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明朝有這麼一個人,他當太子當了將近二十年,在這二十年裏啊,可以說擔驚受怕,如履薄冰,生怕哪天自己老爹一個不高興,就把自己這個太子給廢除了。

結果好不容易把老爹熬死了,自己當了皇上吧,沒過一個月,自己也一命嗚呼了。這個人就是大明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泰昌皇帝朱常洛。

要說朱常洛這一輩子,那真叫一個窩囊,母親是個宮女,好不容易仗着自己是長子當了太子吧,老爹又看自己不順眼,天天憋着換人,結果剛當皇帝,還沒樂呵幾天呢,自己又去下邊繼續跟老爸作伴去了。

泰昌皇帝朱常洛

那麼爲什麼年僅三十八歲的泰昌皇帝會突然暴斃身亡呢?今天,咱們就跟大傢伙聊聊,泰昌皇帝是怎麼死的。皇帝突然就病了

按照正史的記載:“及登極,貴妃進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

說新皇帝剛登基不久,萬曆皇帝的貴妃鄭氏就給他送來了八個如花似玉的大美女,皇帝高興啊,以前當太子的時候憋憋屈屈的,現在誰還能管我,於是就欣然接受了。

《大明後宮》劇照

結果跟這幾個美人玩了沒到十天,這位皇上就患病了。得病了還不好辦,太醫院那麼多太醫呢,於是就找人來看病,但是可沒找太醫啊,找的人是誰呢,是一個叫崔文升的內官,內官就是太監。

這個崔文升可不是一般人,他原本是鄭貴妃的親信,後來新皇帝登基,他就當了司禮監秉筆太監,相當於太監總管了。皇帝生病了之後,他就給拿來了一味藥,這個藥可把皇帝給折騰慘了。

那這是什麼藥呢?大黃,是一種通利藥。說白了就是瀉藥啊。結果皇帝喫完了藥,哪能有個好?一晚上是上了三四十次廁所啊,俗話說好漢也架不住三泡稀,何況三四十次。結果皇帝的病更重了。

這麼一干大臣們就不幹了啊,紛紛上疏,就說你一個太監,你懂醫術嗎?你有行醫資格證嗎?當時朝廷大臣楊漣就說了,皇上本來身體就虛弱,應當進補,而崔文升反而進以瀉藥,其心叵測,是想害死皇帝嗎?這樣的人必須趕走。

又過了幾天,皇帝這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眼看着就要給諸位大臣託孤了,但是這個時候,事情又來了轉機。

《大明後宮》朱常洛劇照紅丸突然就來了

什麼轉機呢?

鴻臚寺丞李可灼有自稱有靈丹妙藥進獻給皇上,太監們一聽不敢做主啊,畢竟老崔的前車之鑑在那擺着呢,於是馬上通知了當時的內閣首輔方從哲。雖然明朝沒有宰相,但是到明朝中後期,隨着內閣權力的不斷擴大,內閣首輔就相當於宰相了。

方從哲一聽說有仙丹,就知道這個事肯定是不靠譜啊,於是就跟皇上說:“李可灼說那是仙方,不讓任何人看。我們不敢相信,懷疑他在扯淡。”

朱常洛就說:“我都成這樣了,還管他是扯鹹還是扯淡?召他把方子帶進宮來吧。”

方從哲叫李可灼把方子呈上,朱常洛看了之後非常滿意,連稱“忠臣”,咱也不知道皇上到底懂不懂藥方。既然皇帝都認可了,首輔自然也沒什麼好說的了,於是然後讓人按照藥方做出了這麼一顆紅丸。

結果皇上服用之後感覺非常好,史書上記載:聖體用藥後,暖潤舒暢,思進飲膳。看來是效果不錯,皇帝就想,那我不如再來一顆,藥到病除。

於是傍晚時分,就命李可灼再來一顆。這回大臣們是集體反對啊,這種三無產品喫一顆沒出事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還來一顆?

但是皇帝堅持非喫不可,於是又服下一顆。當天晚上宮裏傳出消息說皇上氣色很好,這一切看起來似乎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次日五更時分,乾清宮又傳來了消息,大臣以爲是皇帝康復的好消息,結果傳來的是皇帝駕崩的消息。

以上就是“紅丸案”的大致過程。朱常洛的死亡報告

從醫學的角度來講,“紅丸”其實並不算是毒藥。它與嘉靖皇帝當初服用的紅鉛丸類似,主要成份是紅鉛,也就是女性的月經血、然後用秋石、人乳,在加上人蔘鹿茸等大補的藥調製而成。

而由於之前泰昌皇帝服用了瀉藥,這個紅丸的藥性正好與當初崔文升所進的大黃藥性相反。這個時候本來朱常洛的身體就已是極度虛弱,腹瀉不止。在此時服用紅丸這種大補的藥,不僅不能緩解病情,反而會使得病情更加惡化。

咱們現在如果想喫什麼藥,沒有醫院開的處方,即使去了藥店人家也不會賣給你。更何況九五之尊的皇帝了。宮廷之中對於皇帝所服用的藥物的管理更是萬分嚴格,沒有經過太醫們的反覆覈查把關,是絕對不會隨隨便便讓皇帝喫的。

但是現在喫死人了,死的還是皇帝。因此,滿朝大臣都認爲皇帝之死與李可灼進獻的“紅丸”導致的,就連內閣首輔方從哲也受到了牽連。後來還是內閣大學士把前後的情況在奏摺裏說明白,這才救了方從哲一命。結語

說到這,可能您還有一個問題要問:既然您說,宮裏那麼嚴格,爲什麼那麼多太醫,都沒看出來這兩種藥先後服用是有問題的嗎?

其實仔細想想,內閣首輔方從哲也好、進獻“紅丸”的李可灼也好,包括皇帝朱常洛本人,對於服藥的態度本就是抱着一試的希望的。說白了那種情況下,也只能病急亂投醫,死馬當活馬了,所以他們對於皇帝的死並不應該負什麼責任,大臣們搞醫鬧就更是沒必要。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康家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