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科協改革進行時將陸續爲您刊發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扶貧重扶智 真心換真情》

講述者:賈智超

【親歷者說】《扶貧重扶智 真心換真情》
07:59來自中國科協

【旁白】:

一道道山來一道道梁,一個個窯洞一座座房……綿延二百多公里的呂梁山區,曾留下紅軍東征的足跡,也是全國出了名的“窮”地方。1985年,中國科協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派出第一屆中央赴呂梁講師團,從此開啓了中國科協呂梁定點扶貧工作。這一幫,就是35年。

35年來,在中國科協的幫扶下,一個個項目、一筆筆資金讓呂梁山區基礎設施逐年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觀,擺脫貧困的步伐逐漸加快。隨着臨縣於2019年成功脫貧,中國科協定點扶貧重點縣全部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可以說,呂梁的每一步發展,都凝結着中國科協歷屆領導的心血和汗水;老區的每一個變化,都鐫刻着中國科協幹部職工傾力傾情的深深腳印。

2016年金秋十月,中國科技館幹部賈智超跟隨中國科技館“老區科普行”扶貧團,利用科普大篷車、天文觀測車、車載天象廳等移動科普設備,開展科學表演、科技動手製作、科學實驗、天文觀測、科教電影放映等科技館經典教育活動。

【講述者】:

走進當地6所中小學,爲2000餘名當地師生和民衆提供了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的科普“大餐”。同學們細心操作展品,認真觀察現象,探索科學奧祕,眼睛裏流露出求知的熱情和渴望,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是我第一次踏上了呂梁這片熱土,也由此結下深深的一段緣。

2018年,中國科協在定點扶貧工作中試行結對幫扶工作,中國科技館黨委與嵐縣下馬鋪村結對共建,我有幸作爲幫扶專幹負責結對幫扶工作。在科技館黨委的帶領下,我們多次趕赴下馬鋪村,深入田間地頭,與村兩委班子、技術骨幹和農業合作社負責人暢談發展過程中的思路和難點。村民們表示,大夥兒不怕喫苦、不怕流汗,有膀子力氣,但缺少好的項目和專業技術指導。通過深入交流,我們切實瞭解到下馬鋪村的實際需求並制定了《中國科技館與下馬鋪村結對幫扶任務書》。

呂梁地處山區,相對其他周邊地區氣溫偏低,憑藉下馬鋪村前期種植經驗,蘑菇種植可以實現錯峯上市,銷路得到有力保障,但產量一直上不去。爲助推下馬鋪村食用菌產業發展,我們組織嵐縣社科鄉下馬鋪村“兩委”幹部、村民代表及相關人員,赴中國農函大興城食用菌研究院、中國農科院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園、中國科技館等地,舉辦“扶志扶智 強農惠農”黨建農技培訓班。

【旁白】:

培訓班分別安排羊肚菌專家楊宇、食用菌產業專家韓玉才、遼寧省農科院研究員楊鎮和中國農函大興城食用菌研究院院長馬世宇,圍繞羊肚菌栽培技術、食用菌產業發展及貿易、食用菌產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食用菌產業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授課培訓。同時,依託產業基地,組織食用菌一體化產業的現場觀摩教學,參觀菌包工廠化生產車間、液體菌種生產車間、菌種培養室、扶貧出菇示範大棚等產業鏈條各個環節。

【講述者】:

通過授課和參觀,培訓學員對集約化、工廠化、智能化的農業新技術、新理念有了系統全面和直觀生動的瞭解,提高了食用菌種養和產銷技能,增強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的信心和決心。正如嵐縣社科鄉黨委副書記梁傑珍所說“收穫滿滿、信心倍增”。

扶貧重扶智。如果扶貧不扶智,貧困戶就會陷入知識匱乏、智力不足、身無長物的困境。這樣一來,即使脫了貧,也可能隨時出現返貧,扶貧應有的效果就難以達到。要精準施計,精心“扶智”,有的放矢加強致富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指導,讓貧困羣衆在產業發展實踐中長見識、強本領,真正發揮應有的效應。

真心換真情,扶貧效果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口碑和實際獲得感。作爲結對幫扶工作的收官任務,中國科技館黨委與下馬鋪村黨支部在下馬鋪村村委會共同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組織生活會。會議安排村兩委班子和黨員代表參加,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在這一年多的結對幫扶工作中認識的鄉親們都趕了過來。同鄉的一位包村幹部也在我們的培訓中收益,當聽說我們來到下馬鋪村,冒着冬日的嚴寒,騎車十幾里路趕過來參加。鄉親們一聲聲,“回來了,回來了”,是一聲聲親人的問候,我們心裏暖暖的,像極了冬日裏的暖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是中國科協定點扶貧35週年。下一步,我們仍將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鬆、整治問題不手軟、落實責任不鬆勁、轉變作風不懈怠,積極投身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向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轉變。(講述者:賈智超,中國科技館幹部;旁白:陸天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