然天成呈現在你面前。

近年來,王勇的雕塑作品屢獲殊榮,2015年作品《俏丫頭》參加河北省第二屆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得銅獎;2015年作品《明察秋毫》參加雕刻學校杯·天工開物獎雕塑大賽獲得優秀獎;2016作品《青天明月》在第三屆全國石雕石刻設計大賽佳作獎;2016年作品《憩》在“京南寶藝”杯工藝美術精品展獲得金獎;2017年作品《月下獨酌》在“翰鼎杯”河北省雕塑(泥塑)技藝大賽獲得金獎;2017年第四屆河北省特色工藝美術精品大賽作品《母儀天下》獲得銀獎; 2019年王勇雕塑作品《月下獨酌》入選“參加走進太行全國美術家作品展”;2020年作品《白衣天使》入展河北青年美展暨全國優秀青年美術家邀請展。

白衣天使

正如河北省十大工匠、河北美術學院雕塑院長曾維林評價道: “王勇的雕塑具有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表達,他從小受到雕刻之鄉的薰陶,從形體、比例、動態、結構、重心都用心體會。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他要求從自己的生活出髮結合一定的設計理念,王勇在學術研究方面,知識背景、學術意向、心態情趣都有他個人的見解,形成了他獨有的雕塑風格。”

願王勇的藝術道路越走越寬廣,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蘇冬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