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特別是在教育的問題上,都希望孩子能掌握更多的本領。

婷婷孩子上幼兒園小班,這段時間總是有一些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彼此議論着說:班裏某某孩子已經會認字500了,還有更厲害的都認字1000了,換來很多家長羨慕不已的目光。

可是婷婷卻並沒有由於這個事情造成了焦慮,反而婷婷卻更側重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養,比如平時婷婷會特地鍛鍊孩子疊衣服,整理玩具的能力等等。

有的家長也會和婷婷溝通,難道看到別的孩子那麼棒,認識那麼多字,她不着急嗎?然而婷婷卻說,我雖然沒有特地讓孩子認字,但也在不斷給他打基礎,等孩子到了一定年紀自然就識字了,何必這樣着急呢!小寶寶越早認字越聰明?實驗證明並不是

有不少家長認爲孩子越早識字就越聰明,但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這從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創始人阿諾德·格賽爾博士的一個實驗能得到更好的詮釋。

他觀察了從不同年齡段開始識字的孩子,最終發現這些小朋友在將來沒有任何不同,所以這位耶魯大學的博士認爲:在孩子發育沒達標的時候,這些“超前教育”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孩子太早識字就是在浪費時間。

除此之外,美國的“雙生子爬梯試驗”也同樣驗證了這一理論。

實驗讓雙胞胎的兩個孩子進行爬梯練習,兩個孩子都經歷了不同程度和方式的訓練,然而按照正常生長規律訓練的孩子,反而更優秀,而那個接受了超前訓練的孩子,反而不那麼的厲害。

事實證明,孩子的每一項技能的解鎖都是有一定的敏感期的,就像認字,如果在敏感期抓住了,也會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小孩子幾歲開始認字比較好?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疑問,到底孩子多大可以認識生字呢,是越早越好嗎,然而答案是否定的。蒙特梭利提出的兒童敏感期中指出,3-5歲這個年齡段纔是孩子的“識字黃金期”,所以寶媽們也別太着急,畢竟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孩子適合的年齡段認字,也許比拔苗助長效果更好。

不過話說回來,不教孩子識字並不代表不能給孩子打基礎,畢竟識字就是爲了以後更好的學習和生活,這樣在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來充實自我。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打下夯實的基礎呢?

1) 通過圖片來學習文字

當孩子小的時候,比如三歲小班的小朋友,可能對於圖片更加的敏感,那麼家長就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帶圖片的字卡,這樣通過這種圖片來學習每個字,孩子會記憶的更牢固。

2) 閱讀可以給孩子提供學習文字的良好氛圍

閱讀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有益的事情,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語言,同時也能幫助孩子識字。

所以在家裏,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閱讀區,或者是陪孩子一起閱讀,養成一個閱讀的好習慣,那麼對於識字肯定有更大的幫助。

3)針對不同年齡段,給孩子制定不同目標1-2歲:多聽

當孩子的年齡處在2歲以內的時候,那麼父母可以多給孩子放一些兒歌故事,或者晚上有時間給孩子多講一些繪本,讓孩子多去聆聽,通過聽,來對於這些文字產生興趣。

2-3歲:多看

當孩子到了2到3歲的時候,隨着大腦的飛快發育,那麼就不要一味的停留在聽的狀態了,要更多的讓孩子來看,可以買一些簡單的繪本,可以陪孩子一起看,或者是一些帶圖片的生字卡片,讓孩子願意去看。3-5歲:多認

到了3到5歲的年齡,可以說已經到了孩子識字的黃金期,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多引導孩子認識字了,可以通過一些動畫或者是閱讀,多認識一些生字,讓識字量變得更多。

【寫在最後】

學習對於孩子來說每個知識的解鎖都是有一定的黃金期的,父母切記做那個揠苗助長的人,要根據孩子的生長規律來教育和引導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