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河縣興安助農莊園內,冬日的暖陽照在一排排整齊的蔬菜大棚上。今年秋收時節記者來到這裏採訪時,塔河力禾生態養殖合作社理事長、大興安嶺綠森林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麗英正在莊園裏忙個不停,望着碩果累累的蔬菜瓜果,她的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

“培育的日本栗子南瓜苗成功移出後,7月份,我又帶着姐妹們在這裏試種了黃瓜、柿子等蔬菜秧苗,現在正是這些有機蔬菜的豐收旺季,我們的訂單不斷,根本不愁賣!”馬麗英高興地說。今年,他們整合了12棟蔬菜大棚,推行施用有機肥,着力打造有機蔬菜種植基地。試種有機蔬菜的大豐收,讓塔河縣及周邊地區人民對有機新鮮蔬菜的需求得到了滿足,還帶動了一些貧困戶增收致富,但是讓馬麗英感到欣慰的遠遠不止這些,“這標誌着我們開展的數字化生態養種一體化循環經濟整合項目又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今年年初,大興安嶺綠森林食品有限公司開展了數字化生態養種一體化循環經濟整合項目,他們以“農牧循環、種養結合、節本增效、綠色發展”爲主線,以淨化農業發展環境、提高畜禽糞污和秸稈等農業副產物利用率、發展綠色有機食品、提升耕地質量爲目標,以有機肥替代爲手段,以高標準生產基地、新型經營主體和專業化服務組織爲依託,集中連片整體推進有機肥合理利用,以達到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構築農產品綠色有機競爭力的目的。

“這個項目主要是以塔河縣爲核心,回收全縣範圍內畜禽糞污資源,生產微生物調和有機肥,使用到種植基地,形成有機農產品。農產品有機質加工成生態飼料,推廣到養殖戶,產出優質畜產品。畜禽糞污再利用,實現縣域內農牧結合,生態循環。這就是我目前和今後要做的事業。”站在田間地頭,馬麗英躊躇滿志。

回首自己的創業之路,馬麗英感慨萬千。1997年,馬麗英和丈夫同時在塔河塔豐經營所下崗,之後,他們開過小賣店、糧油店、飼料銷售店,賣過雞蛋,養過生態雞、森林豬……嘗過生活艱辛的馬麗英,從來沒被困難打倒過,經過不斷地摸索、不懈地奮鬥,她的養殖事業越做越紅火。

在自己的產業穩步發展過程中,馬麗英並未滿足,她要帶動和幫助其他困難羣衆共同發展、共同致富。“自己富不算富,大夥富纔是真的富。”這是馬麗英經常說的話,也是她一直在做的事。幾年來,她深入開展調研,摸清有意願參與養殖的貧困戶實際情況,因人而異有針對性地主打“電商產業+扶貧”“基地養殖+扶貧”“管護區經濟+扶貧”的發展模式,把精準貫穿到整個幫扶的全過程。累計爲貧困戶發放仔豬1248頭,回收大豬968頭,使參與養殖的貧困戶月均增收了1850元。帶動貧困戶建立森林豬養殖基地6處,現存欄森林豬2000餘頭,在做大做強“大興安嶺+森林豬”品牌的同時,實現了貧困戶增收的雙贏。

爲了讓身邊生活困難的姐妹都富裕起來,馬麗英又創辦了合作社,成立了公司。經過多年的打拼,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在各級組織的幫助支持下,在整合周邊森林畜禽養殖戶的基礎上,形成了“貧困戶+基地+合作社+公司+營銷”的一體化產業鏈條。合作社發展成以森林生態豬養殖爲主導,擁有生態飼料生產、生豬養殖、肉類加工、超市專賣、電子商務、有機肥生產、蔬菜種植等循環經濟產業鏈體系的現代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今後,數字化生態養種一體化循環經濟整合項目如果能順利推行,將會帶動更多的農民、下崗職工、貧困羣衆投身到特色種植養殖中,走向致富的康莊大道。”

“帶領那麼多人幹事,多難啊,不如自己幹省心。”“也不知道你這樣奔波忙碌爲了啥,不是自己難爲自己嗎?”面對衆多親人朋友的勸解,馬麗英總是淡然一笑,“再大的困難,堅持下去苦就變成甜了。我曾是一名下崗職工,經歷過生活的艱難,我帶領團隊創業就是爲了帶動更多的困難羣衆脫貧致富,讓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來源:本報記者 朱景榮 李佳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