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個小生命是如何形成的?受精卵是怎麼發育成胚胎的?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

導語:孕媽媽有沒有好奇過,一個小生命是如何形成的?受精卵發育成胎兒的3個階段你都知道嗎?

【小生命的形成】

備孕媽媽每個月會有一個卵子排出,一般是在下次月經前的14天,排卵後卵子進入輸卵管最粗的壺腹部,等着精子,男方的精子一次會排出數億個,但是能達到壺腹部的一般不超過200個,這些精子當中只有1個與卵子結合。

精子和卵子結合成一個新的細胞就是受精,新的細胞稱爲受精卵,這是新生命的開始。

其實這個過程是很複雜的,卵子要正常,精子質量也要好,時機對了纔會兩者結合,受精卵能被輸送到子宮腔中,子宮內膜必須適合受精卵着牀,有一個條件不達標,這個月就懷不上。卵子從卵巢排出後15~18個小時受精最好,24小時內未受精則開始變性,失去受精能力。精子一般在女性生殖道中可存活3~5天,這段時間內具有授精能力。所以在排卵前2~3天或排卵後24小時內,也就是下次月經前的12-19天同房,受孕的機會最高。

【受孕卵是怎麼發育成爲胚胎的3個階段】

1、胚卵期

發生在受精後2周內(末次月經後4周),這個時間受精卵迅速分裂,形成具有內、外胚層的胚泡。

2、胚胎期

胎齡4-8周內稱爲胚胎,具有內、中、外三個胚層,即將發育成胚胎的各組織器官,胚胎期末已初具人形。

3、胎兒期(8-40周)這期間胎兒逐漸生長發育成熟

(1)胎齡16週末

胎兒身長12-17釐米左右,體重約120克,性別清晰可分,醫生由母腹部可以聽到胎心,母親自己可以感到輕微的胎動。

(2)胎齡28週末

胎兒身長30-35釐米左右,體重約1000克,有頭髮,皮膚薄嫩有胎脂保護,可睜眼,生活能力弱,如果這個時候出生,需特殊護理方可存活,稱早產兒。

(3)胎齡40周

胎齡滿37周進入足月胎兒期,體長50釐米左右,體重平均約3200克,男孩較女孩約重100克。皮下脂肪豐滿,膚色紅潤,髮長2-3釐米,指甲已超過指(趾)端,出生後哭聲洪亮,四肢運動靈活;心跳有力、規律,約140次/分,呼吸約40次/分;有吸吮反射,顯示出很強的活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