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市淳化縣石橋鎮大槐樹村,是一座紅色文化和歷史文化並重的村落。

然而,一段時期內,大槐樹村人卻驕傲不起來——由於村莊位於黃土旱塬上,乾旱少雨、交通不暢、缺乏核心產業,225戶 825人的小村莊,貧困發生率一度達到 46.3%。多種原因疊加,大槐樹村是典型的“上訪羣衆多、村民矛盾多、幹部問題多”的“三多”村。

2018年5月,中國銀行總行選派王劍峯到大槐樹村擔任第一書記。從村民們質疑的“小北京”“學生娃”到現在村民們豎起大拇指誇讚的“王書記”,從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到實現村集體收入242.75萬元,王劍峯用實際行動踐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詮釋着金融扶貧人的責任擔當。

陝西省咸陽市淳化縣石橋鎮大槐樹村第一書記王劍峯(右)在直播室向本刊記者介紹大槐樹村農特產品。劉紅濤攝

01

培樹信得過的組織

初到大槐樹村,王劍峯委實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彼時,村裏連條像樣的路也沒有,辦公室近似於露天,更別說旱塬上發展農業生產的灌溉設施及相應配套。

無論是村民家還是村集體經濟,都是一窮二白。扶貧就得先從扶心、扶志、扶智開始。動力滿滿的王劍峯決定先召開村民大會,聽聽大家的想法和意見。

可這上任後的第一把火,卻更像是燒給自己——村委會破舊的磚瓦房裏,稀稀拉拉坐了十幾位村民。

工作生活穿梭于都市辦公樓宇間的王劍峯蒙了,村民的方言,他很多都沒有聽懂,隱約聽到的是“小北京”“小眼鏡兒”“學生娃”的稱謂,和“開啥會,開會發錢嗎?”“這北京人到咱這窮鄉僻壤來,還不是走個過場”的質疑聲。

這場“砸場子”的村民會議帶給王劍峯的,有困惑,有不安,更多的是不甘。“這種質疑其實也透露着他們想要改變、想要發展的渴望。”王劍峯暗下決心,先不表態,要用行動和成績爭取話語權。

“造血”的第一步,王劍峯從村委會改造項目開始。“必須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脫貧攻堅的前沿陣地。”

這種想法,與大槐樹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新旺不謀而合 :“多年來,村黨支部軟弱渙散,村集體沒有收入,村民們太需要看到新氣象、新變化了。改造村委會就是聚人心、聚人氣,以抓黨建來夯實基層堡壘。”

於是,王劍峯與楊新旺帶領村“兩委”、包村幹部一起,拜訪企業、聯繫物資,爭取到中國銀行20萬元的無償資金支持,協調來1000噸水泥。當年9月5日,村委會改造破土動工 ;次年元旦,一座 450平方米的標準化黨組織陣地竣工亮相。

“那段日子,我們真挺不容易的。”大槐樹村黨支部書記楊新旺言語間不無驕傲,“資金不夠,我們就‘化緣’來資金和水泥 ;工人不夠用,我們村幹部一起動手壘磚砌牆。幹部和村民的心氣兒一下凝聚到了一起。”

“村民們說,這是我們全村顏值最高的房子。”王劍峯轉述一位村裏老人的評價,“他說有了這座大樓,孫子找媳婦都覺得有面子。”

村委會的改造,讓村民們認識了這個“學生娃”的能力,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向王劍峯傾訴問計,達了參與到村產業發展的想法和意願。“以前開會叫不來人,現在開會,樓道都站着羣衆。

大家都想聽聽村裏下一步要咋幹,還會給村裏帶來哪些好事。”王劍峯說,農村工作的挑戰五花八門,但卻也最體現本真。做好農村工作,不僅需要用金融人的思維方式思考和衡量問題,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地氣”,要學會換位思考,深入聯繫和貼近羣衆,才能走到他們心裏。“我們以‘項目帶動’爲抓手,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幹事中樹立起村黨支部的信心,也給羣衆喫了一顆發展的定心丸。”王劍峯忘不了,村裏路燈亮起的那晚,村民郝世亭在全村微信羣裏說的一句話——路燈照亮的不僅僅是路,而是我們老百姓的心。

02

打造立得住的產業

幹部羣衆的心氣兒凝聚到了一起,接下來就是發展什麼、怎麼發展的問題。王劍峯密集召開座談會,聽意見、找思路。

一次座談會上,村民張景榮說,村裏常年缺水少雨,連喝的自來水都是從鄰村運過來的。“大家嘗試過種麥子、玉米、蘋果,可一遇到旱年,收的還沒種的多,沒有人願意種地。”

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引水。可從溝底到塬上,近300米的落差、70度的陡坡,把水引上來,難度得多大?大家想都不敢想。

王劍峯沒打退堂鼓。他知道,村中基礎設施建設直接關乎貧困羣衆的獲得感,更關乎羣衆的發展士氣。有了這一想法,王劍峯與村“兩委”積極申報“引水上塬”灌溉項目。最終,在中國銀行和淳化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總投資270 萬元、總管道13000米的引水上塬工程,成功將大槐樹村1800畝旱地變成水澆田,徹底結束了大槐樹村民世代“靠天喫飯”的日子。

大槐樹村農業發展隨之“水到渠成”,建起了日光溫室暖棚18棟、蔬菜大棚80 個,發展花椒810畝、櫻桃240畝、葡萄235畝、油桃180畝、蘋果372 畝……大槐樹村的產業規模逐漸擴大。

“我們還玩轉了‘認養農業’,進一步提高了抗風險能力。”王劍峯說,在他的規劃裏,大槐樹村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有着“接二連三”的特點,通過延伸產業鏈條,構建農產品深加工體系,全力推進麪粉、花椒、雜糧、瓜子等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建成落地。

王劍峯的“野心”不只這些。2019年5月,王劍峯發起成立了大槐樹村電商服務站,全面整合咸陽北四縣地域扶貧產品,以打造“農村電商供應鏈”爲目標,建立“五位一體”電商人才隊伍,創建“貧困村村集體電商合夥村”機制,實現村集體電商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帶動一方百姓共同脫貧致富。

產業發展的多元化、市場化、特色化,讓大槐樹村羣衆收入和村集體經濟積累“芝麻開花節節高”。2019年,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856元,貧困羣衆人均純收入11820 元,村集體經濟達到 430多萬元。

“今年我們承諾給村民辦的15件實事趨於收官。”王劍峯說,他希望把大槐樹村的基礎夯實了,讓大槐樹村實施的所有項目,在他駐村的時候是好項目,在他離開以後依然是好項目。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大槐樹村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中國扶貧》2020年22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