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部充滿“欺騙”和“謊言”的電影,卻看哭了全球無數人。

豆瓣近90萬人打出9.5的高分,在豆瓣電影Top250裏排第5名;

拿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等70項大獎;

1997年戛納電影節首映時,現場觀衆起立鼓掌長達12分鐘之久。

這部電影就是影史經典——《美麗人生》。

故事的開始,是一段唯美浪漫的愛情:

出身貧寒、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奎多,邂逅貴族姑娘多拉,一見傾心。

雖然多拉已經被母親許配給門當戶對的一戶人家,但奎多並不氣餒,總是想方設法接近多拉。

兩人經歷了種種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最終奎多用他一次次的搞怪和真誠,贏得了多拉的芳心。

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很快就有了兒子約書亞。

《美麗人生》的開局,美好得像個童話,有情人不顧世俗眼光終成眷屬。但在這絢爛浪漫的背後,誰也沒料到竟然有一出悲劇悄然而至。

約書亞五歲生日那天,一羣士兵突然闖進家中,把奎多父子押上一輛卡車。

車上擠滿了猶太人,約書亞驚恐地問奎多:“爸爸,我們要去哪裏呀?”

奎多對於終點一無所知,但他不忍心傷害約書亞,就告訴兒子:

這是個驚喜,是我特地爲你籌備了幾個月的生日旅行。

約書亞半信半疑,對旅行充滿期待。

萬物之中,希望至美。

即便籠罩在未知的恐懼之中,父親還是一本正經地用謊言製造希望,保護兒子天真的童心。

每個平凡的爸爸,都是孩子的超級英雄,每一次危機來臨,爸爸總要衝到前面,用他特有的超能力頂起一片天。

然而讓奎多始料未及的是,這趟“生日旅行“的目的地,竟是充斥着殺戮和苦難的集中營。

兒子一看到滿屋子棺材大小的牀鋪,和一張張疲憊、絕望的猶太面孔,立馬嚷嚷着要回家。

奎多隻好又編織一個更大的謊言:

我們是在玩一個軍人主持的遊戲,只要率先攢夠一千分,就能贏得一輛真正的坦克。

但前提是必須遵守以下游戲規則:

1.不能哭;

2.不能喊媽媽;

3.不能喫零食。

否則取消遊戲資格,直接遣送回家。

約書亞最想要的玩具就是坦克,沒有什麼比一輛真坦克更具吸引力。

他在父親謊言的庇佑下,決定好好玩這局遊戲,一定要拿到最後的獎品。

然而,真正的苦難纔剛剛開始。

父親奎多用美麗謊言的外殼,裹住血淋淋的現實,只把歡笑和美好期待留給孩子,而背後的血淚全都自己扛下。

集中營的白天特別難熬,奎多一刻不停地搬運着沉重高溫的鐵塊。

累得站都站不穩,身邊的猶太同胞也都形容枯槁,一旦倒下就會直接“被消失”。

即便如此,見到約書亞時,奎多還是強打起精神對兒子說:

“今天遊戲很好玩,我賺了48分!

他還掏出省下的麪包給兒子喫,說是額外獎勵。”

兒子信以爲真,很是高興,但沒過多久,他就聽到大人說:“很多人被送進焚化爐活活燒死,做成紐扣和肥皂。”

奎多隻能繼續編織他的謊言:

“這是那些大人在騙他放棄遊戲。

他們的積分遙遙領先,要不多久就能贏得坦克,現在退出太可惜了。”

約書亞又重新燃起了信心,奎多用謊言豎起一道屏障,阻擋這世界的殘酷和悲情,把地獄般的集中營,變成充滿趣味的遊樂場。

這世界有兩副面孔,一副面目猙獰、殘忍可怖,另一副在父親的謊言包裹下,滿是希望和美好向往。

謊言總會有被戳破的一天,這場盛大的遊戲,在納粹德國戰敗前夕達到了高潮。

納粹爲了掩蓋罪行,決定發起大屠殺,殺死所有猶太人。

奎多對兒子說:“遊戲明天早上結束,舉行頒獎典禮。你躲得過今晚,我們就贏了。”

他把兒子藏在一個鐵櫃子裏,叮囑兒子千萬不要出來,等外面一點動靜也沒有的時候再爬出來,那就徹底贏了。

約書亞聽了父親的話興致勃勃,乖乖躲在櫃子裏,爲了最後的勝利衝刺。

安頓好兒子後,奎多趕緊打扮成女裝,他要去營救關在女集中營裏的妻子。

但很不幸的是,奎多被納粹士兵發現了。

他被士兵用槍指着,在經過兒子藏身的鐵櫃時,他衝着兒子擠眉弄眼,雙臂誇張地上下襬動,腳抬得很高踢着正步,逗得兒子非常開心。

轉過牆角,一聲槍響,奎多倒下。

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奎多也在繼續“圓謊”。

因爲這場關於生存的遊戲,贏了就意味着活下去,而他作爲一個父親,輸不起。

第二天,天亮了,外面靜得出奇。

約書亞從鐵櫃子裏爬了出來,這時,一輛美國友軍的坦克轟隆隆開到了他的跟前,他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這是他和爸爸一起贏得的獎品——一輛真正的坦克。

這份生日禮物雖然來得遲了點,但無疑最能讓他銘記於心。

在父親精心編造的謊言下,這場有關集中營、大屠殺的沉重往事,變成了約書亞眼中一場積分換大獎的遊戲。

父親的“欺騙”,是世界上最美的謊言。

他用血肉之軀築起鋼鐵壁壘,保護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刀槍棍棒都無計可施。

世事難預料,明天和意外,誰也不知道哪個先來。

不可逆轉的災難、親人朋友的離散、突如其來的疫情,都會讓原本靜好的歲月陡轉直下,黯淡無光。

所謂的美麗人生,孩子眼中的歲月靜好,背後不過是一個父親的負重前行。

而父親,又是最擅長用“謊言”表達愛意的人。

記得我上大二那年,父親在工地上摔斷了胳膊,只好回到家中修養,一時間沒了經濟來源。

但我每次沒羞沒臊地問他伸手要生活費,他總是第一時間打給我,還叮囑我好好喫飯好好學習,不必省喫儉用。

我壓根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暑假回家纔看到他打着石膏,但他之前隻字未提。

有個賭錢的親戚輸紅了眼,來到家中讓爸爸還錢,我就在跟前,看着父親窘紅了臉。

工作後,電話裏問老爸身體怎樣,他也總是說好着呢,不用擔心。

過兩天問媽媽,才知道老爸最近血壓高,隔三差五頭暈,往醫院跑了幾趟。

“我不累,你要注意休息。”

“我身體很好,真的不用擔心。”

“你不回來了啊,沒事的,工作要緊。”

每一個孩子,都是被父母這樣騙大的。而父親的謊言裏,往往藏着最深沉的愛。

這份愛,要過很多年才能恍然大悟。

正如《美麗人生》的片尾,成年後的約書亞用成熟的聲音回憶起這段往事時所說的:“這是我父親所作的犧牲,這是父親賜我的恩典。”

這份犧牲讓孩子得以遠離成人世界的殘酷和無情;

這份恩典滋養着孩子的純真的精神和心靈,讓他們有希望和力量往前衝,創造自己的美麗人生。

所謂父愛,不過是用一生編織起來的精巧“謊言”。

而我們,都欠父親一句:“爸,辛苦了,謝謝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