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不让家长们省心的季节,冬天。

气温骤降以后,感冒、发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相对于大人来讲,抵抗力更差的孩子们在这个时期更是备受煎熬。

儿童患者数量增加,医疗服务工作也更加繁重,再加上处于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医院情况到底怎么样?

积极防疫,安全就诊

疫情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得到了控制,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在医院这类人员密集、风险较大的区域。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大门口,为了避免人群拥堵,设置了专属通道,并安排人员在门口进行巡逻、疏散。

医院的大门配有红外体温检测仪,其他的小通道口则由医务人员进行看守,负责测量体温及健康码的检查,这样日复一日的坚守,于她们而言,其实早已是家常便饭。

鉴于疫情最近又有反复的趋势,发热门诊室里,医生仍然全副武装。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普通人穿10分钟可能都受不了,医护人员们却要穿戴几小时,只为坚守防线。

忙碌的早晨,被哭喊声包围着

早上9点,大厅内熙熙攘攘

一进入大厅,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喧闹和匆忙,来往的医务人员和家长们都形色匆匆,一旁焦急的询问声和小孩的哭闹声交杂,是医院独有的闹钟。

如果要问医院哪个区域的孩子哭得最厉害、人最多?雾化室称第二,估计没有地方敢称第一。

小女孩听到雾化室的哭喊 好奇地往里面看

雾化室里的家长和孩子们

在孩子们眼里,雾化器可能是个会喷气的、扰乱呼吸的怪物,一戴上就会哭。他们的哭喊,是对怪物的反抗和对家长的控诉,但往往这种抗议是无效的,为了孩子,家长们必须狠下心来。

一位家长一手拿雾化器一手拿纸,为孩子轻轻擦去泪水嘴上轻声哄着“宝宝乖,不哭不哭”,孩子的声声哭喊,让父亲也红了眼

在医院,几乎没有家长独自带孩子看病。一是孩子一病,家里的人都跟着急,在家里坐不住;二是GO妹儿看了一圈发现,一个人带孩子来看病,挂号、听号、拿药、排队,还要照顾孩子,没有三头六臂根本忙不过来。

一个人兑奶粉,一个人抱孩子, 一个人喂饭, 还有一个人拿纸等着给孩子擦嘴四个大人围着孩子忙得团团转

雾化五分钟 反抗半小时,为了不做雾化折腾了老半天,最后迫于体型悬殊败下阵来

为了让孩子们乖乖听话,家长们也是用尽了办法,有唱歌的、跳舞的、做鬼脸的,但目前看来最有效的应该还是手机诱惑法。

孩子们一边做雾化 一边聚精会神看手机

在医院里观察时,GO妹儿遇到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从垫江到主城来回将近400公里的路程,他们几乎每个月都要走一遍。

阿姨和媳妇等待去办手续的儿子

“我们是从垫江上来的,这段时间孩子老是感冒,咳得很凶,基本上每个月都要上来一回。在垫江那些医院也看过,效果不明显,今天清早八晨我们就开车过来了。”阿姨质朴的声音中透露着焦急。

“这个针要连着打5天,我们就在旁边定了个旅馆,大人些都请了假陪起上来。你看这个针要一直打起,娃儿哭得好造孽哟!”阿姨连忙把针头给我看。

小朋友小小的脑袋上缠了好几圈胶带,将装着药水的针管牢固的扎进头部,红红的脸蛋上挂着点点泪水,眼睛还是湿漉漉的,惊魂未定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我完全不敢坐下,一坐下他就哭,最愁人的是晚上睡觉,他要是压着针管了怎么办?”阿姨拍着小朋友的背,来回踱步,脸上满是无奈。

五个月大的孩子在阿姨的怀里逐渐酣睡,他们一家提着大包小包准备吃过午饭回旅馆休息,一家人的奔波劳累,只为了孩子的一刻安宁。

儿科医院必备神器“叉棍”

到了晚上,医院逐渐安静下来,大门已经关闭,2号楼的发热门诊和3号楼的夜间门诊仍在继续开放。

得益于预约系统的逐渐完善,人流得到了有效的疏散,因此夜间门诊的人并不算很多。或许是大人小孩在一天的工作、奔波后都比较疲惫,大厅里比较安静,偶尔有细细的询问声。

人潮散去之后,在医院的各个区域,另一样东西进入了GO妹儿的视线。

号称“儿童医院标配”的叉棍

这根颜色鲜艳的叉棍在一众黑白灰的衣服里十分打眼,家长们看到同款,都忍不住内心苦笑。为了方便孩子们输液的时候走动,往往来一次买一根,也算是儿童医院输液必备。

输液处人手一根的叉棍

更有家长戏称,家里积攒的叉棍,都可以拿去摆摊了。而年幼的孩子们估计也想不到,这根叉棍将来会以另一种更加特殊的形式,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童年之中。

“孙女儿这个月已经来了六次儿童医院了,明明照顾得好好的,一个没注意,就感冒了,反反复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好,刚刚在里头眼睛都哭肿了,买点糖哄一哄。”年迈的奶奶跟随女儿举着叉棍站在商店前准备给孙女买糖,希望孩子能好受一点。

漫漫长夜,感谢有你在我身边陪伴

网络上调侃“丧偶式育儿”的话题不在少数,的确,比起父亲,母亲往往更细腻更温柔,但GO妹在儿童医院也看到,有很多父亲,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无声无息地表达着对孩子的爱。

白天挤到没座位的雾化室,人也少了很多,明明可以坐下,为了能观察到孩子的情况,爸爸蹲着陪孩子做完了雾化,关切的眼神,期盼着孩子早日好起来。

深夜的大厅,突然出现一位超级奶爸,后面背一包,前面抱一个,眼睛还得盯着好动的老大。都说父母是超人,这世界上哪有什么超人,是爱,让他们无所不能。

深夜,整个城市已经安然入睡,但仍有家长和孩子们等待。相比冰冷的铁椅子,医院内新设的按摩椅更加柔软、温暖,成为了家长和孩子们新宠。

“漫漫长夜,感谢有你在我身边陪伴”

而要说温暖,没有什么比得上一个结实的怀抱。幼小的身躯在爸爸大肚腩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可爱。小小软软的一只,裹着厚厚的棉衣趴在爸爸怀里酣睡,感谢你陪我长大。

“爸爸的胸膛,全世界最温暖”

深夜的诊疗仍在继续,家长和孩子们都陆陆续续回家,但医生们却仍然要坚守岗位,在疫情期间,更是不能有一丝松懈。

“在你们身上,看到了责任与担当”

重医儿童医院的一天,是感动的一天,是忙碌的一天,是揪心的一天、同样也是温暖的一天。

亲情浓于水,责任重于山,向父母和医务工作者们致敬,也为他们和孩子们祈福,愿你们平安喜乐,岁岁年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