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家灘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

站在魯家灘岸邊,黃遠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將目光投向遠處的雪山,然後轉過頭,用普通話對記者說,“天藍地綠親水之城,這裏就是溫江,遙望雪山最美的地方。”

這是黃遠介紹溫江的“廣告詞”,他不光是社區黨委書記,還是一位稱職的社區導遊。“如果有人讓我講述和盛的變化,我會從這汪水講起。”

“這汪水”就是魯家灘,原是金馬河邊一處不起眼的水域。2016年,魯家灘的整治拉開序幕,通過拆除違建、梳理環境、修建綠道,魯家灘成了遠近有名的網紅打卡點。而以魯家灘爲起點建設的65公里北林綠道環線,點亮了溫江北部金馬河沿岸閉塞的鄉村,構建起北部鄉村完整的交通體系,成爲溫江“北林”區域農商文旅體養產業融合發展的最前沿。

魯家灘這汪水,輻射帶動了北林綠道環線上的鄉村。和盛鎮抓住這一契機,加快推動生態價值轉化,在綠道沿線形成“公園+”消費場景。目前,竹·瓦里舍鄉村酒店、康家濠溼地公園、318越野車營地等項目即將呈現,新尚植物研究院、魯家灘水上世界、龍騰梵谷二期等項目正穩步推進。按照“一核四園兩帶百院”新型鄉村形態發展格局,和盛鎮正在呈現最亮眼的風景。

曾經的偏遠鄉村 如今的網紅休閒地

黃遠是地道的和盛鎮臨江村人(綦臨社區由原綦江村和臨江村合併而成)。在他兒時的記憶中,魯家灘就是一個水凼凼,周圍雜草叢生、垃圾遍地。平時,誰也不會想要到這水邊走一走。在過去好些年裏,和盛鎮僅有府通路一條縱向主幹道,金馬河沿線廣大農村區域仍然呈現閉塞、落後的面貌。

“北林綠道環線修建之前,這裏的姑娘都往外嫁,小夥子不好找媳婦。”黃遠拿自己現身說法,他的妻子來自靠近溫江城區、交通便利的公平街道,結婚前女方父母第一次上門時深感交通不便,“當時婚事差點黃了!”黃遠開着玩笑說。

事情在2016年開始起變化。溫江區將魯家灘整治和北林綠道環線的修建提上議事日程。區、鎮、村三級聯動,魯家灘沿岸的7家農家樂、兩家網箱養魚、一家商品混凝土站先後拆除。修建綠道需要將當地村民的花木移走,通過村幹部紮實開展宣傳工作,村民們理解了建設這條綠道的意義並給予大力支持,很多花木騰退都是無償或者低償。2018年,魯家灘環湖綠道和北林環線先後建成開放,當年10月,溫江“半馬”就在這條道上舉行。由於風景優美、交通便捷,這裏很快成爲遠近成都市民週末休閒的網紅地。

營造新消費場景 讓遊客有更豐富體驗

魯家灘生態溼地公園的打造和北林綠道環線的修建,凸顯了和盛良好的生態本底。而這一汪水、一條道,不僅吸引了遊客,也引來了社會資本。

依託魯家灘良好的生態優勢,天府綠道溫江北林區域和盛段已經聚集了新尚植物博覽園、花仙境全國花木直播基地、水族小鎮、318自駕營地、運動公園等項目串珠成鏈,集花卉展銷、餐飲休閒、鄉村酒店、文創體驗、直播基地、親子樂園、運動休閒等爲一體的田園休憩目的地。

“天氣好的時候,每個週末到魯家灘遊玩的遊客數量可達上萬人。亟需構建新的消費場景,讓遊客喫好、耍好,有更豐富的體驗。”黃遠說,正在建設的農旅項目都與項目區域村集體、羣衆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首先,項目和村民的安置房完全融合在一起,真正實現產居共生,村民可以將自己多餘的房屋交由項目方統一經營。其次,村集體以土地、地面苗木、現有建築等作價入股、保底分紅,使村民得到長期可持續收入。同時,村集體與項目方在項目區域的物業、保潔、治安、農業種植等方面深度合作,項目方參與幫助村集體發展助殘、助學、居民創新創業等公益事業。這樣一來,村民將會得到就業收入、資產收入、租金收入、分紅收入。這種利益聯結機制將帶動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園區變景區

有衆多生產盆栽花卉和綠植的企業,這是和盛鎮區別於其他溫江北部鄉鎮的特點。近年來,和盛大力推動原有花木產業轉型升級。

“首先是銷售方式的變化。”在黃遠的帶領下,記者來到花仙境總部直播基地,這是一個農業電商服務平臺,通過網絡直播銷售花木。項目落戶以來,已經免費爲和盛鎮培訓了數百“社區達人”,這些“達人”可以在網上直播,幫村裏的花木以及花木上下游延伸產品找銷路。

目前在建的新尚植物研究院,將引進農業高校和植物研究所,打造組培實驗室、育苗實驗基地、物種展示大棚及展示花園,將極大提升當地花卉產業的科技含量。同時啓動花木企業“前店後廠”消費場景改造,推動“園區變景區”,聯動惠美花境、川雅園藝等企業,落實“一園一景一場”,天鄉路沿線“新三農”融合發展示範帶效果逐漸顯現。

實事說話

農商文旅體養融合發展

新業態逐步呈現

“十三五”期間,和盛鎮在溫江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以“狠抓基礎、調整結構、開發資源、建立支柱”爲路徑,經濟社會發展亮點紛呈、整體建設水平顯著提高,先後榮獲“國家衛生鄉鎮”“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鎮”“四川省森林小鎮”稱號。

五年來,和盛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入68.45億元,較“十二五”增長21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2015年的16720元、18229元增長到28039元、28780元。

五年來,按照“美麗和盛·花語小鎮”定位,聚焦“一核四園兩帶百院”發展格局,共啓動項目包裝儲備165個,引進勝澤園、318汽車營地等產業化項目36個。加快並實施了鄉村旅遊綠道建設,落地了竹·瓦舍裏、鷺·閒春堂、康家濠溼地公園、魯家灘運動公園等一批示範項目,農商文旅體養融合發展,新產業新業態逐步呈現。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和盛提前啓動空間規劃研究,完成李義、石牛、東宮寺、蘭亭等8個村社區規劃修編,啓動原春林村部分村莊規劃編制,現已形成規劃成果;完成天鄉路“前店後廠”示範段規劃編制,加快天鄉路“新三農”融合發展示範帶、魯家灘“準西溪溼地”策劃工作。

通過努力,解決了全鎮飲用水問題,實現了場鎮區域飲用地表水,農村區域飲水“一戶一表”安裝率達95%。新建和盛中心幼兒園,完成和盛小學改擴建工程和職教中心二期項目建設。實施了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正在加快和盛衛生院升級改造。新建、改造農村公路68公里,提升整治村道23條18公里,串聯綠道26.3公里,對外形成“一軌兩高三快”立體交通體系,對內規劃“七橫五縱”主幹路網,村道覆蓋率達100%。

五年來,和盛建成柳岸花鄰A1、和美盛景二期、東宮美閣、和聲悅色等安置小區4個,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實施“兩拆一增”,增加開敞空間6萬餘平方米、綠植面積4萬餘平方米。高標準新(改)建公廁16座,完成農村戶廁改造4418戶。全面關閉轄區內的209戶規模養殖場,拆除魯家灘水面養殖及周邊農家樂,精準整治“三無”和“散亂污”企業11戶,保護藍天碧水。

五年來,全面完成原16個村(社區)活動中心提檔升級和現11個村(社區)親民化改造,打造魯家灘觀瀾堂、柳岸花明茶舍、舒家渡廊橋記憶等共享空間,原土橋村被評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社區治理品牌凸顯。

尤爲值得一提的是,和盛試點探索“政府引導、羣衆主體、社會資本代建、資金自求平衡”的川西林盤土地整理新模式。創新“3+3+2”產業化項目推進機制,即:鎮、村、企簽訂三方框架協議,開展爲期三個月的農戶模擬簽約,企業繳納項目履約和全額安置房款2項保證金,實行項目招引、林盤整理、項目落地閉環管理,破解了項目落地慢、企業不敢投、農戶顧慮多的難題。同時,深入探索利益聯結機制,以村民小組爲單位成立股份合作社,各村民小組聯合成立股份合作聯合社,由聯合社實施對外招商、整體運營,探索形成“國有公司+集體經濟組織+社會資本”土地盤活模式,帶動羣衆共同致富。

未來五年,和盛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公園城市示範區先行區和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行區建設機遇,加快推進農創農旅農養融合發展,持續推進基礎承載能力建設,奮力抓好林盤土地整理,做好資源要素保障,營造社區新場景,讓和盛產業更強,城市品質更高,羣衆更富裕,生活更方便。

記者手記

奮發創新

重現繁華盛景

和盛曾是金馬河畔有名的渡口,“開口樓頭月,江邊渡口燈”形容的就是當年舒家渡的繁華場面。時代變遷,交通方式的轉換讓渡口從繁華走向寂寥。而新時代的一條“新路”,讓這裏的繁華盛景更勝往昔。

這條新路,是從一汪碧水出發,連通溫江北部鄉村的北林綠道。這條新路,也是實施生態修復,推動生態價值轉化,詮釋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的奮發創新之路。

這五年,和盛鎮勇於改革創新,帶動區域突破瓶頸,以高標準策劃規劃,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將生態價值轉化爲生活場景、消費場景、創新創意場景。

這五年,人民羣衆生產生活條件大大提升,增收致富路徑越走越寬闊。“這條路盤活了沿金馬河邊兩萬餘畝封閉的耕地,溫暖了15000名村民……”黃遠的話還回蕩在耳邊。沿着這條推動生態價值轉化,構建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的新路,和盛的明天會更好。

本報記者 李娟 攝影 張志強

來源: 成都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