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在中國有這樣的傳統說法,多子多孫,兒子多了,人丁旺,家裏福報多。並且兒子是“自家人”,可以延續香火,繼承家業。而女兒,在出嫁之後就是“外家人”。所以按照傳統的觀念來說,生兒子好。那麼在現在的社會呢?你願意多生兒子還是多生女兒呢?

編輯

△ 鄰居吳大娘偏愛兒子,自食惡果,最後全靠女兒接濟

鄰居家吳大娘有5個子女,2個兒子、3個女兒。對待兒子和女兒的態度簡直是天差地別,有點好的都偷偷的留給兒子。對於她這種典型的重男輕女行爲,兒女們都看在眼裏。兒子認爲這些好理所當然,女兒即便不滿也不會說什麼。因爲在那個傳統的年代,她做的這一切合乎合理,每個家庭的父母也都是這樣做的。

後來,她老伴走得早,她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到了晚年一身病痛,躺在牀上不能動,喫喝拉撒都在牀上。剛開始的時候兩個兒子還過來看看,照顧一下。可久病牀前無孝子,時間久了,兩個兒子都不耐煩了,乾脆看也不看。

大女兒聽說這種情況後,立馬趕來看望吳大娘,她瘦得都皮包骨頭了,屋裏還有一股尿騷味。大女兒看到後心酸的說:“當年有什麼好的都給兒子,現在老了,後悔嗎?”說完之後就拿起電話,給兩個妹妹打電話商量照顧吳大娘的事情。三個女兒認爲吳大娘一個人獨自生活不放心,乾脆5個孩子接回各家輪流照顧2個月。和家中兩位兄弟商量之後,他們都不願意,認爲吳大娘是累贅,老了還要給他們添麻煩。

在現在的社會中,“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大多都已經捨棄了。生兒生女都一樣對待,提倡“男女平等”。上述的事情中,也反映了“教育”的重要性,要想晚年過得幸福快樂,和別人的差距不大,學會培養孩子心懷感激的內心,避免這幾種錯的教育方式。

編輯

△ “生女兒”和“生兒子”晚年的差距,都輸在心態上

①不要過分注重孩子的性別,好的教育才是歸途

作爲父母對待孩子的性別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有所歧視。記得之前看過一句話說:每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身上都帶着一股“野性”,而父母應該做的是“馴化”。如果能夠有好的教育,那麼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變成一位善良的小天使。每個孩子剛出生什麼都不懂,家長給予正確引導和好教育,不止他們會受益一生,到你晚年的時候也會有福報。

編輯

②不要過分溺愛孩子,你以爲的“愛”會害慘孩子一輩子

所有的育兒專家都提到過“溺愛”,父母總想把一切好的事物擺在孩子面前。如果家長長時間這樣做,就會養成孩子自私的性格,他們會把這些認爲是理所當然。而你以爲“愛”不僅會害了孩子,還會害了自己。就像吳大娘的事情一樣,她對兒子的好,兒子不會心存任何的感激,反而認爲是自己應該享受到的。到了吳大娘晚年,兒子不管不顧,甚至還覺得她礙事。

編輯

△ 如果不想“晚年”生活太悲慘,要學會這樣教育孩子

①對待女兒,教育她成爲獨立且溫暖的人

女孩子的內心往往都住着一位小公主,需要人疼,需要人愛。父母給予女兒關心的時候,可以告訴她要做個溫暖的小太陽,學會關愛身邊的人,這樣的話她也會收穫開心。但是也要培養女兒獨自自主的生活態度。這樣長大之後,她纔不會依附於別人生活。當她經濟獨立,心存大愛時,你的晚年生活自然也不差,不是嗎?

編輯

②對待兒子,嚴肅中也要有溫暖

男孩往往是比較難管的,一個不留意就會成爲“逆子”。父母在教育兒子的時候可以嚴肅一點,犯錯誤的時候及時制止,從小樹立正確的三觀,避免釀成大錯。營造好的家庭氛圍,嚴父慈母,要學會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不能只有冷冰冰的條條框框,也要有溫暖纔行。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做事會有原則,明事理,父母到晚年更不會不管。

所以說,好的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無論是“生兒子”還是“生兒子”,晚年生活要想差距不大,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和價值觀。從小樹立孩子正確的三觀,營造好的家庭氛圍,爲孩子更長遠的將來做積澱。

【話題討論:在現代生活中,你認爲“生女兒好”還是“生男孩好”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