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花鳥畫書畫大家彭述超書畫展2020年12月1日—12月3日在中國關工委健體中心學雷鋒聯盟展出,此次展出的六十多幅作品疏淡空靈,唯美典雅,心清氣爽;觀賞他的畫,讓人猶覽散文, 畫面平淡,意境深遠。

牡丹歷來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是花鳥畫重要的表現題材之一,也是大花頭的代表,自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無不對牡丹倍加讚美,並賦予其深邃的內涵。彭述超畫牡丹,佈局嚴謹,設色典雅,牡丹花枝葉繁茂,花瓣層層疊疊,花蕊點染精心,和諧自然,繁榮昌盛。其作品筆墨靈動,獨具神韻,可謂雅俗共賞之作,適合懸掛大廳、臥室、客廳,餐廳等,如若作爲禮品相贈,寓意吉祥且上檔次,不容錯過。

彭述超以才藝卓越的畫風,把雉雞、壽帶鳥作爲主要繪畫對象,藝術地塑造出生動的形象和富有魅力的境界,讓人賞心悅目。他的繪畫塗色華麗,非常豔美,給人無限遐想,錦上添花。富貴長壽、筆下才思飛湧,呈現了唯美動感、生機勃勃的景象。非常適合懸掛於新人家中,代表着新人生活的甜美幸福花鳥之戀,富貴長壽,纔是人生最佳境界。

彭述超老師的筆下鴛鴦、僅僅只看畫表象,就足以讓人羨慕不已。好幸福快樂的一對啊!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相依相伴,雙棲雙飛。看着看着,不禁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是戀人、夫妻愛情的忠貞不渝,是很好的家居風水圖。

此次畫展迎來了衆多領導嘉賓的到來,在每幅畫前仔細欣賞,不時評出讚美的語句,爲畫展增添了氣氛,並對彭述超老師的書畫做出了高度評價。

彭述超,字亦晚,號阿超,寄月軒主人。現爲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體中心學雷鋒聯盟雷鋒書畫院副院長,北京泰龍書畫院副院長。自幼小酷愛書畫,199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擅長寫意花鳥,融江寒汀、陸抑非的筆墨色彩和畫風,畫法簡練,用色清新淡雅,尤其畫的月季和牡丹頗具神采,有明清之風韻。爲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2010年,就讀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花鳥高研班,尤善花鳥,次年就讀中國美術學院國畫高研班專攻花鳥。上追古人之法,下承今人筆墨,筆法健朗,意蘊典雅,神采飄逸。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家大型美展並獲獎,作品被海內外友人及藏家競相收藏。

在山東的西南部有一個四省鎖鑰,八縣通衢的地方叫單縣,這裏是中華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舜的老師單卷在此居住而得名。境內有殷商遺址十幾處,老子也曾在此隱居悟道,西漢女政治家呂后在這裏誕生,自古以來人傑地靈,名人輩出。這裏是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縣,也是中國“楹聯之鄉”、“書畫之鄉”、“戲曲之鄉”、“武術之鄉”、“長壽之鄉”。黃河故道貫穿南境,百獅坊、百壽坊巧奪天工。“千秋大業,百戰終興”!漢高祖的慨嘆一語成鑑,這片肥沃的土地每天都沐浴着奮進的春風。

著名花鳥畫大家彭述超先生就誕生在這樣的環境。

196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歷史上發生了很多大事,農曆五月彭述超先生來到了這個世界。

五月又被成爲蒲月,五月百草之盛當屬菖蒲,菖蒲是“花草四雅”之一。按照農村的說法,出生的那一天孩子佔大五,將來必定大富大貴。這一年出生的孩子屬雞,雞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飛禽,在傳統文化中,“雞”承載着很多的吉祥寓意。早在漢代,韓嬰便在《韓詩外傳》中提出“雞有五德”之說。所謂“五德”,是指文、武、勇、仁、信:因頭戴冠者,所以稱爲“文”,有“升官”和獲取功名之喻;足傅距者,稱爲“武”,公雞成爲武將的象徵;敵在前而敢鬥,稱爲“勇”;見食相呼者,稱爲“仁”;守夜不失時者,稱爲“信”,俗語有“天雞報曉天下知”之說。

正是這些因由,註定了彭述超一生的花鳥情緣。

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幼就酷愛花鳥書畫,說不清是興趣和天賦誰先找到了誰。從學生時代到退伍後分配到機關單位的十幾年中,雖風月流轉時過境遷,但他對書畫藝術深深的愛戀卻從未消減過,最終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畫筆,踏上了這條孤獨艱辛的求索之路。

“中國畫的一筆一墨,不純粹是技術問題,而是在積澱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基礎上所迸發出的極具能量和表現力的語言形式,筆墨點到之處就是作者的語境,是隻屬於自我的表達方式。”時光荏苒中,彭述超先生對國畫藝術的思想領悟在積澱中不斷的蓄積着能量,並逐漸形成了本真的藝術體系。“中國花鳥畫的立意多關乎人事,不是爲了描花繪鳥而描花繪鳥,而要緊緊抓住動植物與人們生活遭際、思想情感的其種聯繫而給以強化的表現,通過花鳥畫的創作與欣賞影響人們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表達作者的內在思想與追求。”

藝術都有本體的藝術規律、語言和體系,藝術體系是有思想根源的,不是憑空產生,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思想,思想決定了地域的藝術特點。

江浙是我國花鳥畫家的搖籃,彭述超先生本是山東菏澤人,但自從就讀中國美術學院花鳥高研班之後,就爲江南的風情物韻所迷戀。其所作花鳥畫,皆從江南自然美景中來,傾注着他對江南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尤其是近年所做藝術風格更加成熟清晰,並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海派花鳥的藝術面貌。

“海派”又稱“海上畫派”屬於國畫流派。畫品風格雅俗共賞,色彩鮮明,風格趨向民俗性。海派的畫風接近職業性、專業性,並且頗有現實性的題材,包括傳統人文精神的形式,諸如吉祥意義、道德品評、祈求理想等,甚至偏向具有“情緒”性的創作。

數十年如一日,在中國國畫地苦心修煉,辛勤耕耘。彭述超先生善於觀察和寫意,每年的穀雨前後,老家的牡丹爭奇鬥豔,這個季節也是他最忙的時候,往往是宵衣旰食,夜以繼日,不停地白天觀察寫生,晚上創作繪畫。所繪花鳥造型準確,構圖豐富,形神兼備,用色清新淡雅,筆法健朗,意蘊典雅,神采飄逸,雅俗共賞。深受專家和藏家的欣賞,其作品頻頻在各項國展中獲獎,並被海內外友人及藏家競相收藏,被各大博物館收藏。

“追求心靈與自然物象適然契合的自由境界”是彭述超先生作品突出的藝術主旨,描繪着他對藝術理解的印記。他對於傳統的藝術語言有着十分深刻而睿智的領悟,卻又不被程式化的觀念所束縛。他不僅勤於精研傳統更博採衆長,將自身的感悟大膽的融匯在其作品中,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的符號化藝術語言。而構成其作品符號化筆墨語言的點、線、面、色在互爲交織的組合中,相生相離,相互呼應,追求“不似之似”與“似與不似之間”,藉以實現對象的神采與作者的情意,呈現出極強的節奏感和韻律。因此,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無不彰顯出其內心世界的溫潤淡雅,明朗豪邁。

彭述超先生說,中國畫有自己的體系和規律,在形的問題上就有自己的一套思想和法則。比如說形神關係,要把對象的神表現出來,畫家要對具體客觀事物觀察之後,在極其多的因素當中抓到自己需要且適合中國畫意象要求的因素,把它提煉、概括、轉化成筆墨結構,這就需要系統的學習。首先要求學生對傳統進行深度研究,從中汲取經驗,然後再用這個經驗去面對自然,找到前人的道理和對象的物理,再加上自己的感受,這樣得出來個人新的筆墨結構,才能產生新的表現方法。

彭述超先生就是這樣,一生寄月花鳥,用畫筆描述着生活和夢想,爲這個世界留下一幅幅傳世之作,超凡脫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