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觀天下# 歷史上以畸形審美最著名的兩個時代,一個是魏晉時期的“小鮮肉”審美大行其道,以至於發展到“靠臉喫飯”的地步。另一個是發端並推崇於宋朝時期的女性“三寸金蓮”之美,很不幸地也成爲了審美時尚。前者這種動搖古代主流儒家思想,又異於其他支流學派的“畸形”審美,很快就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碾碎。而後者因爲涉及到傳統族權、夫權壓迫下的女性地位,所以這種被“上流社會”推崇的;本質是服務於男權的畸形審美,竟然深入了人心達千年之久。

讓《亮劍3》下架,這相對於近年來泛娛樂無底線氾濫的確是一件很大快人心的事情,娛樂文化領域早該如此。然而我想說的是,這種反映在文化領域裏的以“陰柔奢靡”之美何時被引爲時尚,成爲一種任由“三味真火燒不盡,總有陰風吹又生”的常態呢?

文化界的“陰風”推波助瀾,畸形之審美以純自由個性舒展之名,以不要一元原則下的多元包容爲理,已經在廣大青年當中固化成唯美時尚,形成了在他們心田中刻已存在的肥沃土壤,否則也不會在整個泛娛樂圈被廣泛的市場存在,並一次又一次地淪爲市場推手們開疆拓土的利器,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翻開歷史,我們發現秦漢之“雄風”在緊接着的魏晉時期被戛然而止。那個極其特殊的動亂時代,卻造就了文人們至今都仰慕的“魏晉風度”。然而,當時的貴族們把文人因特殊年代難以抒發憂國憂民之情懷,而追逐自身的放浪形骸、風流自賞和清淡閒趣,推波助瀾成一種時尚之美時,徒有虛表的“小鮮肉”就徹底革除了秦漢傳統,亦如當下的青年底氣十足地告訴我,老人家;你奧特了!

“靠臉喫飯”居然也成了魏晉兩朝風靡一時的風景線,不能說這後面的“五胡亂華”與此就有什麼直接因果關係,這個就交由歷史和哲學家們去研究。只是沒想到的現實是,歷史開了一個極大的玩笑,最終結束這道風景的,恰恰就是那個時代被他們拋棄的秦風之策略地,一股濃厚的關隴雄風。

陰柔之美時下也有着廣闊而又肥沃的土壤,儘管我們的文化界吶喊與批駁了多年,但“小鮮肉”之畸形審美頑強得猶如星星之火,一直在頑固燎原。而且每每展現得都恰是;三味真火也燒不盡,總有“陰風”吹又生。這回要是不把這陰柔奢靡硬搬到“亮劍”身上,恐怕依然會在其他諸如古裝、情感、懸疑之類茁壯成長,並繼續開枝散葉。

目前看,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的靠臉喫飯,已經成爲當下被默許的“潛規則”,而且已經發展到變態的推廣“以醜爲美”之最高階段。要麼特陰柔,要麼特醜陋,無論是面容陰柔還是精神陰柔,均成爲那些“陰風”手裏的香餑餑。

畸形審美一旦被固化,尤其是被知識文化界以“這沒什麼”的態度之默許情況下,會到底發生什麼呢?衆所周知,中國歷史上除了魏晉時期陰柔情趣的泛濫,發端於宋代文人們欣賞的“三寸金蓮”之變態審美,被當時的文化知識界推崇至極,使得此審美固化得以代代相傳,到了女性們沒有一雙漂亮的三寸金蓮就嫁不出去的地步。結果到了清朝,連滿清政府都看不慣,公開要求漢族女子不要再裹腳了。令人啼笑生非的是,漢族女子不但不停止裹腳,而且連滿清貴族女子也認爲裹腳之美的確美輪美奐,也學樣跟着裹起腳來。此風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直到新中國成立才徹底解決這變態的審美,這害人不淺的異形時尚就是如此難以根除。

那麼流行於時下的“陰柔奢靡”之審美,何時成爲時尚的呢?又會不會和類似“三寸金蓮”一樣的頑固,根植於廣泛的青年之中坐等着傳遞到下一代?這還不算加上外因的推波助瀾,想想都讓人無比擔憂,是該反思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