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從單純的肉眼觀測與想象,到光學望遠鏡,再到射電望遠鏡以及高能中微子探測器,甚至是直接向宇宙深空發射探測器,人類從認識到宇宙的那一刻起,就在試圖尋找地球以外的生命與文明。

遺憾的是由於人類現階段的宇宙觀測和探索能力還極爲有限,所以始終也未能發現外星文明存在的蛛絲馬跡,但我們的內心仍然是堅信的,堅信我們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與文明。前蘇聯天文學家卡爾達舍夫就設想過宇宙文明的等級,並對不同的等級進行了劃分,這就是著名的卡爾達舍夫等級。根據卡爾達舍夫等級,宇宙文明可以劃分爲三個級別,第一級文明可以利用所在行星以及衛星的全部能源,對於人類而言,就是能夠利用地球以及月球的全部能源,現在我們還無法做到。而第二級宇宙文明就是能夠利用所在恆星系統的全部能源,對於人類而言,就是能夠利用太陽所釋放出的全部能量。

第三級文明指的就是能夠利用所在星系的全部能源,對於人類而言,就是能夠利用整個銀河系的全部能源,這對於我們來說還太過遙遠。

顯而易見,我們還沒有達到一級文明,而一級文明實現的標誌就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理想狀態下,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之後,只需要100噸的氦-3就可以滿足全人類一年的能源需求,而月球上的氦-3超過百萬噸,這也是我們探索月球的重要原因之一。與一級宇宙文明一樣,二級宇宙文明的實現也有一個標誌,這個標誌就是戴森球。戴森球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戴森所提出的一個頗具科幻色彩的設想,簡單來講就是製造一個巨大的網狀或者帶狀的包裹物,直接從恆星表面獲取恆星所釋放的能量。

恆星所釋放的能量是極其巨大的,以人類爲例,人類在地球表面所能夠收集到的太陽能量幾乎等於零,而實際上以人類現有的能源消耗速度來計算,太陽每秒鐘所釋放的能量就可以滿足全人類數十萬年的能源需求,所以若能夠直接從太陽表面收集能量也就等於能夠收集和利用所在恆星系統的全部能量。

那麼怎麼收集呢?一個設想就出現了,它就是戴森球。根據卡爾達舍夫等級,文明要不斷發展,而作爲二級宇宙文明實現的標誌,戴森球就成爲了每一個文明發展道路上的必經之路,正是因爲如此,戴森球理論自出現之後,就成爲了科學家們尋找外星文明的一個重要參考。要觀測數十光年以外的一顆行星上是否有文明的存在,現階段是無法辦到的,但要觀測數十光年、數百光年,甚至更爲遙遠的恆星周圍是否存在着包裹它的戴森球,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在過去的歲月裏,科學家們也曾經通過觀測懷疑過一些恆星擁有戴森球,但之後大多被否定了。

其中比較著名的一個就是位於天鵝座方向的一顆編號爲KIC 8462852的恆星,在觀測中,科學家們發現這顆恆星的亮度出現了不規則的大幅度下降,是什麼能夠導致一顆恆星的亮度出現大幅度不規則下降呢?

很可能是一個包裹它的網狀結構造成的,不過隨着之後的繼續觀測,這種可能性逐漸降低,最終科學家們認爲它亮度的下降可能是由於周圍星際塵埃的影響所導致的。雖然KIC 8462852存在戴森球的猜想被否定了,但科學家們依然在以戴森球爲重要的參考依據,尋找着深空中的外星文明。

戴森球真的能夠作爲尋找外星文明的重要參考嗎?答案可能恰恰相反。

人類現階段的宇宙觀測能力還極爲有限,但即便如此,我們仍然能夠觀測到數萬光年以外恆星亮度的變化,如果戴森球真的存在,那麼要發現外星文明真的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反過來講,一個文明如果建造出了戴森球,就等於將自己暴露在了整個宇宙之中,其它文明可以輕易瞭解它的準確位置,之後會發生什麼,我們不難想象得出來,宇宙可能會非常熱鬧。所以戴森球與外星文明是存在矛盾的。

如果戴森球的設想是正確的,是每一文明的必經階段,那麼基本可以說明地球是唯一的,宇宙間沒有其它的文明,因爲這麼容易發現的事情,我們至今都沒有發現。如果外星文明大量存在,那麼戴森球的設想必然是錯誤的,因爲如果有那麼多的外星文明存在,而我們卻始終沒能發現一顆戴森球,實在是說不過去。

相關文章