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在入園初期由於直接面臨着與家人長時間分離,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抗拒情緒。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許多媽媽都對寶寶剛入園時的場面記憶猶新,滿屋子哭聲一片,有時候寶媽都想跟着一起掉眼淚,看到那些不哭不鬧的寶寶,別提多羨慕了。

但正是這些一直表現良好的孩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寶寶“後反勁兒”,入園幾天後才表現出來抗拒情緒,比一開始就哭鬧的孩子還要強烈,直接打了媽媽一個措手不及。

入園三週後孩子才哭鬧,“反射弧”也太長了吧?

小潔送孩子上幼兒園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她就給娃打了好久“預防針”,到了學校,寶寶表現確實不錯,只在小潔走的時候有些不捨,第二天還知道自己背上小書包。

看着教室裏那些一直在哭鼻子的寶寶,小潔別提多得意了。然而安穩日子才過了三週,上幼兒園不到一個月,孩子纔開始哭鬧不去幼兒園,大人說什麼都不管用,爲此小潔遲到好幾次。

而已經對幼兒園有所瞭解的寶寶,不像剛開始入園時那麼“好騙”了,小潔對此又頭疼又疑惑,怎麼自家寶寶的“反射弧”這麼長呢?

入園一段時間後表現抗拒,原因不僅是分離焦慮 兒童分離焦慮的高峯期主要集中在入園前後,適齡寶寶離開父母和家庭融入幼兒園遊戲和生活通常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大多數寶寶會在入園初期表現出抗拒,但隨後會逐漸適應,卻也有少部分孩子一開始適應得特別好,讓老師和家長都很滿意,但在一段時間後在情緒上出現更強烈的反彈。

這時的寶寶不願意去幼兒園,除了分離焦慮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孩子在上學過程中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題,或是自己不滿意的某個點,由此壓過了對幼兒園生活的興趣。

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分三步,許多媽媽都做錯了

1. 尋找原因

上幼兒園一段時間後,寶寶對幼兒園最初的抗拒、好奇基本已經消耗殆盡,此時要麼適應了幼兒園節奏,要麼發現自己“不愛”上幼兒園。

當孩子表現出牴觸心理,我們首先要問孩子,是哪件事讓他不喜歡幼兒園,找到了問題所在,才能去攻克難題。

2. 處理問題

小朋友在幼兒園第一次接觸集體生活,與小朋友發生衝突很正常,有些訴求得不到老師的及時回應也很正常,在別人看來的小事,在孩子心裏卻是大事,當孩子無法解決時,本能地會想要逃避。

這時家長就要積極向孩子伸出援手,給寶寶出謀劃策,能解決的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就要讓孩子逐漸適應。在集體中大家不會一直遷就某一個人,這是孩子應該明白的道理。

3. 與老師溝通

家長不能隨時守在孩子身邊,此時就要發揮老師的作用,不能什麼事都找老師,但也不要害怕麻煩老師,作爲教育工作者,老師往往能給出一些建設性建議。

降低寶寶適應難度,媽媽提前做好三個準備提高孩子自理能力

在陌生環境中,孩子遇到的一點點困難都會在心裏無限放大,提前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讓他更好地處理遇到的問題,降低適應難度。上廁所、喫飯、午睡這類基礎行爲尤其要熟練掌握。

鍛鍊孩子語言能力

早幼兒園裏不僅要和老師溝通,小朋友之間也需要交流,平時多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最好能達到完整複述或表達的程度。這也更有利於寶寶與小夥伴建立友誼關係,增強上幼兒園的吸引力。輕易不要讓步

上幼兒園同樣是培養孩子規則意識的契機,在與父母的不斷試探和對抗中,孩子會逐漸明白上幼兒園的不可抗性,因此寶媽千萬不要因一時心軟妥協,戰線反而會拉長。

糖果媽媽叮囑:每天接送孩子的時間最好固定下來,孩子會慢慢養成習慣,輕易不要因瑣事或生病請假,讓孩子產生懈怠心理。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爲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幼兒園#小潔#胡蝶收藏

小潔送孩子上幼兒園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她就給娃打了好久“預防針”,到了學校,寶寶表現確實不錯,只在小潔走的時候有些不捨,第二天還知道自己背上小書包。

看着教室裏那些一直在哭鼻子的寶寶,小潔別提多得意了。然而安穩日子才過了三週,上幼兒園不到一個月,孩子纔開始哭鬧不去幼兒園,大人說什麼都不管用,爲此小潔遲到好幾次。

而已經對幼兒園有所瞭解的寶寶,不像剛開始入園時那麼“好騙”了,小潔對此又頭疼又疑惑,怎麼自家寶寶的“反射弧”這麼長呢?

入園一段時間後表現抗拒,原因不僅是分離焦慮 兒童分離焦慮的高峯期主要集中在入園前後,適齡寶寶離開父母和家庭融入幼兒園遊戲和生活通常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大多數寶寶會在入園初期表現出抗拒,但隨後會逐漸適應,卻也有少部分孩子一開始適應得特別好,讓老師和家長都很滿意,但在一段時間後在情緒上出現更強烈的反彈。

這時的寶寶不願意去幼兒園,除了分離焦慮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孩子在上學過程中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題,或是自己不滿意的某個點,由此壓過了對幼兒園生活的興趣。

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分三步,許多媽媽都做錯了

1. 尋找原因

上幼兒園一段時間後,寶寶對幼兒園最初的抗拒、好奇基本已經消耗殆盡,此時要麼適應了幼兒園節奏,要麼發現自己“不愛”上幼兒園。

當孩子表現出牴觸心理,我們首先要問孩子,是哪件事讓他不喜歡幼兒園,找到了問題所在,才能去攻克難題。

2. 處理問題

小朋友在幼兒園第一次接觸集體生活,與小朋友發生衝突很正常,有些訴求得不到老師的及時回應也很正常,在別人看來的小事,在孩子心裏卻是大事,當孩子無法解決時,本能地會想要逃避。

這時家長就要積極向孩子伸出援手,給寶寶出謀劃策,能解決的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就要讓孩子逐漸適應。在集體中大家不會一直遷就某一個人,這是孩子應該明白的道理。

3. 與老師溝通

家長不能隨時守在孩子身邊,此時就要發揮老師的作用,不能什麼事都找老師,但也不要害怕麻煩老師,作爲教育工作者,老師往往能給出一些建設性建議。

降低寶寶適應難度,媽媽提前做好三個準備提高孩子自理能力

在陌生環境中,孩子遇到的一點點困難都會在心裏無限放大,提前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讓他更好地處理遇到的問題,降低適應難度。上廁所、喫飯、午睡這類基礎行爲尤其要熟練掌握。

鍛鍊孩子語言能力

早幼兒園裏不僅要和老師溝通,小朋友之間也需要交流,平時多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最好能達到完整複述或表達的程度。這也更有利於寶寶與小夥伴建立友誼關係,增強上幼兒園的吸引力。輕易不要讓步

上幼兒園同樣是培養孩子規則意識的契機,在與父母的不斷試探和對抗中,孩子會逐漸明白上幼兒園的不可抗性,因此寶媽千萬不要因一時心軟妥協,戰線反而會拉長。

糖果媽媽叮囑:每天接送孩子的時間最好固定下來,孩子會慢慢養成習慣,輕易不要因瑣事或生病請假,讓孩子產生懈怠心理。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爲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