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國劇60講第二季。我是主講人李星文。今天這一期,我們聊一聊現象級軍旅劇《士兵突擊》操盤手張謙的故事。

1986年,張謙從南開大學管理學系畢業。他學的是工業經濟管理專業,但沒有分配到機械廠或者化工廠,反而因爲熱愛電影和文學進入了八一電影製片廠。

張謙沒有想到,高考時錯過了石家莊陸軍學院,大學畢業還有機會穿上軍裝。

張謙

當時,八一廠剛剛成立了企業管理體制改革辦公室,需要相關專業的人才。張謙在計劃科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自己欠缺實際工作經驗,不熟悉工作流程很難做好管理,於是主動要求下劇組。

從80年代末期開始,他先後參加了《白求恩:一個英雄的成長》《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女教官的報告》等影片的拍攝。一直到1992年,張謙都在劇組裏忙前忙後。

回到廠裏後,習慣了劇組生活的張謙不再滿足於辦公室按部就班的工作環境,萌生了做製片人的心思。但這個想法很快被否決,領導認爲讓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每天在劇組“晃悠”,是一種人才浪費。

於是,張謙選擇前往八一廠下轄的三環音像社。音像出版不是廠裏的主營業務,經費也不足。但張謙卻看到了音像業大好的發展前景。八一廠所擁有的衆多優秀電影的版權開發,是一片藍海。

張謙在三環音像社一干就是16年。從錄像帶、錄音帶,到CD、VCD、DVD……張謙經歷了中國音像業最繁華的時代。轉型爲製片人多年以後,他才離開三環音像社。

三環社沒有社會發行渠道,張謙與廣東的俏佳人、中凱文化等音像公司合作,盤活了八一廠的電影版權。《地道戰》《地雷戰》《大決戰》等優秀電影,通過音像製品被更多觀衆看到。

除此之外,部隊系統拍攝的電視劇、文藝晚會,歌唱家的歌曲作品,也由三環音像社製作和出版光盤。這個不起眼的單位成了全軍的音像製品中心,沒多久就變成廠裏的收入大戶。

那時候,全國做音像的人沒有不認識張謙的,音像業的經歷也給他後來做製片人奠定了市場運營的基礎。然而,順風順水的下一步往往就是逆水行舟,張謙遇到了新的難題。

1999年,軍旅電視劇的拍攝如火如荼,廠裏也給音像社下達了拍攝任務。音像社歷來是收支兩條線,出版發行音像製品的收入都如數上交了,但拍劇的經費卻無從籌措,同時也沒有創作人才。張謙沒能完成任務,被王曉棠廠長點名批評。

2000年,張謙找到作家石鐘山尋求合作。石鐘山的小說《父親進城》被康洪雷導演拍成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不久之後打響。張謙和石鐘山決定拍攝《激情燃燒的歲月》的姊妹篇——《軍歌嘹亮的年代》。

因爲沒有製作經費,張謙只能“借船出海”。他首先求得了央視的購片意向,但央視要求他做出像樣的劇本,於是他找了音像界的朋友入股做劇本,後來又找到了大連天歌投資拍攝。

錢到位了,製作班子也搭了起來。《怒吼吧!黃河》的編劇王興浦和後來《喬家大院》的編劇朱秀海,加上原著石鐘山,三位編劇在3個月內將3萬多字的小說改成了26集的電視劇劇本。導演是《和平年代》的導演之一李舒,主演則選了孫紅雷和陳小藝。

《軍歌嘹亮》

張謙和孫紅雷見面的時候,他剛從《征服》劇組下來。孫紅雷來到八一廠,穿着軍裝走了幾步,張謙覺得就是他了。他在孫紅雷身上看到了一股狠勁兒,當時就有種預感,這會是一個很厲害的演員。

這部劇講述了主人公高大山的傳奇人生和感情故事,他年輕時經歷了遼瀋戰役、東北剿匪、抗美援朝等重大事件,晚年又趕上了百萬大裁軍、軍中大演習等重要節點。

這部劇由瀋陽軍區協拍,提供了軍事裝備的支持。拍攝和製作都很順利,2002年更名爲《軍歌嘹亮》播出。這也是八一電影製片廠製作的電視劇第一次登上央視一套,收穫了頻道年度收視亞軍的成績。

年底總結,張謙獲得了廠領導的表揚。從此以後,製作電視劇成了張謙另一項工作。隨後,石鐘山給張謙看了自己的新小說《幸福像花一樣燦爛》。張謙很感興趣,八一廠就是部隊文藝單位,他願意拍這部反映部隊文工團的電視劇。

這部劇的製作過程就坎坷得多。張謙找了中戲教師王宛平做編劇,陪着她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在總政歌舞團採風,採訪到許多原型人物,記了厚厚的一本筆記。這個實地採風的習慣也在張謙之後的創作中保留了下來。

但劇本剛剛完成大綱,就遭遇了投資商撤資,項目差點中斷。王宛平不計回報,堅持完成了劇本創作,用了兩年多時間,將3萬字的小說改編成了30萬字的劇本。

在這期間,張謙也沒有閒着,他做了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的電視劇《新敵後武工隊》。這部劇的故事脈絡與原著小說相同,但人物塑造上別具一格,林永健扮演的漢奸劉魁勝兇狠老辣,十分搶眼。

這部劇根據採訪所得,增加了許多細節。例如,劉魁勝一出場,憑屋內牆上的尿跡就認定村民家中藏了八路軍,將這家人殘忍殺害。

再比如,武工隊員們不知道彼此的住處,哨兵警戒時手裏一直捏着一把沙子,一旦有情況就拿沙子往紙糊窗戶上一灑,發出聲音示警。這一方法在夜裏十分有效。

製片人張謙和編劇史航、李夢、柳樺等人實地造訪河北滄州,找到已經離休的將軍、冀中第一任武工隊隊長張英做了採訪。他們每到一處,都召集在世的老武工隊隊員開座談會,瞭解當年作戰的真實情況。

豐富的資料和實地採風,讓《新敵後武工隊》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加上主演何冰、丁柳元、林永健、於和偉等人的精彩演繹,衆多人物形象在熒屏上活了。

導演陳劍飛是演員出身,曾在《夜幕下的哈爾濱》中演過玉旨一郎。《新敵後武工隊》製作完成後,於2005年在央視八套播出。之後又獲得了全軍電視劇“金星獎”三等獎。

做完《新敵後武工隊》後,《幸福像花兒一樣》提上了日程。張謙說,劇名去掉“燦爛”二字,寓意是幸福像花期一樣,沒那麼長,所以要更加珍惜。

劇本雖然完成了,但資金問題仍未解決。民營製作公司大多對這個題材新、演員新的項目並不看好。還有的合作方否決了劇本,想要全盤接手項目,用自己的班底拍攝,但張謙堅持保護編劇,也堅持自己做劇的理念,沒同意。

最後,《慶餘年》的導演孫皓給張謙介紹了《甄嬛傳》的製片人敦淇,促成了兩人的合作。當然《甄嬛傳》《慶餘年》都是後話,但從這裏也足以看出,優秀的主創大都具備識別佳作的眼光。

敦淇給張謙介紹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負責人鄭曉龍。原本就是部隊子弟的鄭曉龍很喜歡這個題材,最終簽定了導演高希希。而《甄嬛傳》的另一位製片人曹平出面聯繫電視臺購片,項目纔算真正運轉起來。

張謙(右)和高希希

曹平在聯繫衛視商討上星事宜,四家電視臺對選角、拍攝給出了各不相同的意見。

張謙認爲,主創覺得這個東西好,觀衆應該也會覺得好,要相信自己判斷。四家意見都不聽,也就不存在單獨得罪哪家的問題。於是,他們按自己的意志確定了演員陣容。

最先定下的是男二號辛柏青,他是劇中相對有知名度的演員。而男女主角鄧超和孫儷,當時都還是準新人。鄧超有了《少年天子》,孫儷有了《玉觀音》。

《幸福像花兒一樣》

張謙看《玉觀音》時一眼相中了孫儷,剛好她曾在上海警備區戰士業餘文藝演出隊做過“文藝兵”,也契合了女主角杜娟文工團舞蹈演員的人設。

孫儷的檔期定在了冬天,這讓張謙犯了難。如何在北方的冬天拍到綠植?美術指導王貽濤提出去秦皇島拍攝,因爲那裏松樹多。於是劇組進駐當地的部隊醫院,拍攝的主場景是由北戴河一家老水兵俱樂部改建的文工團練功房。

張謙清楚記得,72天的拍攝,剪輯出27集的劇。雖然拍攝時正值隆冬飛雪,海邊的鏡頭霧氣瀰漫,但是並沒有影響劇集的播出效果。他明白,電視劇說到底是講故事,紮實的劇情和生動的人物纔是打動觀衆的關鍵。

三部劇三種艱辛,經過三次成功的操盤,張謙積累了豐富的製作經驗。隨後,《士兵突擊》來了。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