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六年(1572年)六月,張居正踏上首輔之路,從那時起他開始將孕育多年的政治主張付諸實踐。推行這些政治措施需要政權力量的保護,這是張居正從政多年的經驗。爲此,有三個重要的人物,要他去應付:皇貴妃、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神宗皇帝。

花費了許多的心思和周折,張居正處理好了同皇貴妃和馮保的關係,保證了改革的順利進行。張居正應付好了兩個成人,卻在應付10歲的小皇帝時爲自己身後的波折埋下了種子。皇貴妃李氏對張居正給予充分信任,她不允許兒子不聽張居正的話。不足10歲的神宗在張居正的安排下已擔負了繁重的學習課程。張居正對神宗要求極嚴格。一次,神宗朗誦《論語》的時候,不小心把“色勃如也”讀作“色背如也”,在旁站着的張居正厲聲說:“應當讀作‘勃’字。”神宗嚇了一大跳。一次進講官寫好太祖的《大寶箴》作爲神宗的習字帖,張居正說:“這一篇文章和君德治道,都很重要。皇上不僅要摹寫,還要能背誦;不僅要背誦,還要能講解。”過了幾天,神宗把張居正召來,高高舉起《大寶箴》交給居正,當着居正的面把《大寶箴》全文高聲背誦一遍。

神宗雖然年齡極小,但他知道自己是皇上。在他還沒有實際執掌政權的時候,他不得不受既是首輔又是老師的張居正的支配。他不得不博取張居正的好感。但他逐漸對自己的地位感到不平。等到他執政之後,這些內心的不滿和壓抑就宣泄出來了。

萬曆八年,神宗已滿18歲,早巳超過了親政的年齡。但張居正還繼續執政,神宗還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帝王。張居正知道自己繼續執政的危險,矛盾的心理驅使他向皇上遞交了歸政退休的疏文。當神宗就此事向母親請示時,她說,等輔佐你到三十歲時再作商量。皇太后的這一決定使神宗親政的希望破滅了,他得再等十二年。張居正一日不退,神宗就一日只能是個名義上的皇帝。

萬曆十年,張居正終於死了,神宗現在終於可以做名副其實的皇帝了。以前出於不得已的對張居正的尊重和敬畏,現在都不存在了。相反,他對往昔所受的壓抑逐漸萌生了報復心理。

張居正死後不久,馮保的對頭們拼命揭發馮保的種種劣跡,神宗早已看不慣這個威福自專、不可一世的太監,乘機下詔逮捕馮保,抄沒其家產。馮保是張居正生前政治上的主要支持者,馮保的倒臺揭開了彈劾張居正的序幕。反對改革的官僚和貴族從馮保的倒臺中覺察到了神宗態度的變化。他們紛紛起來攻擊張居正,指責他獨裁專政,目無皇上等,這些誣陷和攻訐正好觸動了神宗心中的痛處。他終於要在張居正死後給這位威權震主的大臣以嚴厲的報復。於是不久,考成法被取消了,居正裁汰的冗官又大都恢復了原職。

萬曆十一年三月,神宗下詔追奪張居正的上柱國封號和文忠公諡號。次年四月,又下詔查抄張居正家產。八月,張榜告示張居正的罪行於天下,將張居正的子孫發配到邊地充軍。在刑部尚書潘季馴的乞求下,神宗才應允留下空宅一所,田十頃,以贍養張居正的八旬老母。

在中國歷史上,張居正是著名的改革家。與王安石相比,二者在堅定地推行新政和改革上如出一轍,但前者生前寂寞,後者死後悲涼。張居正的改革特點是循序漸進,寬猛結合,所以改革較爲持久,成就頗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