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形似蛟龍,被古人稱爲“王蛇”,乃是百蛇之王。民間還一直流傳着蛟蛇化龍的傳說。因此王公貴族皆有穿蟒袍之習。

何爲蟒袍?就是繡有蟒蛇紋飾的袍服。各個朝代叫法不一,明朝叫蟒衣,清朝稱之爲蟒袍。明朝時蟒袍一般只賞賜給皇帝近臣或有功之人,其他人等不許私自穿戴。而清朝管制就比較寬鬆了,文武官員皆可服蟒,有資格穿着補服的人就有資格穿着蟒袍。蟒袍可與補服配穿,官員補服之下內襯蟒袍。

清·乾隆藏式香色妝花緞蟒袍

清代蟒袍的基本款式爲圓領、大襟、窄馬蹄袖、通體蟒紋。宗室皇族的袍爲前後左右四開衩,一般的爲二開衩式。蟒袍中的蟒紋有正蟒、側蟒、行蟒三種:正蟒的形象是蟒首向正面,頭部左右對稱,好像正面而坐,所以又稱坐蟒;側蟒是側身之蟒;行蟒是蟒在行走的形象,所以也叫走蟒。蟒袍的顏色、蟒紋數量、蟒紋爪數上的區別體現着穿着者身份地位的不同。根據服色與蟒數可將蟒袍劃分爲四等,《清會典圖》記載:

皇子蟒袍,色用金黃,片金緣,通繡九蟒,裙四開,親王、郡王蟒袍制同,惟色用藍及石青。曾賜用金黃者,亦得用之,裙四開之制,凡宗室皆如之。貝勒蟒袍,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片金緣,通繡九蟒四爪。貝子、固倫額附下至文武三品官、奉國將軍、郡君額駙、一等侍衛,蟒袍制同。貝勒以下、民公以上,曾賜五爪蟒緞者,亦得用之。文四品官蟒袍,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片金緣,通繡八蟒四爪;武四品官、奉恩將軍、縣君額駙、二等侍衛,下至文武六品官、藍翎侍衛,蟒袍制同。文七品官蟒袍,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片金緣,通繡五蟒四爪;武七品、文武八九品、未入流官,蟒袍制同。

清代蟒袍

此外,福晉、命婦也可穿着蟒袍。皇子福晉蟒袍,色用秋香,通繡九蟒。親王福晉、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郡王福晉、郡主、縣主,蟒袍制同。貝勒夫人蟒袍,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通繡九蟒四爪。貝子夫人、郡君下至三品命婦、奉國將軍淑人,蟒袍制同。四品命婦蟒袍,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通繡八蟒四爪,奉恩將軍恭人、五六品命婦,蟒袍制同。七品命婦蟒袍,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通繡五蟒四爪。據《清會典圖》而知,貝勒夫人以下的命婦朝褂,也繡蟒紋。如貝勒夫人朝褂,前行蟒四,後行蟒三;貝勒夫人冬朝褂,繡蟒紋四爪;民公夫人朝褂,前行蟒二,後行蟒一;四品命婦朝褂,前後行蟒各二;七品命婦蟒袍,五蟒四爪。

在清代,蟒袍也可作爲一種賞賜。皇帝將之視爲恩寵賜予官員。

清代藍地納紗蟒袍#蟒袍#清朝#宗室收藏

清代蟒袍

此外,福晉、命婦也可穿着蟒袍。皇子福晉蟒袍,色用秋香,通繡九蟒。親王福晉、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郡王福晉、郡主、縣主,蟒袍制同。貝勒夫人蟒袍,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通繡九蟒四爪。貝子夫人、郡君下至三品命婦、奉國將軍淑人,蟒袍制同。四品命婦蟒袍,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通繡八蟒四爪,奉恩將軍恭人、五六品命婦,蟒袍制同。七品命婦蟒袍,藍及石青諸色隨所用,通繡五蟒四爪。據《清會典圖》而知,貝勒夫人以下的命婦朝褂,也繡蟒紋。如貝勒夫人朝褂,前行蟒四,後行蟒三;貝勒夫人冬朝褂,繡蟒紋四爪;民公夫人朝褂,前行蟒二,後行蟒一;四品命婦朝褂,前後行蟒各二;七品命婦蟒袍,五蟒四爪。

在清代,蟒袍也可作爲一種賞賜。皇帝將之視爲恩寵賜予官員。

清代藍地納紗蟒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