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錦緞”(ID:jinduan006),作者:齊恆輝

原標題:起底沃森生物“黑歷史”:裏面只有因果,還沒見報應

週末很熱鬧。沃森生物(SZ:300142)這家公司真的挺神奇。

1、反反覆覆收購公司然後沒等到出成果就出售:

2012年/2013年先後收購血製品企業河北大安股權,還沒見着經營好轉呢,2014年/2016年先後賣出去,一分錢沒賺到,還賠了;

2013年/2015年收購抗體藥公司嘉和生物,產品剛有點眉目了,2018年開始又一頓賣;

2013年開始收購疫苗公司HPV疫苗(宮頸癌疫苗)公司澤潤生物,這剛看着2價HPV要上市了,9價HPV三期臨牀試驗了,這現在又準備賣了。

出售大安的時候說要聚焦單抗和HPV:

這回賣澤潤的時候,又多了個mRNA,妙啊!

2、上面都是一般操作,最騷的操作在這裏:

2013年開始沃森先後收購了寧波普諾、山東實傑、聖泰藥業還有重慶倍寧這幾個疫苗銷售公司,然後把他們整合在山東實傑裏面,2015年12月在新三板上了市,尼瑪剛上市過完年2016年山東疫苗事件爆發,山東實傑捲入其中,直接導致吊銷營業執照後退市。

收購了公司之後遇到黑天鵝這也算不得啥,可能是運氣背一點。

巧妙的是在沃森收購這幾家公司前的2012年9月,有個叫隆臣投資的公司突擊以510萬買了山東實傑51%的股權,301萬買了寧波普諾51%的股權;但是不到一年後的2013都賣出了1.53億的高價,你就說牛不牛吧,800多萬買的股權不到一年賣了3個多億。

更精彩的在後面,這個隆臣投資有個執行事務合夥人叫蘇李紅,這個蘇李紅是一個叫煌基商貿的股東,而這個煌基商貿和其他三個公司(方向藥業、瑞聚全、鎮泰投資)竟然是前面提到的被沃森收了又賣的河北大安的前股東;巧合的是這四個公司共同的實際控制人都是一個叫蘇忠海的人

和對山東實傑和寧波普諾突擊投資一樣,2012年煌基商貿和其他三個公司(方向藥業、瑞聚全、鎮泰投資)突然以2000萬價格買了河北大安股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轉手以8.66億買給了沃森生物,這……

總結一下:兩個一定相互認識的人蘇李紅和蘇忠海,分別在沃森生物要收購一些公司的前一年合計花了2800多萬買了這些公司,轉手11個多億賣給了沃森,這操作妙啊。

3、減持、套現與參與定向增發。

曾今的戰略委員會委員劉俊輝減持今年從4月9日起至6月23日期間,合計減持24次,套現約4.2億,轉手拿出3億參加了另一家疫苗公司康泰生物(SZ:300601)的定向增發,這操作妙啊。

這些信息都是公開報道的信息,按理說投資人在分析公司的時候肯定會看相關報道,應該很好避免。

問題對於這種騷操作躲開是沒問題,但是就沒有人來收拾收拾嘛,借用據說是一位憤怒的投資人的話:你們這麼操作,不怕因果報應嗎?

4、跟蹤了下蘇忠海這個人,更牛。

1973年生人,華東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專業本科,27歲的時候開始擔任無錫市第七製藥總經理;2012年在他39歲時幹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利用前面提到的利用旗下四個公司合計2000萬的低價買入河北大安然後不到一年時間轉手賣給沃森生物,大賺8億以上;

第二件事:通過控股的四川方向藥業,從成都高新區財政局控股的公司裏買了一個叫倍特藥業的公司,這個公司恰好準備在創業板上市,已經在今年7月6號獲得證監會受理;

在倍特藥業的招股說明書裏關於當時的收購有幾段描述:

第一段:直接忽略了中間過程給出結果股權就到了四川方向手裏;

第二段:概述了收購的情況

第三段: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招股書。

對了,就在這個週日(12月6日)下午,深交所已加班向沃森生物因轉讓上海澤潤控制權事宜下發了關注函。

下附12月5日沃森生物電話會議Q&A紀要:

Q:股東的質疑存在兩個方面,HPV 2價和9價未來都有上市的預期,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出售?降低自己的股份?

A:綜合考慮到沃森整體的發展戰略以及我們現在遇到的現實問題,澤潤在沃森體內的定位。

首先交易有利於澤潤的獨立發展:打開其的發展空間,我們認爲他們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

九價可能現在競爭格局更加慘烈了,二價其實我們上市時間也比萬泰慢了。今後我們需要加強在資金、技術、管理等多方面,所以希望能通過這樣一個舉措,給澤潤打開一個獨立發展的空間。作爲獨立股東,在銷售端我們還是會發揮較大作用的。

我們最近在三條路線聚焦新冠疫苗的研發(主要資源給了mRNA路線),與清華大學也在合作腺病毒載體,資源有限,我們就沒有太顧及澤潤的發展。

Q:關於估值的問題,很多人覺得賤賣了?

A:按照惠生當時的交易價格,另外考慮到我們還是潛在的第一大股東,我們引入的主要是戰略投資人(泰格),能夠爲我們後續的臨牀實驗輔助好,所以商討後決定現在的估值。

Q:公司這幾年管理確實拖累了澤潤,昨天股東提議變更管理層,董事長或者負責業務的總經理,這個提議是不是可以考慮?

A:我們也在考慮。

Q:你們有沒有對二級市場的股東基本的尊重?存不存在利益輸送?這是對廣大中小投資者的羞辱。

A:我是理性的來對待,作爲創始股東,我是本着爲公司更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待這件事。

Q:你們轉讓的價格,背後的股東是誰?以後給蓋茨基金的供貨是怎麼樣的?存不存在與相關關聯方,轉讓的股東關聯交易?

A:我們會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披露相關信息,公開資金往來。

Q:確實之前的澤潤的發展,我想問這次剝離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是澤潤管理層要求的嗎還是?

A:我們不存在被動的,是我們主動的。兩價和九價如果我們要繼續研究加產業化,針對國內和國際的競爭格局,我們最少還要投10-15個億,纔可以讓這兩個項目順利下去,我們確實還有一定壓力。本着爲團隊、投資人負責,做出這個決定。三年之後我們在看今天的舉措,你會明白的。

Q:咱們不做這次交易,把澤潤分拆上市,好像也沒什麼問題啊?主要障礙是什麼?

A:第一是受一些政策法規的限制,第二是沃森考慮到項目的輕重緩急,對澤潤吸引優秀的科學家及管理團隊是不利的。

Q:對於澤潤的發展,這次交易肯定是好的?講的都是爲澤潤考慮,爲中小股東考慮的很少,您覺得這個時間點澤潤好還是艾博好?

A:我們跟艾博是在產品端的合作,我們鎖定了新冠疫苗以及帶狀皰疹疫苗。艾博的mRNA疫苗技術是值得關注的,這是個革命性的變化,如果mRNA的帶狀皰疹疫苗做出來,這個產品的價值不亞於13價。

GSK重組亞單位的帶狀皰疹疫苗今年銷售額穩居第三,完全有潛力去挑戰第一二名。二價未來是很大概率作爲一類苗,盈利能力與13價沒得比,主要是象徵意義,九價中性的來說要3-5年才能上市,還是具備很大的不確定性。

Q:艾博最近的融資我們爲什麼沒有參與呢?

A:不是說我們想參加就參加的,我們先鎖定的是產品端。

Q:我有一個提議,至少小股東對着方案是非常不滿意的,如果你們問心無愧的話現在應該先停牌?有一個問題是,澤潤爲什麼在體內不能發展不能激勵,如果沃森平臺沒問題的話,那可能是管理層的問題?最後是一個看法,疫苗我覺得是關乎民生的很重要的事情,如果這樣的一個議案能在現在的中國資本市場通過的話,是不是一個恥辱?

A:對這個事情我們是基於沃森自身的發展的,你可以質疑我們的管理水平差,但你不能質疑我們的人品。

Q:mRNA疫苗新冠二期可能就會有些訂單下來?明年全球產能是比較缺的,等到後期moderna和biontech可能產能就20多億了,就不太缺了。所以您怎麼看咱麼mRNA疫苗未來的發展?

A:一期數據很快就會看到,結果非常好。我覺得我們有望在明年左右進展推進的比較快,而且有訂單來了。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