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獁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見習記者 劉旭/文圖

位於平頂山市 葉縣鹽都街道餘莊村村南的餘莊遺址,距今約4000至4500年,是河南境內發現規模最大的龍山遺址。遺址面積在100萬平方米以上,目前已發掘一千多平方米。其中10號墓是中原地區隨葬器物最豐富、等級最高的龍山文化墓葬,研究價值極高。12月5日,記者來到餘莊遺址考古現場,近距離感受人類史前文明。

河南境內規模最大的龍山遺址 總面積達100萬平米以上

餘莊遺址所在地西臨葉縣東環城路,東接隆鑫大道,北距沙河4公里左右。遺址面積東西長南北窄,東西最長大約1600米,南北最寬約1000米,面積在100萬平方米以上,是河南境內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龍山遺址。

據瞭解,遺址所在地最初是田地,今年年初,這裏準備建設葉縣標準化廠房項目,前期按正常程序要進行考古勘探,經文物部門勘探發現,此處是一處龍山文化遺址。自8月份開始進行考古發掘。

目前,餘莊遺址已發現墓葬、房址、窖穴等各類遺蹟50餘處,出土器物200多件,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在遺址北部還發現兩條壕溝,一條呈西南、東北走向,另一條呈西北、東南走向。在兩條壕溝內發現了大量龍山時期的陶片,以泥質灰陶爲主,另有少量黑陶和紅褐陶,紋飾主要是籃紋,另有少量方格紋和繩紋。豐富的出土遺存讓餘莊遺址在考古發掘上實現了重大突破。

發現等級最高龍山文化墓葬 龍山大墓主人頭部疑似塗有硃砂

現場工作人員正忙碌着發掘。在遺址南端的一個探訪里正是被發現的龍山大墓,這座墓葬被命名爲M10。是目前中原地區隨葬器物最豐富、等級最高的龍山文化墓葬。該墓爲考古工作者帶來了豐富的學術信息。

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吳偉華博士介紹,M10墓葬爲東西方向,長2.6米,寬1.2米,面積爲3.12平方米。經體質人類學專家現場鑑定,墓主人大約有50歲,同時在棺外有陪葬的人,年齡大概在20歲,通過學術推測,棺外的人很可能是殉葬。同時在墓坑裏還發現隨葬器物,共33件,均爲陶器。其中32件墓室內東部二層臺上,1件放置在墓室主人腰部左側。隨葬陶器包括豆、觚、碗等,製作精美,排列有序,器類成組,呈現出鮮明的禮制色彩。

通過墓的規模、隨葬的冥器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非常高,應該是當時的貴族階層。同時,考古工作者還發現在墓主人頭部疑似塗有硃砂。“硃砂在史前時期一般認爲與宗教有關,且硃砂是紅色的,讓人聯想到血液,可能代表古人的一種‘靈魂不死’的觀念吧。”吳偉華說。

遺址新發現“L”形器物遺存 下一步將弄清龍山墓葬分佈情況

龍山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夏商周文明歷史之前,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進入商周時期,人們在祭祀、宴請、隨葬等方面都有等級森嚴的禮制,如天子 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等。

在T0805、T0806兩個相連的探方里,相繼發現一些器物遺存,這些器物還未完全出土,還沒看到完整器型,但初步看排列形狀是“L”形,是人們有意識的擺放,與此前發現的一字形排列有明顯變化。“這些現象在以往的龍山遺址中沒有發現,對考古工作來說也是重要的收穫。同時,這些器物爲研究龍山時期的文化提供了非常難得的實物材料,下一步將把龍山墓葬的分佈情況弄清楚,這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學術課題。”吳偉華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