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元雜劇,是在語文教科書裏。當時課本里的一折《竇娥冤》,讓筆者回味許久。今天,我們便結來聊聊元雜劇的誕生、特點及興衰史。

我國戲曲始於北宋時期,而“戲劇”這個概念則出現於“宋元南戲”之後。雖元朝時期南戲與元雜劇爭奇鬥豔,但從時間上來看元雜劇要晚於南戲。

說起戲曲之起源,大抵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氏族社會時期,當時的先民以歌舞祭祀自然神。到了封建時代,歌舞逐漸融入到了禮樂及民俗娛樂活動之中。

不過,以歌舞的形式來表現故事,則是北宋以後的事了。

學界一般認爲,元雜劇誕生自兩個源頭:

一是盛行於宋金的諸宮調(一種以說唱爲主的類戲劇藝術形式);

二是以詼諧幽默著稱的宋代雜劇及金院本。

元雜劇之所以爲“雜劇”,是因爲它的藝術表現形式糅合了前兩者的元素,具備多種特點。在元雜劇中,我們還能看到其他民間藝術形式的影子。

諸宮調是最接近戲劇的藝術形式,既有主角、配角等豐富的藝術形象,其表演又遵循情節發展,表演者連說帶唱,還伴有樂器伴奏。只不過,諸宮調的表演者通常會以第三人稱的方式爲人們陳述故事,並不是繪聲繪色地演繹故事,這種“非代言體”自然不屬於戲曲。

不過,諸宮調卻爲元雜劇的誕生提供了靈感,不論是題材、內容、結構還是曲調,元雜劇都大量參考了諸宮調。可以說,最早的元雜劇與諸宮調只有一個區別,就是表演者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代言角色,給人以更強烈的代入感,更加直觀地將故事演繹出來。

那麼,元雜劇的特點有哪些?

超過九成的元雜劇劇本都具備這樣的特質:總體結構爲四折加一楔。在元雜劇誕生之初,劇本里一旦有角色上場、下場,便要佔用一折。這種繁縟且不方便的分段方式,一直延續至明初。所謂“折”,我們可以將之理解成時間單位。用相同的宮調伴奏一首曲子,從曲子開始到結束,是爲一折。

當然,“一本四折”這個概念,所說的並不是一套劇本僅有四小段,否則單主角配角登場退場戲劇便要落幕了。

“一本四折”說的是每一套劇本中,含有四種宮調的曲子。一般而言,這四種宮調分別代表着起轉承合。當然,前文我們也說過,這種形式符合九成的元雜劇,亦有例外存在。如我們熟悉的《西廂記》,就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體制。從《西廂記》的劇本來看,可將整個故事劃分爲五本二十折或二十一折。

許多元雜劇中都有“楔子”,楔子一詞的本意是嵌入到木器中起到固定作用的小木條,引申到戲劇中便是序幕或過場。楔子的應用比較靈活,可以將其放在戲劇開頭當引言,又能塞進折與折之間當作過場,沒有明確的格式要求。在表演的過程中,楔子是無需伴奏的,只用小令唱出即可。唱楔子的未必是劇中的主角,可以是其他角色。

相較於宋雜劇,元雜劇的分工是非常精細的,主次結構也更加清晰。一部戲劇中,有一個核心人物,是爲“正色”。男主角叫“正末”,女主角則叫“正旦”。除了這兩個角色之外,尚有副末、貼旦、淨、孤、卜兒等角色。與其它戲劇不同,元雜劇中的獨唱是由主角完成的,這種風格亦被稱作“一人主唱”。男主角的唱詞被稱作‘末本’,女主角的唱詞爲“旦本”,其它角色一律沒有唱詞,在出場時只會以“科白”的方式將臺詞說出來。

在元雜劇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曲辭。曲辭的主體就是上文中講到的唱詞。每一折唱詞,都符合“一韻到底”的規律。我國古代有十二宮調,元雜劇中常用到的有九種,分別爲:仙呂宮、南呂宮、宮、中呂宮、黃鐘宮、雙調、越調、商調、大石調。當然,調式不同,所表達的情感和渲染的氛圍亦不相同。每一折所採用的宮調,亦會隨着劇情的變化而變化。

除了曲辭之外,科白亦是元雜劇的重要組成部分。白是劇中角色“說”出的臺詞,因爲古代戲曲中唱是主體,說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所以作“賓白”。元雜劇中的科白,可分爲韻語賓白和散語賓白,韻語賓白有點像是民間的順口溜,句句押韻。角色登場和退場時的臺詞,大多是韻語賓白。散語賓白,就是經過修飾的口語,這是元雜劇中最通俗易懂的部分。在“白”的基礎上加入表情動作,即爲“科白”。

這裏,我們再來看看元雜劇的興衰史。

結合史料來看,最早的元雜劇出現於金章宗至金國滅亡期間。在元雜劇誕生以後,這種以第一人稱講述故事的藝術形式,迅速風靡我國北方。蒙元統治者一統中原,併爲中國帶來短暫的和平期後,元雜劇迅速發展壯大,成爲可與宋元南戲分庭抗禮的戲劇藝術。元朝時期,湧現了馬致遠、白普、關漢卿、王實甫等一系列優秀劇本家。時至今日,《西廂記》、《竇娥冤》等作品仍廣爲流傳。

元雜劇之所以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風靡全國,是有諸多原因的。

首先,根據戲曲家的考證元雜劇始於山西、河北兩地,這些地區本身就存在深厚的藝術傳統。

此外,從宋、金、元三朝的戰爭來看,兩地受戰爭的破壞相對較少,所以經濟發展比較平穩,演職人員得以常駐於此鑽研藝術。

元朝時期的元大都,雖不及唐朝的盛世長安,卻也聚集了北方地區大量優秀的樂伎和演員。藝術的發展和進化離不開競爭,越是經濟發展繁榮的地方,這種競爭就越明顯。

以表演雜劇爲生的演職人員,爲了賺口飯喫賣力表演;憤世駭俗的文人,爲了抨擊社會現狀而創作。在二者的努力下,大量優質的劇本被演繹出來,提高了元雜劇的藝術水平。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蒙元統治者對文化發展的限制較少。元朝的統治者來自於蒙古高原,他們對漢文化的認識非常有限,所以元代對思想文化的統治比其他朝代更加寬鬆,文人的創作基本不會受到約束。在這種自由的環境下,文人可以隨心所欲地發揮,不必考慮會觸犯到某種“文字獄”般的忌諱。

況且,蒙元統治階層本身既是元雜劇的受衆,蒙古貴族與漢族百姓一樣喜歡這種更加直觀的藝術表現形式。畢竟,當時的蒙古貴族文化素養不足,他們不會像其他朝代的漢族貴族一樣欣賞高雅的詩詞歌賦。對於他們來說,通俗易懂的藝術給人帶來的藝術享受更多。

元雜劇作爲一種源於宋金時期的“新興文學”,對於元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被收錄於《錄鬼簿》的元雜劇作家,足有九十多個,劇目更是達到四百五十本。明初朱權修撰的《太和正音譜》中,則記載了近兩百名元雜劇作家,該書收錄的劇目近六百部。

這還只是我們在文獻中搜集到的,實際上元雜劇的數量遠比這組數據更多。朱元璋是一個資深的元雜劇愛好者,他曾“以詞曲千七百本賜之”,將一千七百部劇本送給了藩王。雖說,這一千多部作品未必都是雜劇,但足見戰爭並沒有讓太多的元代劇本流失,改朝換代後仍有大量劇本保存完好。

以元成宗時期作爲分界線,元雜劇的創作風格可分爲前期與後期。

前期的作品,多以抨擊蒙元壓迫漢民、揭示社會黑暗爲主,反映了不少實際問題。前期的元雜劇作品中還有不少歌頌愛情的劇目,這些作品均以“有情人終成眷屬”爲基本基調,映射出時人對愛情的觀念。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看到小部分關於嫖客與妓女、婆媳家長裏短的作品,這類作品從側面反映出時人對女權的關注和同情。

元中葉以後,中原的文化中心被轉移到臨安。在此期間,由於大量劇本家南下,所以元雜劇的發展勢頭減緩。在元雜劇發展後期,知名的劇本家和演員越來越少。隨着蒙元統治趨向穩定,劇本家創作的基調也發生改變。而且,因爲元雜劇發展前期湧現了太多優秀作品,以至於,後期的文人缺失靈感,只能效仿前輩照譜填詞。

對於元雜劇的觀衆來說,這種案頭之曲就像是雞肋一般索然無味,所以自然不會爲之買賬。久而久之,被文人照搬前人炮製來的作品已無法登上舞臺,所以演員們演出的仍是那些舊劇。此外,元雜劇發展後期的文人不再注重元雜劇的內涵,將精力放在修飾詞藻上,使後期誕生的元雜劇越來越晦澀。在這種狀態下,元雜劇的發展停步不前,被未來湧現的其它戲劇取而代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參考資料:

【《元雜劇-古曲網》、《竇娥冤》、《西廂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