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今年以來滎經縣新添鎮紮實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合村”變“活村”,讓改革長期、逐步釋放紅利,讓基層羣衆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羅華芹是新添鎮廟崗村便民服務代辦點新建成後,接待的第38位來此辦理事務的羣衆了。說到這新建成的服務點羅華芹是連聲點贊。

廟崗村是由過去的廟崗村和山河村所合併。合併後,廟崗村堅持黨建爲引領,以基層治理爲抓手,形成了以新村聚居點自管委爲抓手,同時,創新實施“一步一路、十分服務”模式,通過“幸福廟崗”微信公衆號、“便民服務110”等平臺收集民情民意、回應疑問訴求、幫助解決問題,讓羣衆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高效便捷的便民服務。通過整合優化幹部和服務模式的加強,雖然村級區域增大了,服務的羣衆增加了,但羣衆覺得更加便民了。

把“合村”變“活村”,強化新村得產業支撐,今年中旬廟崗村集體經濟扶貧加工車間建成,與滎經華森鑄造有限公司合作代加工扣件的零部件。

畫面中正在認真製件的老漢名叫陳志勇,合村前是山河村三組村民。在政府以及自身的努力下2018陳志勇實現了脫貧,走上了致富之路。目前,家中種植茶葉5畝,養羊27只,加上兜底政策及從事公益性崗位年收入達1.6萬元。

政策兜底、產業扶持等措施從根本上解決了貧困戶發展內生動力不足問題,爲了切實讓村民脫貧增收,新車間建成後政府第一時間想到了陳志勇。

廟崗村集體經濟扶貧加工車間的建成,解決本地羣衆40人就近就業,其中有10名貧困戶就地就業,就業羣衆實現年收入增收4萬元,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年的突破。

通過整合優化幹部和服務模式的加強,進一步增加集體經濟積累,探索壯大集體經濟的新形式,這讓廟崗村的此次“合村”切切實實的變成了“活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