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年輕時比呂布還厲害嗎?正史早已給出了答案:打不過太史慈

在《三國演義》裏,羅老曾有詩讚:"老將說黃忠,收川立大功。"黃忠是五虎將中年紀最長的1位,同時也是五虎將裏唯一被關二爺看不起的人。要說黃忠這人似乎有點大器晚成的感覺,因爲他在演義裏已過了60歲才上演個人的首秀:大戰關羽。後來老黃也在跟了劉備纔有了高光表現,並在攻佔西川之際屢立大功。環顧整個三國時代,60歲以上有光輝表現的武將似乎不多,而黃忠就是其中的1位。

208年,5萬不足的孫劉聯軍打敗了20多萬曹兵,劉備也在這個時候趁機奪取荊州的地盤。那會兒關羽就負責奪取長沙。本來長沙太守韓玄文武都不咋地,一點兒不足畏懼,但其麾下老將黃忠卻寶刀不老,十分難纏。50歲不到的關二爺仗着自己一生超羣武藝絲毫沒把老黃放在眼裏,關、黃2人就在城前鬥了起來。結果二爺眼鏡都掉到地上了,原來黃忠可正面硬扛他100回合。

要知道,關雲長秒顏良、文丑根本不費吹灰力。這麼來看,黃忠果真武藝出衆,名不虛傳。從科學角度來看,人的力量、體能、速度應在30歲爲巔峯,隨後就可能產生退化,到了60歲時,估計就全方面退化得更厲害了。而60歲的黃忠可平關羽,這樣的表現就更加恐怖了。因爲二爺比黃忠年輕,在身體方面佔了很大優勢,同時關羽還有赤兔寶馬,按道理說應能穩勝纔對。可關羽拿不下對手,那麼就可看出黃忠的可怕了。

按之前的分析,60歲的老黃就有二爺的水平,那他要倒退到30或40歲的話,老黃可就處於巔峯狀態了,這麼一來二爺估計就悲劇了。同理,年輕的黃忠可虐關雲長,那麼武力值就自然高過與二爺同級別的張飛、趙雲、馬超了,這麼一來,他也就比呂布更厲害了。呂布老闆是個啥水平呢?奉先曾在虎牢關1人狂挑劉、關、張3人而且基本上沒喫啥虧。濮陽戰,即使典、許、2位夏侯等6位高手圍攻呂布,後者也可全身而退,從此可見呂布有多牛。

不過前面已推測出了年輕的黃忠應各方面處於巔峯狀態,武力值有增無減,他虐呂布應毫無壓力纔對。那麼年輕時的黃忠真有那麼厲害嗎?其實看看正史《三國志》就能找到答案了:黃忠連太史慈都打不過。據《三國志》所載:"劉表從子磐。驍勇……(孫策)以慈爲建昌都尉……拒磐。磐絕跡,不復爲寇……"從這句正史的描寫可看出,昔日荊州刺史劉表的侄兒劉磐很勇猛,他曾主動進攻建昌,但被太史慈給揍跑了。

而那會兒的黃忠就跟在劉磐左右,並隨其一起攻過太史慈,可惜他們不是別人對手,最後被迫撤退回去了。本着具體問題詳細分析原則來看,那會兒或許存在2種可能。第1種可能:荊州軍整體打不過建場守軍,這屬於團戰失敗,與黃忠啥武藝沒太大關係。可能2:黃忠就不是太史慈的對手。那麼若老黃真不是別人對手的話,太史慈的武藝水平就成了重要依據了。

那太史慈是個啥水平呢?由於《三國志》裏沒有黃忠與太史慈之間的具體決鬥經過,所以只能尋找參照物來比較了。就《三國演義》而言,太史慈與名將之間有2次對決的經歷。第1次對戰情況爲"神亭嶺鬥孫策"。這孫策外號"小霸王",意思說他貌似有霸王老闆的那樣恐怖武力值。結果太史、孫2人打了個平手,根本看不出來哪個厲害。

太史慈還與名將張遼交手過。合肥之戰,張遼和太史慈曾惡鬥80回合,2人也沒分個高低出來。可這麼說,太史慈也就與張遼1個段位而已。張遼又是當年呂布手下的小弟,他明顯不如呂布兄那麼恐怖。因此年輕時的黃忠若不如太史慈的話,他連張遼都比不了,那就更不用和呂布去比高低了。

也許有人會說,關二爺不是說張遼武藝不比他差的嗎?不錯,關雲長是說過張遼武藝不在他與三爺之下的言論,但那也就是關羽的客氣話而已。因爲關羽對張遼有那麼一丟丟的敬佩之情,所以才說了那麼句感情色彩濃厚的評價。張遼的武藝雖不低,但還達不到張飛、關羽的級別。所以張遼真心不如關羽,那就更比不了呂布。經過仔細分析後,我們似乎可在正史找到了答案:年輕時的黃忠還真可能打不過太史慈。

《資料來源於《三國志》與《三國演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