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胖部 編輯|夏添

《冷血狂宴》上線視頻網站,時隔兩年後,依然逃不過爭議纏身。

爭議當然首先來自郭敬明。他今年大舉“迴歸”,除了“院轉網”的《冷血狂宴》,導演作品《晴雅集》將於12月25日上映,還有一部監製的《如果聲音不記得》在《冷血狂宴》上線同日已登陸影院。《爵跡》之後四年,這幾部作品將重新考驗郭敬明在電影市場的號召力。

其中,號稱投資7億、集結了包括吳亦凡、陳學冬、陳偉霆、郭采潔、林允、王源、王俊凱、易烊千璽等諸多流量明星的《冷血狂宴》電影宣佈“院轉網”,看似在有所降溫的PVOD(即視頻點播,一種付費點播形式)市場已經形成了“降維打擊”,但情況或許沒有那麼樂觀。

從作品來說,一方面,近期的“院轉網”給受衆留下的印象是“不是爛片,就是文藝片”,從同類內容到這部電影都帶來了比較負面的預期;另一方面,具體到《冷血狂宴》,據傳7億的體量很難通過線上實現盈利。

而從該片的PVOD模式來說,“非會員24元,會員12元”的點播價格已經是此前最高價格的一倍。犀牛君觀察到,上線2小時後,網絡端已經出現大量高清下載資源,這一市場現象顯然意味着網友付費慾望較低,排除電影本身的原因,也能看到國內PVOD模式遭遇了水土不服的問題。

《冷血狂宴》的上線,成爲觀察後疫情時代“院轉網”困境的一個視角。

《冷血狂宴》會“冷”

還是會“狂”?

時針調回到2018年6月,原定《爵跡2》的上映前期,市場反饋並不算樂觀。

投資1.5億的前作《爵跡》票房口碑雙雙慘敗,票房3.82億遠不及預期,豆瓣評分只有3.8分,直接導致第二部項目公開之後遇冷。

從當時的宣傳來看,片方主打真人CG技術的升級,郭敬明曾表示希望“《爵跡2》在視覺效果的呈現上彌補第一部的不足”,僅採集演員面部動捕掃描點的相機就從前作的80臺增加到了200臺。

但首發預告之後的反響並不如人意,不少網友直言其特效“渣”,甚至不少片中的主演粉絲都對這版預告不滿,認爲“醜”到自家偶像都不能被認出。

隨着電影撤檔,《爵跡2》到底成色如何成爲懸案。直到兩年後“院轉網”並更名《冷血狂宴》,犀牛君花了12元買票,終於看到了這部來遲兩年的電影。

先說說此前備受關注的范冰冰戲份,鬼山蓮泉的所有面部CG被整體修改完成“換頭”,從片尾字幕可以看到,臺詞也由一位名爲劉子純的文替重新完成。按照原設定,鬼山蓮泉是第二部的核心人物,但從成片看和銀塵(吳亦凡飾)、麒零(陳學冬飾)戲份持平,應該也做了重新剪輯。

CG升級應該說是可見的,人物表情生動程度和動作流暢度相比第一部都有進步,主要演員也基本認得出是誰。雖然不代表達到了多高水準,但製作費確實在燃燒,有一些畫面也能看到導演的想象力。

但前作的諸多問題依然存在。首先就是在敘事上,電影再度默認觀衆對故事有先期瞭解,很多嗨點都是爲書迷準備的,比如最後吉爾伽美什現身的畫面,每一步會踩出水、火、土、風,暗示他四系全能的天賦,但如果不瞭解只會覺得電影有許多無效信息。同時,雖然經過CG捕捉,演員們也很難說貢獻了哪些值得回味的場面。

相比於其他IP改編,“爵跡”系列複雜的故事線也讓三部連續性極強,導致單片敘事比較零碎。尤其是所有三部曲裏最難的第二部,往往會因爲承上啓下而失去獨立性,在《冷血狂宴》裏尤其明顯。第一部要救的吉爾伽美什,這一部依然連個臉都沒露。

而從市場角度來說,《冷血狂宴》“院轉網”的表現同樣面對質疑。

一方面從作品定位來說,這部爲大銀幕打造且主打視覺的電影,在小屏幕上線本身已經失去了其最大優勢,“真人CG”的質感在這種播放環境下更像是動畫片。最直觀的問題就是該片本身的色調爲暗色系,對小屏幕觀衆談不上友好;此前有調色師提到,他們在爲網絡電影調色時會打開燈,儘量模擬受衆觀看環境,但《冷血狂宴》在這一環反而是失分的。

另一方面,應該說《冷血狂宴》“院轉網”的最大賣點就是明星流量,但能否兌現目前也存疑。

首先是從2018年至今,流量市場已經發生巨大變化。2018年的海報也能看出,吳一凡和陳學冬是絕對男主,而易烊千璽僅僅作爲TFBOYS之一出演了一個客串角色。

而兩年後,憑藉《少年的你》《長安十二時辰》和“街舞”系列完成華麗轉身的易烊千璽,卻被放在了海報最上面,顯然有意以此攬客,但易烊千璽的粉絲會在偶像轉型實力派的關鍵階段認下這部舊作嗎?

有轉型需求的不僅是易烊千璽,從目前的應援情況看,各家粉絲的反響都堪稱冷淡。這當然也有目前流量勢能下降的原因,粉絲打榜的風氣也漸漸退潮。

平臺還特別爲《冷血狂宴》粉絲打榜開放了“魂力榜”活動,規則是各家粉絲通過線上購票和觀看花絮預告片方式獲得“魂力值”。每張線上觀影票可獲得20點魂力值且可多次購買(上限200張);而後一種方式要觀看30分鐘纔可獲1魂力值,基本可以不納入考量。

截至12月4日18時,排名第一的吳亦凡累計獲得530168魂力值,意味着粉絲大約購買了2.7萬張票;而排名第二的易烊千璽已經只有111805,第三郭采潔獲得了67501魂力值,這個數據對比他們的粉絲數可謂九牛一毛。

視效棄守,流量失位,當《冷血狂宴》終於以PVOD模式直面市場,遇“冷”的可能性是大於“狂”的。電影上線三小時後,在微博上僅有#冷血狂宴#一個熱搜,最高排到了第16位。

後疫情時代

PVOD模式有多少想象力?

《冷血狂宴》是今年第19部“院轉網”電影。

春節之後兩個月內的三部,分別趟出了兩種路徑。一種是在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上線的《囧媽》和《大贏家》,以免費播放來實現平臺拉新促活,播放數據都相當漂亮,《大贏家》三天內正片總播放量突破了9800萬,總觀看人羣達到了十億票房量級電影的程度;另一種是《肥龍過江》,通過高端付費訂閱即PVOD模式盈利。

這三部電影之後,“院轉網”內容聲量已經有所下降。

一是體量上開始向中小文藝片偏移。如《春潮》《財迷》這些電影大部分以“非會員12元,會員6元”的標準費用提供PVOD點播,也有如《灰燼重生》《無名狂》等供視頻平臺VIP會員免費觀看。這些電影因爲製作成本不高,平臺基本可以覆蓋80%到100%的製作成本,《春潮》等幾部作品的播放效果和收入還超出平臺預期。

但PVOD的侷限性也更加明顯。比如官宣成本3億的《征途》,上線3天入賬4262萬,在“網絡電影”這個範疇成績相當喜人,卻基本已經觸及網絡端天花板,很難滿足大製作覆蓋成本的需求。或可作爲參考的是,今年網絡電影最高票房是《奇門遁甲》,截至11月15日入賬5641萬。

在天花板的阻隔下,行業更多在探索文藝電影與“院轉網”的契合點,而非從播映效果到回收成本方面都很難匹配的大片。而豆瓣評分5.1的《征途》,也給觀衆留下了“爛片纔會轉網”的初步印象。

回到《冷血狂宴》,這部電影以超出PVOD電影此前價格一倍的高價上線騰訊視頻,算的不僅是經濟賬,更結合郭敬明作品近期排播策略和相互聯動影響、包括爲片方及時止損等多方面做了通盤考慮。但即使其對網絡電影天花板實現一些突破,基本可以判斷該片很難實現盈利。

那麼有沒有可能效仿北美,搞“院網同步”呢?

華納剛剛宣佈,其2021年北美上映的全部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包括《沙丘》《哥斯拉大戰金剛》《黑客帝國4》《貓和老鼠》《招魂3》《新自殺小隊》等多部重磅大片。而此前,他們已經宣佈今年12月25日上映的《神奇女俠1984》將以這種方式發行。北美影院失去窗口期的消息公開後,北美影院股整體下滑,AMC股票暴跌16%。

“不講武德”的華納表現出瞭如今好萊塢對院線的態度。疫情之下,六大分別發展自家流媒體倒戈院線,北美流媒體與院線之間的主被動關係正在扭轉,此前迪士尼已經宣佈將《花木蘭》《心靈奇旅》等多部年度關鍵電影在Disney+上線。而北美的電影院目前只有四成開門,排名第二、第三的Regal和喜滿客全面停業,基本處於失語狀態。

但北美與國內市場不同。一方面,根據藝恩數據,目前全國影院復工率在九成以上,截至10月底有票房數據的影院就有11722家,最高75%上座率也能滿足影院運營,話語權並未動搖,對電影來說也顯然是代表着更大回報的選擇。

另一方面,國內市場的用戶付費情況是限制線上視頻營收的關鍵因素,且不說Disney+會員觀看《花木蘭》29.99美元的天價,國內幾家視頻平臺此前超前點播收費都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整體來看對會員費之外的付費是比較牴觸的。讓會員們花高價在線看電影,用戶心理就是第一關。

院線積壓空間、市場認可度和付費慾望低等多方面客觀問題,以及自身頭部內容缺失、回報天花板明顯等現實情況,成爲下一階段PVOD模式推廣必須面對的阻礙。PVOD模式在國內至今還沒有真正票房口碑雙贏的代表作品,受限於諸多問題,短期內犀牛君並不看好這一模式的前景。

PVOD模式還需要探索屬於自己的路,要找到更適宜線上播出的內容、逐漸打通用戶付費,也需要家庭播映技術帶動和知識產權環境等客觀條件,都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冷血狂宴》或可視爲其中的一次實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