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歷史九點半

早在民國建立前,孫先生對推翻清朝後的定都問題就有過幾番設想。1897年,他在與他的忠實追隨者,日本人宮崎滔天討論時,首次提出“一都四京”方案。

所謂“一都四京”,一都即武漢,四京分別是北京、南京(廣州)、西京(重慶)、東京(南京)。按孫先生的構想,中國地大物博,東南西北中各設一個京城,既有利於統籌全國,又能分散首都壓力,不失爲一個好方法,況且中國歷史上諸如漢唐明等強盛朝代也都有過多京制。

圖:孫先生“一都四京”構想

不過到了1902年,孫先生的想法略有改變,他在和章太炎討論定都問題時,又提出了3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繼承早前想法:定都武昌,“定鼎者,南方誠莫武昌若”。因爲武昌位於本部的中心位置,且經濟基礎較好,同時武昌又是南下北上的鐵路樞紐,坐擁長江水運,因此是定都的首選之地。

圖:武漢位於本部中心位置

第二個方案:定都西安。孫先生認爲“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如果控制本部,那麼武昌是都城的首選,但是若要對中國廣大的邊疆地區實行有效治理,武昌就偏居南方了,而西安則成了整個中國的中心,因此可選西安。

圖:西安位於中國的中心位置

第三個方案:定都伊犁。定都武昌或西安還有的說,爲何定都伊犁呢?孫先生認爲“若定都關中,制御蒙古新疆雖足,然若欲爲亞洲共主,又嫌狹窄,當遷都伊犁”。如果中國想要成爲亞洲共主,那西安也偏安一隅了,而應當定都伊犁,伊犁處於亞洲大陸的中心位置。

圖:伊犁位於亞洲的中心位置

定都伊犁,無論在當時,還是在今天看來,這一想法都過於超前,但我們不妨來設想下,如果定都伊犁成功實行,對於中國會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首先看定都伊犁的優勢:

一、如孫先生所說,伊犁位於亞洲大陸的中心,地理位置優越,進可馳騁中亞,退有中原腹地,北可影響俄國,南下又可威懾南亞次大陸。

圖:伊犁位於東亞北亞南亞中亞交匯

二、在古代,中國的威脅一直是北方遊牧民族,而到了21世紀特別是前10年,中國面對的滲透,主要來自東南和西北兩個方向。東南是經濟中心又聚集着大量人口,翻不起大浪,西北則顯得比較單薄,假設定都伊犁,便可以堵住西面這個漏洞,充當定海神針的作用。

三、任何國家都有緩衝區,緩衝區越遠,原則上本土就越安全。如果定都伊犁,中國西部的緩衝區就可以大大推進至中亞甚至中東。前幾年那塊鬧得兇,也是因爲緩衝區的問題,而這幾年得益於國家的戰略深耕,將緩衝區推進到了中亞西亞交界地帶,西部邊疆就明顯安全多了。

圖:伊犁河谷地帶

四,明朝定都北京,當時的北京也屬於邊界地帶,因此有“天子守國門”的說法,如果定都伊犁,也屬於某種意義上的“天子守國門”,對敵人產生威懾的同時,也能給自己人信心。

當然,定都伊犁的劣勢也很多:

首先,伊犁雖然位於亞洲大陸的中心,輻射整個亞洲,但卻處於祖國邊疆最西陲。從地圖上看,伊犁到北京近2800公里,伊犁到海南島,更是達3700多公里,也就是說,從伊犁到海南的距離,相當於從伊犁到東歐烏克蘭的距離。

圖:伊犁到海南相當於到烏克蘭的距離

優勢與劣勢往往是相輔相成的,伊犁處於亞洲的中心,有利於輻射整個亞洲,但同時遠離中國的經濟重心,一旦短期內成不了亞洲共主,就有可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導致亞洲大陸東西兩端都沒影響到。因此,從遠期看伊犁的位置或許是優勢,但從近期看則是劣勢。

其次,西部邊疆區環境脆弱,人口稀少,不足以支撐首都功能,且遠離亞洲經濟最活躍地區(中日韓)。而且伊犁遠離海洋,地處偏僻,鐵路航運等都受限,不利於發展,除非只作爲行政首都,另外設置一京或兩京,否則無法帶動全國一盤棋。

圖:伊犁在中國的位置

大家不妨討論下,你認爲孫先生設想的定都伊犁真的合適嗎?假設定都伊犁,會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