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由於位於中原的核心地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和人口密集區。中華文化的產生依傍於黃河,所以河南的地位可想而知。但是正是由於這樣的重要,才促使河南地區飽受戰火的洗禮和摧殘。

而在金末元初、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等階段,河南作爲中原腹地,成爲兵荒馬亂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根據暢讀文研院發現,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從中國第一個大王朝夏朝到後來的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河南擁有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以及夏商古都鄭州等等。

中國有四大古都、七大古都、八大古都,甚至十大古都等諸多說法,但是這些概念大多都是近代以來各個地方的青年才俊爲了彰顯各自家鄉的歷史底蘊而生搬硬造出來的,其實在中國傳統士大夫中,大家公認的只有二都:東都洛陽,西京長安。

而中國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期都是圍繞着這兩個地方而進行擺動遷移,這兩座城是中華民族的祖脈所在,也代表了華夏文明的最核心區域,歷史上大家歌頌的《兩都賦》和《二京賦》便是明證,至於誰是華夏第一帝都尚無定論,但是這兩個城市在歷史上的魅力則是其他城市所望塵莫及的。

北京的建都與防禦遊牧民族有極大的關係,但開封也未嘗不可,個人認爲開封除了地上懸河的不利條件外,其他條件要好於北京,靖難之役改變的更多的是國家的高層設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