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医刮痧需讲究,用好者良药,不懂者伤身

在中国流传数千年的刮痧技术作为绿色疗法的一种,受到人们的热捧。刮痧操作简单,不仅可以预防保健、美容美体,更能治疗疾病,对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感冒、腹痛、筋骨痛等,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家庭都备有刮痧板,街边的美容院、按摩馆也把刮痧作为招揽顾客的有力“武器”,许多医院也开展了痧疗项目。但是,痧疗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痧疗后能洗澡吗?

很多人刮痧后觉得背上油腻腻的,很不舒服,就想洗个澡,但是刮痧之后能马上洗澡吗?隔多久才可以洗呢?众所周知,皮肤毛孔相当于人体的大门,刮痧时,皮肤局部汗孔开泄,相当于打开了人体的大门,这便于使毒邪排出体外,但痧疗后立刻洗澡易使身体遭受风寒之邪,邪风会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进入身体。所以,刮痧后不宜马上洗澡,须待皮肤毛孔闭合、完全恢复后方可,具体间隔时间要根据痧象及受术者的体质来辨证分析。

轻度痧象

痧象较轻,抵抗力较好的,由于其刮痧程度较轻,痧象、罐印减退较快,如果自身免疫力也够强,可以在刮痧2小时后洗浴。

中度痧象

受术者抵抗力一般的,若中度出痧,由于皮肤表面出现了些许痧斑,建议在痧疗4小时后,等体表大部分痧象消退后再洗浴。

重度痧象

重度出痧或身体抵抗力较差的,应尽量避免治疗当天洗浴。一般临床上不建议采用重度刮痧疗法,若确有必要,或采用刺络放血,则应在刮痧当天或放血前做好皮肤清洁消毒的工作。治疗结束后,当天不宜洗浴。对于一些年老体弱或抵抗力较差的受术者,在接受痧疗后,也应在第二天洗浴,当天可以用热毛巾擦拭皮肤。

禁忌症

患有出血倾向性疾病者,如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白血病等,不宜选择刮痧疗法。危重病人、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病急性期、各种急腹症者应慎用刮痧疗法。新发生的骨折部位不宜刮痧,须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周边用痧疗补法;外科手术疤痕处在两个月以后方可接受局部刮痧疗法。恶性肿瘤部位禁止刮痧;恶性肿瘤手术后所形成的皮肤疤痕局部应慎用刮痧疗法。若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包块等,不宜直接在病灶部位刮痧。年老体弱者、空腹、女性面部禁用泻法大面积刮拭。

对痧疗恐惧或过敏者,禁用本法。孕妇、妇女经期禁止刮拭下腹部及三阴交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且在其他部位刮拭时手法宜轻,可采用补法。

一般不建议重度出痧

由于痧疗操作简便,效果明显,许多人对其十分热衷,同时认为,出痧越重,毒邪排出越多,对身体就越好,其实不然。采用较重手法,形成重度痧象,不仅受术者可能体验不好,而且容易损伤皮肤,严重者甚至会形成医疗事故,如急性肾衰竭等,所以一般不建议暴力刮拭,重度出痧。对大多数人而言,应以轻中度出痧为度(轻度者表现为皮肤潮红,感觉背部微微发热;中度者则皮肤表面出现少许痧斑)。因体质原因,不易出痧者,则建议轻度出痧。

避风寒饮温水

刮痧后应该饮用温水一杯(约200毫升)。刮痧过程中,汗水排泄,邪气外排,会消耗体内部分津液,所以在刮痧后需饮用温水。如此不仅可以补充消耗的津液,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注意避风寒和保暖。刮痧应当选择在温暖的室内进行,避免受风寒。在夏季,即使高温时也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如此不但影响刮痧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而引发新的疾病。

刮痧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避免过多食用油腻厚重的食物,还要有针对性地调理脏腑营养。刮痧后,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