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基從箭壺中抽出一支鵰翎狼牙箭,雙手一彎,啪的一聲,折爲兩段,投在地下,又拔出寶刀,高舉過頂,大聲說道:“大遼三軍聽令,大軍北歸,南征之舉作罷。於我耶律洪基一生之中,不許我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說罷,寶刀一落,遼軍中鼓聲擂起,歡聲雷動,大聲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摘自《天龍八部》第五十章教單于折箭 六軍辟易 奮英雄怒

這一段是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精彩片段之一,這一段中,耶律洪基統兵南征,企圖吞併大宋。雁門關下,蕭峯、段譽、虛竹等俠義之士,爲保天下蒼生免遭戰亂之苦,挾持遼帝耶律洪基,讓耶律洪基立下有生之年絕不侵宋的諾言,便是文章開頭那一幕。

金庸小說向來被奉爲經典,尤其是《天龍八部》更是被很多金迷譽爲金庸武俠小說巔峯之作,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對《天龍八部》也不吝譽美之詞:“這不是一部普通的武俠小說,而是一部中國的《戰爭與和平》,也是一部中國的《罪與罰》。”金學資深研究學者陳墨先生這樣評價《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所展現的國際主義和和平主義這樣一個精神境界,它是一個偉大的開闊的人道主義。”

《天龍八部》是一部歷史與江湖相結合的武俠小說,將故事情節鑲嵌在特定在歷史背景下是金庸先生的拿手好戲,金庸用一支如花妙筆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描寫和高度的審視,展示了北宋末年一幅波瀾壯闊的社會畫卷,讓很多讀者讚不絕口。

但是也有人就《天龍八部》對金庸提出質疑甚至嘲諷,其中質疑比較多的便是雁門關。

有人借《天龍八部》嘲諷金庸不懂歷史,戲弄讀者

在《天龍八部》中,蕭遠山經過雁門關被中原二十多位武林高手偷襲,雖然反殺一衆高手,但是卻失去了心愛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生無可戀,跳崖自盡,所幸被大樹所阻,倖免於難。

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率軍南征,打算將大宋納入遼國版圖,三軍開到了雁門關外,大戰一觸即發。蕭峯站了出來,他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在雁門關外拋灑熱血,以自己的生命捍衛了和平。

有人就說了,遼在北,宋在南,宋遼邊界是雁門山-大茂山-白溝一帶,雁門山在最西,白溝在最東,白溝位於華北平原,北接幽雲十六州,一馬平川,耶律洪基大軍若要南下侵宋,大可從華北平原直接南下進攻北宋,直搗汴京也不是沒可能,爲什麼要千里迢迢繞道山西代縣從險峻的雁門關發起進攻?是耶律洪基腦子有坑還是金庸認爲讀者腦子有坑?於是,有人藉此嘲諷金庸,嘲諷金庸不懂歷史,爲了小說情節發展暴露了戲弄讀者。

雁門關

雁門關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數千年的風吹雨打,見證了從秦以來許多重大戰爭,是歷史上最悠久、戰爭最頻繁、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廣的重要關口之一,史學界有一句話說“一座雁門關,半部中原史”。

雁門關在山西代縣以北的雁門山,是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有“中華第一關”的美譽,“天下九塞,雁門爲首”更說明了雁門關的險峻,正是因爲雁門關的險峻,易守難攻,所以雁門關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

既然雁門關易守難攻,爲什麼耶律洪基要放棄從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進攻北宋,而選擇雁門關呢?

這就和北宋的國防有很大關係了。

北宋劣勢的國防

自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往後的很多朝代都有長城做北部的天然屏障,但是到了宋代不一樣了,宋代時期,自居庸關到山海關一帶,都控制在遼國手中,北宋就沒有了長城作爲屏障,北宋邊界唯一的內險就只有前面說的山西的雁門關了。除了雁門關是主要的內險,次要的一條國防線在河北,是一條河,就是著名的拒馬河,拒馬河無險可守,但好歹也算是宋代不得已的一條可憐的國防線。

過了拒馬河,一馬平川,汴京是一片平地,裸露在黃河邊,太行山以東又是大平原,北方的騎兵若是南下,三五天就可到黃河邊,一渡黃河,就可以直扣汴京,這是宋代國防上先天的缺陷,我們也不能太責備宋人無能。

宋人自己也知道自己國防上的劣勢,所以一心想收回幽雲十六州,爲此進行了多次北伐,但是軍事實力實在不敢恭維,屢遭失敗,損失慘重,信心受到打擊,久而久之便接受了幽雲十六州屬於遼國的現實。

既然打不贏,那就防守吧,於是宋代對遼從主動進攻轉變成了被動防守。

前面說了北宋和遼的邊界是雁門山-大茂山-白溝一帶,西邊靠雁門關據險而守,太行山以東的大平原卻沒有任何天然的屏障。

既然沒有屏障,那就人爲設置屏障,於是宋人想盡辦法去製造障礙來阻擋遼國騎兵,這便是著名的沽塞和榆塞。

沽塞是宋人在華北平原開溝渠、種水田來防禦騎兵的一種手段,榆塞是宋人在水田邊種植榆樹來阻擋騎兵進攻。

澶淵之盟之後,宋遼約爲兄弟之邦,兩國既不正式開戰,宋人也就不好佈置邊防,但是心裏有不踏實,保不好哪一天遼國打破盟約騎兵大肆南下。

所以,宋人便鼓勵民間種水田、開溝渠,還在溝渠旁邊種植榆場,萬一遼國騎兵南下,便可做爲稍稍抵禦遼國騎兵的障礙,前文說了,因爲地理原因,宋人沒辦法,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也是宋代弱勢國防中爲數不多的高明之處。宋人能想到這樣辦法,遼人也不傻,所以不許宋人開溝渠、種水田。

宋人表示,我在我境內開溝渠種水田,是爲了解決糧食問題,不是爲了打仗。遼人也不好反駁,便在冬季時不時放出小隊來打草谷,把宋人種植在邊界的水田和榆林進行破壞,以達到宋朝邊境永久不能有防禦設施以便他們隨時入侵的目的。

這樣以來宋朝邊境的沽塞和榆塞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但是邊界往南的華北平原大片地區卻建立了可以有效阻擋騎兵的沽塞和榆塞,遼國騎兵再也不能像五代十國時期那樣隨意突破進入華北平原。

沽塞和榆塞有效限制了遼國騎兵的戰力,再加上雁門關本身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遼國便放棄從華北平原攻宋的道路,而取道雁門關。

如此看來,金庸在《天龍八部》中寫遼軍南下經過雁門關絕不是不懂歷史地理,而是通曉那一段歷史才寫出這樣悲壯的故事。

#拍一拍宋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