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美軍爲能打擊日本本土,可說是不惜血本、費盡心機。

兩國隔着迢迢萬里的太平洋,地理中心相距超1萬公里,即使從夏威夷到東京,直線距離也有6200公里。

當時美軍的主力轟炸機B29,載彈航程爲5000多公里,續航能力只夠飛個單程。況且太平洋諸島多被日軍控制,極易遭到中途攔截。

B29重型轟炸機

因此美軍要接近日本本土,唯一的辦法是奪島,破壞掉保護日本的外圍島鏈。日本也很清楚,太平洋裏的島嶼關係到自身存亡,只能傾盡全力作困獸之鬥。

雙方爲此皆付出巨大代價,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死亡150萬人,美軍傷亡43萬,其中死亡12萬。

一座座看似不起眼的小島,被打成人間修羅場,硫磺島戰役尤爲慘烈。

小笠原羣島位於日本到菲律賓之間,北距東京約1000公里。在失去對菲律賓控制後,該羣島成爲屏障日本本土的最後門戶。

硫磺島是小笠原羣島較大的一座,面積20平方公里,南北8公里,東西最窄處僅800米,是個不適合人類生活的火山島。

在1944年初,美軍攻佔位於中太平洋的馬紹爾羣島後,感受到危機的日軍便開始向硫磺島調兵遣將。到美軍發起攻擊時,島上總兵力已達2.3萬人。

更爲誇張的是,日軍幾乎掏空了島上山體,構築起“堅不可摧”的要塞。各工事之間有通道連接,且出口衆多,兵力調動十分便利。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日軍的工事是立體的,比如折鉢山陣地,坑道、暗堡有九層之多。可以想象一下,在整座山體上,密密麻麻分佈着無數射擊孔,既彌補了射擊死角,又能形成猛烈的交叉火力網。只要美軍敢上島,迎接他們的將是鋪天蓋地的子彈。

指揮官慄林忠道也頗有來頭,曾任日本天皇的侍衛長。在研究塞班島登陸戰後,他認爲:“日軍和美軍存在巨大的火力差距,且美軍擁有制空、制海權。如果死守灘頭陣地,那無異於自尋死路”。

因此慄林決定放棄灘頭守禦,將作戰重點放在美軍登島後。待其深入數百米,再予之大量殺傷。他的目標是,一個日軍至少殺死十個美軍。此外,慄林嚴禁日軍組織自殺性衝鋒,那不過是愚蠢的送死行爲。

慄林忠道

該防禦思路是正確的,在鋼筋水泥的保護下,美軍的強火力優勢被降到最低,等炮火一過,日軍就鑽出來對美軍進行有效殺傷。

美軍攻島總兵力爲爲11萬人,登島部隊主要是第3、4、5共三個海軍陸戰師,合計約6萬人。

對於被圍成鐵桶般的硫磺島,美軍沿襲一貫的做法,先集火轟擊,將島上日軍炸懵。原計劃是轟炸十天,但實際只攜帶了三天的彈藥量。對於這樣一個彈丸小島,三天已經足夠。

雖事先做了精心準備,美軍仍低估了島上工事的堅固程度。共有2.4萬噸彈藥被傾瀉到硫磺島上,令這個可憐的小島成爲一片火海。然而收效甚微,埋在地下的工事毫髮未傷。

1945年2月19日,美軍從東海岸登陸,第4師攻擊島南的折鉢山主陣地,第5師主攻島北的機場,同時向元山主陣地滲透,第3師作爲預備隊。另派一支部隊由硫磺島最窄處,掐斷兩部分日軍的聯繫。

當美軍實施炮火準備時,日軍躲在工事中,這令美軍登陸異常順利。然而隨着炮火延伸,鑽出地面的日軍給他們製造了一個個噩夢。

登陸第一天,美軍戰死500餘,傷1800餘,鮮血染紅硫磺島的土地。但和後面的損失相比,這只是個序幕。

由於遠程炮火難以有效破壞日軍工事,登島美軍只能用手榴彈、炸藥包、噴火器逐洞爭奪,甚至把推土機也派上了戰場,進展緩慢而艱難。

戰鬥到21日,美軍被迫將預備隊投入戰鬥。日軍則從本土派出飛機對圍島艦隊神風攻擊,戰役進入白熱化。當日美軍傷亡翻倍,陣亡600餘、失蹤500餘、傷4000餘。

巨大傷亡令美國人也紅了眼,甚至有人提議使用極端手段——施放毒氣。出於對國際公約的顧慮,這一方案最終被否決。

登陸第四天,激動人心的一幕出現,一支美軍小分隊將星條旗插上折鉢山頂。隨即,一張被命名爲《美國士兵在硫磺島豎起國旗》的照片迅速走紅,併成爲衆多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

與此同時,日軍折鉢山主陣地大勢已去,元山成爲最後的堡壘。

美軍集中三個師展開合圍,但始終難以突破日軍用火力編織的“死亡之網”。對這些無法用炮火摧毀的工事,美軍士兵唯一辦法只能是一點點推進,有時一整天僅前移數米。即使費盡力氣攻佔地表陣地,也會被不知從哪鑽出的日軍迅速消滅。

戰鬥從2月一直被拖到3月,美陸5師傷亡超3/4,接近癱瘓邊緣。有後援支持的美軍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守島日軍的艱難程度。

3月16日,最後的時間到了,慄林向東京發出“訣別電”,隨即發出“全體玉碎”的指令。26日凌晨,慄林帶着幾百殘兵摸進美軍營地,收割了許多美軍士兵的生命。他成功的激發了美國大兵的怒火,毫不留情的對這夥“卑鄙的敵人”四處追殺。

最終,以走投無路的慄林剖腹爲句號,計劃五天卻惡戰一個月的硫磺島戰役結束。

日軍除千餘人投降,兩萬多人盡皆戰死。美軍傷亡數字比之毫不遜色,近7千人戰死,負傷者達2.1萬人。

隨着硫磺島戰役結束,日本徹底暴露在盟軍兵鋒面前,距其投降的日子已是屈指可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