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所以稱爲“聖人”,在於活了七十二歲,大部分時間都致力於教育事業,門下弟子三千人,留下名號的賢者就多達七十餘人,當之無愧的名師。

雖然孔子並未能在有生之年實現其“恢復禮制”的政治抱負,但這並不妨礙他“有教無類”的平等教育主張,把以往貴族專有的文化公開傳授給平民,開創了文明發展的重大革新。以火種延續的方式,把匡扶社稷的救世宏願交給後人去完成。

雖然孔子並未能在有生之年實現其“恢復禮制”的政治抱負,但這並不妨礙他“有教無類”的平等教育主張,把以往貴族專有的文化公開傳授給平民,開創了文明發展的重大革新。以火種延續的方式,把匡扶社稷的救世宏願交給後人去完成。

孔子教化世人是手段,目的是創造一個完美的社會體系。提出“君子六藝”的教育理念,圍繞着“”字,追求身心平衡、德術兼修,自致知以至力行,知人事以達天道。

這種獨特的教學理念既注重了內心的和諧,也高度重視了外在的能力,體現出了以人爲本的核心思想。

在孔子看來,人和人的關係衍生到社會,就是個體與集體,私德與倫常之間的關係。認爲所謂和諧無非是“天、地、人”三者的平衡,人處於天地之間,但“天爲人而立,地爲人而成”。人是世界的中心,無數人在一起組成社會,其聯繫紐帶是等級森嚴的社會倫常關係。

《大學》有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所,提倡的“中庸”思想,就是以折中、謙和的態度和手段,不走極端,認爲處事應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事事恰到好處,人人各得其所,這樣就無顧此失彼之弊。

千百年來,中庸之道作爲中國人的生活處世法則,千百年已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之所以能把學問深入到普通百姓,就在於孔子認爲“下學而上達”,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平易親切,自然能上達。是人皆可以下學、可以與人共知的。只是認識水平不同,見識結果也各不相同。

孔子這一思想,讓儒家在外在表現上與其他學派佔據了優勢,獲得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短短這一句話,下學而上達,可以理解爲兩個層面。

第一,盡人可知的可能,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當下即是,開始就是結束;人可以到達,也可以現在各得其所。此雖似小道末節,倘若人人由下學而自得其性,人人可以上達而通於天道,此即第二境界。

人生至是,可謂了無缺憾。但此一境界卻又是一無窮盡無終極的境界,一個人得以在此境界之中,永當上進,永無休止,日新不已,而人生則在此一不懈不息的過程中向前。

以中庸之道去處理日常事務,是孔子的核心思想,這一點不但在古代,即使放在現代,也一點不過時。

今天事態複雜多變,人心浮躁,很多迷惑於表象難以抓到問題的重點。越來越多的人急功近利,往往只見眼前之利,忽略了發展變化的客觀事實,極易導致“偏至”的發展;等到此一發展偏到不可收拾時,即再搬出另一偏至的辦法來糾正。

說到底,不走極端,多思考多推敲,“下學而上達”走中庸之道,方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如此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