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元月,中朝軍隊佔領漢城,並前推至北緯37度線附近。獲得如此重大的勝利,國內、全軍一片歡騰,舉行各種歡慶儀式。

可時任志願軍司令員的彭總,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他略帶沉重的對洪學智說道:

“打了一輩子仗,從來沒怕過,可自從收復漢城後,心裏就沒踏實過。你說收復了座空城,值得這麼大張旗鼓的慶祝嗎?”

當別人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彭總看到的卻是潛在的巨大風險:整個第三次戰役,聯合國軍都是有序後撤,殲敵數量爲1.9萬,並未使其傷筋動骨。

當時志願軍中流傳着一句話,“漢城不是攻下來的,是走進去的”,這場勝利似乎來得太過容易。

事出反常必有妖,由此彭總判定,這是李奇微設下的局,遂果斷下令停止追擊,這是一道重要而及時的命令。

時任美第8集團軍司令的李奇微,是位相當棘手的人物,通過縝密分析,發現志願軍在大勝後,往往不繼續攻擊,他將之稱爲“禮拜攻勢”,根本原因在於志願軍後勤能力的薄弱。對於這個發現,李奇微大喜過望,認爲自己找到了志願軍的“軟肋”。

李奇微

李奇微看得很準,當時志願軍的後勤困難到了什麼程度呢?整個前線部隊,能獲得的口糧只有需求量的1/4。志願軍戰士有“三怕”,一怕沒飯喫;二怕沒彈藥;三怕傷員運不下來。即便是戰鬥意志如鋼,也一樣難於克服人類生理上的極限。

美軍擁有制空權,加之入朝初期,我方駕駛員缺乏夜間閉燈行駛經驗,朝鮮又是冰天雪地、道路窄滑。在入朝頭半年時間裏,損失汽車達3000多臺,大量物資被積壓在鴨綠江北。爲彌補運力,還從蘇聯方面借來2000臺汽車。

覆蓋僞裝的車輛

聯合國軍擁有1000多架飛機,對運輸線晝夜不停地轟炸,由於初期缺乏反制手段,致敵機肆無忌憚,常常擦着樹梢低空飛行,被志願軍戰士戲稱爲“飛機查戶口”。凡處於運輸線超過20米長的橋樑,一律被炸斷,志願軍後勤面臨極大困難。

當志願軍前推至“三七線”後,運輸線上升到六、七百公里,供應壓力驟然增大。

夜間防空炮火

彭總憂慮的正是這一點,朝鮮本是狹長地形,尤其是越過“三八線”後,東西距離猛然收窄。如果在第三次戰役推進到“三七線”時,聯軍再次發起類似仁川登陸的行動,前突的中朝部隊勢必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供應一旦被掐斷,無糧無彈的部隊很可能重蹈覆轍。

這種局面,光是想想都會後背發涼。

基於此,彭總拒絕了蘇聯代表乘勝追擊的建議,“兩條腿又怎能跑得過四個輪子呢”?事後再回頭看,停止追擊、交替掩護,回撤“三八線”以北的決策極具前瞻性。

下此決心很難,當週圍皆是樂觀情緒高漲時,又有幾人能抵得住擴大戰果的誘惑呢?

搶修被炸橋樑

難道對於美軍發起的“絞殺戰”,就束手無策嗎?

當然不是,爲粉碎敵人對運輸線的破壞,志願軍成立後勤司令部,想盡辦法保障供應:

如沿運輸線每隔1~3公里,建立對空預警哨,發現敵機則鳴槍示警,司機立即閉燈行駛。

將高炮部隊配置在重點區域,進行重點掩護。此外根據敵機活動特點和規律,派出部分防空力量,實施機動作戰,有力打擊了敵空軍的囂張氣焰。

光是地面防禦不行,還要加強空中攻擊,志願軍空軍同蘇聯空軍,擔負起保護平壤以北交通線的任務,頻頻對聯軍機羣進行設伏和攔截。在遭受重大打擊後,敵空軍做了個“痛苦的”決定,將米格走廊作爲禁區。(即朝鮮半島西北,鴨綠江以南、平壤—元山一線以北的空域)

隨着工程兵部隊力量的加強,基本做到了“隨炸隨修”,對被破壞的道路,在24小時內予以修復。

到了第四、五次戰役,後勤供應雖仍困難,但已得到極大改善,輸送糧食已能滿足總需求量的一半。

就這樣,志願軍將士用智慧和勇氣築起“炸不毀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徹底粉碎聯軍“絞殺”圖謀,使彭總所擔憂的一幕得以化解。

即使範弗裏特將軍(曾任美第8集團軍司令)也不得不承認:

雖然聯軍的空軍和海軍用盡一切力量,企圖阻斷志願軍供應,然而他們仍以難以令人置信的毅力,把物資送上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