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大秦賦》這部電視劇的時候,估計令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便是,華陽夫人一再要求子楚將韓霓立爲正妻,讓趙姬爲妾。但是,權衡利弊之後,向來對於華陽夫人言聽計從的子楚,始終不同意這樣的安排。很多人會覺得通過妻子位置的安排,從而華陽夫人對於秦王的控制,其實這只是其中一方面,後面還有更重要的緣故。具體情況,且看下文細細道來。

首先,對於華陽夫人而言,立韓霓爲太子妃,則可以更好地控制秦王,鞏固地位和權勢。可是這對於贏氏一族來說,肯定是不滿意的,因爲這就決定未來秦王的人選問題,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家族王權可以被外姓操控。這一點安國君贏柱自然也是心中有數,他也在觀察子楚能不能抵抗壓力和誘惑,堅持國本。畢竟秦國是贏氏的秦國,安國君之所以把華陽夫人的地位提得很高,一方面則是看重她的能力和見識;另一方面則是她沒有子嗣,不會對於秦國的基業造成根本上的影響。因此,子楚在這個關鍵問題上的堅持,必然在贏柱那邊得分。

爲什麼會這麼說呢?由於嬴子楚的一再堅持,始終不願意立韓霓爲太子妃,故而當贏柱看到嬴政之後,立馬錶示親近和好感,將手裏的秦王之劍贈給他,這也算是對於嬴子楚的一種肯定。畢竟當大王的,國家大事還要聽從婦人之見,使得外戚干政,這就是顯得很無能,怎麼可能放心將王位傳給子楚。

其次,子楚的這種安排,也體現出他這個人的重情重義,賞罰分明。畢竟一直爲秦國受苦受累的是趙姬和嬴政,他們在敵國作爲人質,爲國立功,受了很多苦,被立爲正妃和嫡子,也算是賞罰分明,更顯得子楚重情重義。其實,子楚之所以被安國君立爲嫡子,也是根據秦國向來賞罰分明的治國態度,延伸而來。可以說,子楚的所作所爲,都是表明他是一個有血性、重情義的秦國好男兒,這樣的人品也是得到贏柱的肯定。

從這個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到秦國幾百年來,一直強大的根源所:只要你爲國立功,自然這個國家就不會虧待你,歷代秦王都是講究賞罰分明,因而人人奮勇,個個想要爲王室驅馳。當然,也可以從側面說明問題,那就是商鞅變法以後,昭襄王自幼爲敵國人質,子楚和嬴政也都是爲敵國人質,恰恰就是因爲這些人深入敵國,一方面瞭解東方的情況,可以繼承東出的國策;另一方面於國有功,賞罰分明,這才被提升爲儲君,這也算是秦國的一個傳統。

#華陽夫人#子楚#秦國收藏

爲什麼會這麼說呢?由於嬴子楚的一再堅持,始終不願意立韓霓爲太子妃,故而當贏柱看到嬴政之後,立馬錶示親近和好感,將手裏的秦王之劍贈給他,這也算是對於嬴子楚的一種肯定。畢竟當大王的,國家大事還要聽從婦人之見,使得外戚干政,這就是顯得很無能,怎麼可能放心將王位傳給子楚。

其次,子楚的這種安排,也體現出他這個人的重情重義,賞罰分明。畢竟一直爲秦國受苦受累的是趙姬和嬴政,他們在敵國作爲人質,爲國立功,受了很多苦,被立爲正妃和嫡子,也算是賞罰分明,更顯得子楚重情重義。其實,子楚之所以被安國君立爲嫡子,也是根據秦國向來賞罰分明的治國態度,延伸而來。可以說,子楚的所作所爲,都是表明他是一個有血性、重情義的秦國好男兒,這樣的人品也是得到贏柱的肯定。

從這個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到秦國幾百年來,一直強大的根源所:只要你爲國立功,自然這個國家就不會虧待你,歷代秦王都是講究賞罰分明,因而人人奮勇,個個想要爲王室驅馳。當然,也可以從側面說明問題,那就是商鞅變法以後,昭襄王自幼爲敵國人質,子楚和嬴政也都是爲敵國人質,恰恰就是因爲這些人深入敵國,一方面瞭解東方的情況,可以繼承東出的國策;另一方面於國有功,賞罰分明,這才被提升爲儲君,這也算是秦國的一個傳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