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聖經說:“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何解?

此言出自《以弗所書》,在說這句話時,還有個前提,那便是“存敬畏的心,彼此順服”。

這句話只是個前提,因爲它的後邊還引申出一大段話,“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作子女的,當順服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以爲這樣就解釋了這句話的全部意思,那就想得淺了。

首先,你得明白“彼此順服”是什麼意思。

打個比方,就像一名士兵加入一支軍隊,他是這支軍隊的一分子,從他加入起,他便自動放棄了自己的生活和隨意行動的權利,一切都需聽命令行事,違反紀律要受到處罰,這便是“順服”的意思。

那什麼是“彼此順服”呢?

簡而言之,“當像智慧人”。

這句話來自《聖經》,意思是要做一個肯思想的人,跨出腳步前必先思考一番,說話之前先考慮一下,做一個受思想、悟性、深思熟慮管理的人。

從積極的方面講,這聽起來跟中國的“三思而後行”很像,從消極的方面講,則跟“禍從口出”和“衝動是魔鬼”近似。

的確,人類的本性之一便是不喜歡思考,僅憑直覺行事,但我們也須清楚,生活中許多煩惱都來源於此。

從本質上講,這樣的人都是自私的,以自我爲中心的,更像是動物,因爲動物就是完全利己的,不用頭腦思考,只憑直覺行動。

如果任由這樣的思想蔓延下去,不管他是誰,都勢必無法融入到任何一個羣體當中去,只要想加入到一個羣體中去,放棄個人主義,就一定是個必經的過程。

你可能會反駁,難道主張個性是錯的嗎?

我們必須得聲明,一個有思想,有主張,有見地的人,和一個一味堅持己見的人,區別還是很大的。

前者有智慧,懂得謙卑,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後者表面上對某事抱有極大興趣,可實際上他對自以爲擅長的事瞭解得並不多,他只是一味地想要炫耀自己,對於真理本身缺乏興趣,以至於他到哪裏,就在哪裏掀起紛爭和矛盾。

如果有人淪落到這個地步,那你就別指望他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因爲任何人只要對他的見解提出質疑,對他來說都是極大的侮辱,不是對他所堅持的事,而是對他這個人,這時,他不僅會無視這樣的質疑,還會仇恨提問題的人。

我們爲什麼一定要如此詳細地解釋這二者間的區別呢?

因爲“彼此順服”的實踐意義就在於此。如果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而你的同伴與你一樣,你們的彼此順服就像水到渠成一樣。

“有智慧的人”關注的焦點不在自己身上。他們並不想要“說了算”,也沒有想當老大,做事不勉強,而是出於自願,樂意做事時,不是因爲貪財,就算表現傑出,也只是希望自己能成爲別人的榜樣,而不是想彰顯自己有多了不起。

“像動物一樣的人”卻與此截然相反。他們敏感,易怒,一受質疑就想起身離開,動不動以辭職相威脅,目的在於得到更大的權力,時刻都想高人一等,這無疑與“彼此順服”背道而馳。

沒有人願意與這樣的人一起共事,像這樣的人最終感動的也只有自己,無法使任何人“順服”,因爲他們的眼中只有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