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文章轉載自中華藝術網,僅爲轉載,侵權可聯繫刪除。

元、明、清三代的玉器工藝美術與其他文化藝術一樣,由唐、宋的繁榮步入鼎盛時期。瀆山大玉海和大禹治水玉山是這一鼎盛時期的代表作。

元、明、清三代,中央王朝版圖遼闊,王室玉料主要依靠進貢獲得,而各地制玉業的玉材則靠私販私運得到。清代從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始,每年從今新疆葉爾羌、和田等地獲得貢玉達2000千克。這些貢玉分春秋兩季繳納。如遇特殊需要,還要派專差採運。以乾隆四十年(1775年)爲例,爲辦寧壽宮添設青玉特磬兩份、編磬兩份,曾派專差前往葉爾羌辦理。又如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十八日,從新疆運到大玉六塊,計三萬餘千克。這些都不屬例貢。玉材的走私在元、明、清三代十分嚴重。乾隆皇帝爲了制止玉材私販,還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嚴懲了監守自盜的回疆辦事大臣高樸等人。

元、明、清三代碾玉業高度發達,已形成了幾個重要產地。根據李鑑宸先生實地考察研究,發現元代有大都、杭州,明代有北京、蘇州,清代有北京、蘇州、揚州、杭州、南京、天津等若干處。其中最重要的產地是蘇州專諸巷,那裏玉工集中,互相競爭,培養出無數高手。故專諸巷名工薈萃,技藝精絕,對明、清玉器藝術的提高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北京是元、明、清三代的京城,爲適應王公貴族富商巨賈的需要,北京的碾玉業也非常發達。這裏的名工巧匠大都來自蘇州專諸巷,確是“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天工開物》)。清代的揚州,漁鹽之利甲天下,碾玉業也得到發展。杭州、南京碾玉業雖有基礎,但其規模與技藝遠遠不能與蘇、揚相抗衡。天津玉業,由於鹽業的發展,至清中期也形成了一定規模。新疆維吾爾族在和田、葉爾羌、喀什也有自己的玉器手工業。上述碾玉場所,都是雕琢和田玉的。其他地方碾玉業玉材各有自己的產地。在玉料充足、各地碾玉業蓬勃發展的基礎上,元、明、清三代王室都設立了內廷玉作或工部玉作。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設諸路金玉人匠總管府玉局提舉司,管理宮廷用玉的生產。至元十六年(1279年)又設上都、大都路瑪瑙玉局。至元十七年(1280年)又設杭州路金玉總管府等內廷或官辦玉作。明代解散了元代官辦手工業機構,內廷設御用監管理宮廷用玉的生產。清初設養心殿造辦處承辦御用器物和冠服,內設玉作(金玉作)。乾隆即位後又設如意館。少數最著名的匠師至如意館、啓祥宮爲皇帝碾玉,還向織造、鈔關、鹽政等衙門派玉活。乾隆初年只向蘇州織造派玉活,乾隆二十五年以後便向蘇州、杭州、南京等織造及兩淮、長蘆兩鹽政,淮關、九江、鳳陽等鈔關派玉活,內廷如意館、金玉作,日夜爲乾隆皇帝碾琢無計其數的玉器。元、明、清三代官辦玉作的規模、產量都是空前的。

元、明、清三代碾玉業發展到鼎盛階段,培養了大批能工巧匠。遺憾的是,這大批玉匠的名字,我們今天知之甚少。明代玉匠只知陸子剛一人。他是嘉靖、萬曆時期太倉州(今太倉市)人,爲碾玉妙手,曾碾治玉簪、白玉印池、玉辟邪、百乳白玉觶等作品。現存子剛款傳世玉器很多,真贗混雜,有待識別。在養心殿造辦處承做活計的清代制玉名工,清檔中留下幾十個名字,最爲著名的有楊玉、陳廷秀、鄒學文、邵景德、陳宜嘉、張君選、姚宗仁、鮑德文、賈文遠、朱玉章、沈瑞龍、姚肇基、陳秀章、朱時雲、朱永瑞、朱光祐、朱仁方、周文

元、周昆崗等。其中姚宗仁頗得乾隆賞識。

元、明、清三代玉器的功能,較唐、宋玉器更加廣泛。元代皇帝用玉比宋、金兩代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如瑱、簪、佩、環、圭、璽、帽飾等,多是玉器。此外,社會上層人物所用之玉,有垂雲飾、帶板、尊、虎紐押、鶻攫天鵝環、鱖魚墜、十節竹環、臂擱等。明代王室用玉,仍沿元之傳統,有增無減,如冕服旒、簪、帶、佩、圭、鉤、珩、瑀、琚、衝牙、璜、滴、珠等都是玉質的。社會各階層人士所用之玉,有白玉鐵柺李、白玉蝶、雞心佩、帶鉤、鏤空壽字、方扣、菊花扣、小瓣花、耳墜、戒指、道冠、鬥杯、碗、壺、爵、盂等。清代用玉至乾隆時期更加普遍,李鑑宸先生按其功能可歸納爲以下九類:

(一)冊寶類:玉冊、玉寶、宮殿堂閣之寶、鑑賞章。

(二)造像類:佛、菩薩、佛母、羅漢、明王、八仙。

(三)祭法類:圭、璧、琮、七珍、八寶、五供、鈴杵、嘎不拉碗、淨瓶、爵、海燈。

(四)佩飾類:朝珠、手串、朝帶、頂圈、香囊、帶鉤、翎管、簪、戒指、手鐲、環、玦、佩、牌、墜、雞心璧、扇器。

(五)陳設類:鼎、尊、簋、觥、觚、觶、瓶、爐、壺、山子、如意、花插、掛屏、人物、瑞獸。

(六)文玩類:筆桿、硯、水盂、匕、筆筒、筆山、筆舐、鎮紙、臂擱、洗、硯滴、棋子、爐瓶盒三式、手卷盒、圖章、小型或微型玉雕。

(七)器皿類:盤、碟、碗、杯、盅、盞、盒、執壺、筷、勺、叉、鼻菸壺、唾盂。

(八)用具類:笛、簫、推勻(太平車)、冠架、柺杖頭、梳、粉盒。

(九)鑲嵌類:普遍施用於室內陳設、傢俱、器皿等。

元、明、清三代玉器碾琢藝術,與當時的繪畫書法以及工藝雕刻緊密聯繫,全面繼承了前代玉器的多種碾工和技巧,並有顯著的發展與提高。

山水、花卉、人物故事等題材的玉器,要求碾工適應所描寫的對象,追求神韻與筆墨情趣。明代人物山水題材的玉器裝飾,有浙派或吳門派的格調。清內廷和蘇、揚等地玉器受畫院、如意館畫風影響很深,追求山水畫的皴法,表現了各家不同的用筆。人物故事則碾琢細緻。山子屏障或器物上的山水人物圖案多作隱起、起突處理,注重層次,遠近碾琢深邃,鋒棱畢露,類似當時的竹木牙雕的風格與做工。最典型的就是大禹治水山子,稿本是宋人畫“大禹治水圖”,由賈銓照圖在玉上勾稿,追仿宋人筆意。構圖採用平遠、高遠、深遠的“三遠法”;亦有采用類似焦點透視線即“線法畫”者。

肖生類玉雕,有牛、馬、羊、犬、鹿、雞、鴨、鶴、鵪鶉、鵲、雀和龍、鳳、甪端、辟邪以及人物、神仙等等。碾法突出體量感,有的並追求工筆畫的功力,對其細部也毫不放鬆,認真地進行碾刻。如鵪鶉盒,以蹲伏的鵪鶉作器,對其羽毛作了精細的碾琢,刻意追求宋代工筆畫之筆意,或者說再現了北宋院體。還有的僅對頭部五官、四足之爪、尾上細毛進行具體而細緻的碾琢,有意地省略其身部羽毛,得到簡潔明快的效果,充分顯示出晶瑩潤澤的質感。

元、明的碾琢技術有不拘小節的特點,磨工注意表面,對其側面不甚注意,對內膛與底部,在大面上過得去即可。但清代要求嚴格,不論是單獨應用一種做工,還是綜合兩種以上的技法,均要求規矩方圓,一絲不苟。凡直線必須筆直,圓形必如滿月,委角必得圓潤,尖角一概鋒銳,有着豐富的韻律感。一件玉器不僅器形、表面、花紋圖案碾琢工整,而且膛裏、底足、蓋內等不爲人所注意之處,也要花費很大力氣,做工十分講究。鏤空活計尤其講究玲瓏剔透,多用於太湖石和花梗枝葉的碾琢;從正面看,圓潤秀氣,感覺光滑,對其背面也定做必要的粗光。

做仿古玉器需要特殊的技巧。首先要仿其形紋,再致殘做浸。關於致殘方法,元、明、清三代多用砣鑽孔,或留下砣痕。但關鍵性的技術是燒古,即用灼烤或煎煮炸等方法改變玉的原色,做出人工浸色。這是指一般情況而言。但也有例外,如范文虎墓出土的羊脂白玉尊、貫耳扁腹、仿商銅卣,都沒有做任何人工的傷殘或浸色。乾隆時期做仿古玉器,早期按《考古圖》仿製;後期“返樸”,在器形花紋上下工夫,底鐫“大清乾隆年仿古”或“乾隆仿古”,有的只在足部用砣做點滴的傷殘。如此看來,元、明、清三代仿古玉的情況也是相當複雜的。

銘刻玉器,元、明、清三代主要用於寶璽,其中清代還用於玉冊。清代內廷銘刻玉器,工程較大。如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一次即刻漢字四千,刻滿字八千,這是歷史上少見的。受文人畫的影響,在玉器製作上,往往也把詩、書、畫、印結合在一起。如大禹治水玉山,正面是大禹治水圖,背面是長篇題跋和多種印章。又如八徵耄耋之寶,邊牆刻御製文,長篇累牘,洋洋大觀。概括來說,乾隆時在文字刻玉方面有了突出的發展,數量空前增長,漢文、滿文無所不包,楷書、隸書、篆書應有盡有,款識、題跋也極其盛行。

中國古玉的民族特色極強,向來影響外域,而極少受外域影響。只是到清乾隆時期,有着阿拉伯風格的痕都斯坦玉由回部伯克或駐新疆大臣貢入內廷。乾隆對此玉非常欣賞,先後撰寫了幾十首詩文加以稱讚,並要求如意館仿製,從此,痕都斯坦玉風靡內廷。不少玉器還搬用其大卷葉或蕃草紋飾。這種風氣隨之擴散到民間玉肆,其影響不能低估。

元、明、清三代是封建王朝的強盛時代,在我們這個有着悠久碾玉曆史的統一國家裏,雲集着無數技藝非凡的名師巨匠,他們把我國的玉器工藝美術推向了空前的鼎盛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