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成績單”。

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都達到或者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

據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新提升。在各級教育普及程度方面都達到或者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2019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已經達到83.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8%,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9.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達到了51.6%,實現了從大衆化向普及化的歷史性跨越。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7年,新增勞動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超過一半,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7年。

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動態清零”

“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公平邁上新臺階。全面打贏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實現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從臺賬建立之初的20萬人降到現在的“動態清零”。連續實施兩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現在已經達到76%。全面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辦民辦同招入學政策,24個大城市中免試就近入學比例已經達到98.6%,85.3%的隨遷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就讀或者享受政府購買學位的服務。

4088萬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

多年保持在77%以上

“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服務國家發展取得新突破。教育資源空間佈局得到進一步優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構建。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800多家,成立各類職教集團1400餘個。2019年,完成高職擴招116萬人,各級職業院校每年爲各行各業輸送約1000萬技術技能人才。

積極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2019年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就業的比例達到59%,到地市級及以下基層就業的比例也達到了69%。“十三五”以來,高校畢業生累計達4088萬人,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77%以上。

穩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深化高考綜合改革

“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綜合改革激發新活力。全面推進依法治教。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推進高職分類招生考試,深化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改革,推進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分類考試,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選拔機制。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

1732萬名教師

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

△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羣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羣在發佈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優化,規模不斷擴大,由“十二五”末期的1539萬人增長至現今的1732萬,增長了12.5%,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

在完善教師資格制度方面,28個省份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與定期註冊制度改革試點,年平均認定教師資格人數160萬人以上,較“十二五”年增長約37%,近1000萬人次中小學教師參與定期註冊。

另外,“十三五”時期我國提升了新時代教師隊伍的地位待遇。在教師工資保障方面,持續推進各地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收入水平。實現中西部22個省份725個連片特困地區縣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全覆蓋,惠及8萬多所鄉村學校近127萬名鄉村教師。在中央補助政策的示範帶動下,2019年全國有1012個非連片特困地區縣也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

教育投入做到

“一個不低於、兩個只增不減”

△ 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劉景

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劉景介紹,十三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堅持把教育作爲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資,予以優先保障和重點投入,明確提出“一個不低於、兩個只增不減”: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例做到“一個不低於”。2019年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爲4.04%,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

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做到“只增不減”。2019年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達到3.5萬億元,是2015年的1.34倍,年均增長7.6%。

全國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做到了“只增不減”。2019年各級教育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分別達到幼兒園8600多元、普通小學11900多元、普通初中17300多元、普通高中17800多元、中職學校17200多元、普通高校23400多元,年均增幅在5%到12%之間。

保基本 補短板 促公平 提質量

教育投入結構逐步優化

“保基本”: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用於義務教育的經費佔到52.7%,這四年期間義務教育始終保持在53%左右,國家財政教育經費的一半以上是用於保義務教育的。

“補短板”:學前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年均增長15.4%,在各級教育中增長最快;佔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從2015年的不到4%提高到2019年的5%,提高幅度在各級教育中也是最高的。

“促公平”:中央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資金80%以上都是用於中西部地區的。

“提質量”:教職工人員支出佔到62%,比2015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可以看出財政支出的重點已經逐步從硬件建設轉向軟件建設,更加註重教育質量的提升。

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

“十三五”期間,隨着4%成果持續鞏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019年超過4萬億元,並有效帶動了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首次超過5萬億元,支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民教育體系,建立了世界上覆蓋最廣的學生資助體系,有力推動了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

隨着經費使用結構的逐步優化,在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過程中,教育投入充分發揮了保障教育發展、推動教育改革、推進教育公平、促進教育內涵的政策導向作用。

教育信息化進入融合創新階段

億萬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一級巡視員高潤生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一級巡視員高潤生介紹,“十三五”以來,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教育部加強統籌部署,“三通兩平臺”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三全兩高一大”新發展目標穩步推進,“八大行動”全面推進,呈現出應用深化不斷加速、創新案例競相湧現、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的良好局面。教育信息化已由起步應用階段進入融合創新階段,對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支撐推進教育現代化的作用日益明顯,中國特色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贏得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爲“十四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努力實現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學校網絡基礎環境基本實現全覆蓋。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已從2015年的69.3%上升到目前的99.7%。其中,52個貧困縣已實現了學校網絡全覆蓋,99.7%的學校實現了百兆帶寬。95.2%的中小學擁有多媒體教室,學校統一配備的教師和學生終端數量分別爲1060萬臺和1703萬臺。

優質資源供給和教學應用水平大幅提升。

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信息化支撐教育治理現代化成效顯著。對“互聯網+教育”新業態包容審慎的監管體系基本建立,加強校外線上培訓、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網課平臺等規範管理,營造持續、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

教師信息素養和應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全國有超過80%的中小學學科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教師的信息素養和學科教學能力全面提升。

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和防護能力顯著增強。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開設相關本科專業5個,全國布點233個,11所高校入選爲一流網絡安全學院示範建設高校。

監製丨唐怡

製片人丨張奇斌

編輯丨邵希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